這對他來說雖非師恩,卻勝似師恩!
“一刀一百錢是真的嗎?可以讓我們看看樣品嗎?”有人鼓起勇氣問。
“當然可以。”小廝將一遝紙放到櫃台前,“大秦書齋的紙張標準一致,大家可以先看看這些紙,也可以試著書寫,但請勿惡意損毀。”
眾人爭相上前,輕輕觸摸紙張,懂行者點頭道:“嗯……熟悉的質地,潔白細膩,質量絕對可靠!我要一百刀!”
“抱歉,為了確保每位顧客都能買到,每人限購十刀。”小廝說道。
“那就買十刀吧!”大家對吳巨的店鋪開業限量早已習以為常,此刻自然是有多少拿多少。
“我也要十刀!”
“五刀!”
“加一加一!”
顧客們立刻變得活躍起來。
吳巨的店鋪空間寬敞,特意安排了六十個小廝專門負責收款,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
“請大家排好隊,不要亂。”
“我們庫存充足,大家都能買到。”
“已經買過的請讓開,彆擋後麵的人,可以去看看書齋的書籍、毛筆、硯台等。”旁邊有小廝維持秩序。
儘管大部分顧客情緒高漲,但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難免有人唉聲歎氣。
人群中,一位年輕男子歎了口氣。
他便是葉家的兒子葉成,葉家世代經商,家業龐大,葉成繼承父業,在商業上也有不俗的才能。
今日得知大秦書齋開業,葉成自然前來湊熱鬨。
然而聽到紙張的價格後,不禁歎息。
他對身邊的小廝說:“不知吳卿是怎麼想的,如果定價一貫一刀,買的人肯定一樣多,賺得還更多,何必把價格定得這麼低?白白浪費賺錢的機會。”
話音未落,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你葉成唯利是圖才會這麼想!”
葉成眉頭微皺,轉身問道:“是誰?”
一看原來是熟人鄭雲瀧。
鄭家也是名門望族,與葉家勢均力敵,但葉成和鄭雲瀧一直關係不睦。
“老鄭有何高見?”葉成換上笑臉,笑著問。
“吳卿這是為國為民,不像你眼裡隻有錢。紙張貴了確實能賣得多,但便宜了能讓更多寒門學子買得起!”鄭雲瀧毫不留情地反擊道。
"吳卿一直以低於市場價出售精鹽、豬肉和布匹,此後更是不斷下調價格,僅精鹽和布匹就已降價十餘次。"
"他秉持的理念非同一般,身為醫家領袖、秦國客卿,其格局遠超普通商人。"
"再說賺錢之道,吳卿的能力豈是你能及的?你葉家的祖輩積累恐怕連結海樓一個月的收入都覆蓋不了,更彆說那些大型店鋪了。你倒好,還要對人家指手畫腳。"
鄭雲瀧冷哼一聲:"夏蟲不知冰,見識短淺!"
鄭雲瀧的話直擊要害,讓葉成一時啞口無言。緩過神來後,他怒指對方卻說不出完整的話。
平日裡葉成口才頗佳,但此刻竟無言以對,因為事實確實如此——吳巨的仁義之名廣為人知,葉成豈會不知?
然而現場氣氛緊張,他無法承認自身狹隘,隻能翻白眼說道:"懶得跟你爭了,我去買紙了!"
一摞摞紙張從書齋倉庫取出,瞬間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
隨著日子過去,顧客越來越多,隊伍排成了長龍。
...
出發前,王林並未奢望能買到紙張,所以未帶錢,向同伴借了兩貫錢,買了兩刀紙,心情大好,又萌生了繼續讀書的想法。
王林和同伴與其他顧客一樣,前往書齋其他區域。
文具區展示著各種毛筆,有不同材質和筆杆,標有不同的價格。
墨條和硯台也分多種尺寸、形狀和紋飾。
無論哪種,筆尾、硯台側邊、墨條上都刻有一枚圖案——一支筆與一本書結合,正是書齋的標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毛筆不錯,比外麵那些粗糙的東西強多了,不愧是正品。”同伴看著櫃台上的毛筆讚歎道。
“確實如此,看起來就更精致,尤其是這羊毫,彆的地方賣的毛筆根本達不到這樣的品質。”王林點頭表示讚同。
“最便宜的毛筆隻要兩百錢,硯台三百錢,墨條五百錢,真的很劃算。”王林看著價格說道。
同伴忍不住笑了:“確實便宜,比盜版還便宜。”
大家沉默片刻後,不禁感慨:“吳卿真是個實在人。”
於是幾人各自買了毛筆、硯台和墨條。
即便出身貧寒,家中經濟緊張,王林還是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在這個時代,能夠讀書的人,即使再窮也能湊齊這筆費用。
小廝見狀,繼續推薦道:“各位客人要不要看看這些筆架、筆筒和筆洗?都是好料子做的。”
羅昆一聽,立刻注意到角落裡的筆洗,“這洗筆的東西很有意思啊!”
