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巡查的身份早已卸下,他完成了全麵的轉變。
入趙之前,他曾考慮過多種偽裝,如逃難百姓、俠客、商隊成員等,最終皆被否決。
這些身份要麼風險太高,要麼容易暴露。
唯有醫者不同。
吳巨本就是醫者,具備相應技術和氣質。
此外,他作為醫家魁首,履職一年半間,按自身理解推行多項計劃,比如藥材種植、醫者培養、改善教學條件、修繕岐山,並組織醫者行醫。
提出行醫計劃時,他說此舉可提升技術水平、積累經驗,尤其適合新手醫者參與。
醫者的身份無懈可擊。
他還有醫家頒發的認證證書,憑魁首身份光明正大地獲取。
無需擔憂被征召,每位醫者背後都有醫家這座強大的靠山。趙國醫者可被征用,而其他國家的醫者則不能。自三川之戰、鄗代之戰以來,直至即將爆發的秦趙大戰,強行征用醫者的情況屢見不鮮,吳巨為此專門派人交涉,嚴詞譴責並禁止這種行為。
趙國醫家長老趙子安與趙室交情深厚,但在醫者征用問題上毫不退讓,明確表示願意協助軍隊招募醫者,卻堅決反對強行征用的做法。
……
通往燕國的邊關檢查相對寬鬆,然而進入京畿時,吳巨卻被一名趙國校尉攔下。校尉得知他是醫者後,請他為軍中受傷的將士診治。當吳巨嫻熟地施針、流暢地開藥方時,校尉臉上的疑慮消散,露出笑容,邀請他留在軍中擔任軍醫,提供食宿並支付報酬。但吳巨婉拒了這一提議,表示需先前往邯鄲醫家總部報到。校尉未再堅持,允許他離開。
自此,吳巨正式踏入京畿。
他由燕南入境,在關隘稍作停留,確保無人察覺其行蹤後,便南下前行,途中治愈了不少病人,逐漸融入行醫者的角色。
第三天清晨,一名頭戴鬥笠、身著灰衣、背著藥囊、牽著馬匹的青年出現在邯鄲城外。