聽到這話,其他人都把注意力轉向了那幾件筆洗。
羅昆是他們的小團體成員之一,他的家族世代從事陶瓷生意。雖然父親逼他轉行讀書,但他對瓷器的興趣並未減少,反而學到了不少鑒賞經驗。
“瓷質細膩,這種青色也罕見。”羅昆輕撫筆洗邊緣。
“是啊,這種顏色確實少見。”王林隨聲附和。
眼前的筆洗多為典雅的青色,其中一方竟是純白的!
“豈止是少見,你不懂瓷器,現在市麵上大多是青黃色,這麼純淨的青色,我活到現在都沒見過!”羅昆激動地說。
“還有那個白瓷筆洗,簡直美極了,我從沒看過這樣的顏色!”羅昆小心翼翼地撫摸著,如同對待心愛之物。
“這位兄台,能否請教一下,這白瓷是如何製作的?”羅昆好奇地詢問。
“這……這個嘛。”小廝頓時語塞。
羅昆猛然意識到自己的冒失,“抱歉,這本該是秘密。”
小廝笑了,“即便我想說也無從說起,我隻是個下人,不懂那些複雜技藝。這些瓷器都是其他部門的兄弟燒製運來的,跟我們不是一路人。”
“明白了。”羅昆點頭感慨,“看來這又是吳卿的傑作吧!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
眾人搖頭,吳巨這樣的天才無法用常理衡量。有時對比他的成就,他們甚至不敢相信他與他們同齡。
感慨過後,羅昆看著瓷器讚歎,“這些文具……每樣拿一個,筆洗要不同顏色的各來一個。”
“好的!”小廝興奮不已。
大秦書齋剛開業,產品不多,除了常見的毛筆、硯台、墨條外,目前僅有五種:印泥、筆架、筆筒、鎮紙、筆洗。整套購買也不過三貫錢。
“我也要一套,不過我不需要不同顏色的筆洗,一個就夠了。”王林說道。
眾人驚訝,看向王林。
羅昆有些詫異地問:“我還以為你不感興趣呢。”大家都認識很久,知道王林經濟拮據,所以不會直說買不起,而是委婉地說不感興趣。
王林笑道:“若非吳卿,我們連這樣的紙都用不起,這份恩情遠超師徒之情,多買些也是感謝。再說也不算貴,已經花兩貫了,不在乎這點。”
“有道理!”眾人點頭,“我們也來一套。”
“好嘞!”小廝喜形於色。
筆洗這類易碎品不便攜帶,而且他們還想繼續逛書齋,所以留下地址,像這樣的大批貨物,在吳巨的產業裡通常都有配送服務。
離開文具區後,眾人徑直走向店鋪的另一側。那裡陳列著高大的書架,上麵擺滿了書籍。王林點頭道:“大秦書齋賣書的確合適。”
大家走近一看,果然是滿架的紙質書籍。王林隨手拿起一本《公羊傳》翻閱,墨跡清晰,書香撲鼻,讓他愛不釋手。他正好需要這本書,但考慮到高昂的價格,隻能遺憾地放回去。在這個時代,書籍全靠手抄,一本就要五到十貫錢,對普通百姓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好在書齋不會缺貨,日後有錢再買也不遲。
這時,羅昆激動地喊道:“老王!老王!”王林急忙示意他小聲點,提醒他牆上的標語要求保持安靜。羅昆撓撓頭:“抱歉,我太興奮了,你看這些書的價格!”
王林疑惑地查看書背麵左下角的價格,竟隻標著一百錢。他驚訝得幾乎失態,連聲音都提高了:“一百錢?真的假的?”周圍的讀者紛紛投來不滿的目光。王林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緊道歉並前往櫃台確認。
“這書真的隻要一百錢一本?”王林問店裡的小廝。小廝笑著點頭回應。王林深吸一口氣,感歎價格降幅之大。
“吳卿真是膽識過人。”羅昆驚歎不已。有人質疑:“這樣豈不是要賠本?”另一人反駁:“吳卿雖然善良,但從不做虧本買賣。”王林摸著書頁上的字跡,皺眉道:“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你們看,這些字寫得多麼工整,簡直一模一樣。”眾人仔細觀察,果然如此。
“一定是吳卿研發了什麼新技術!”王林推測道。
若吳巨在此,定會稱讚王林頗有些聰明才智,是個可塑之才。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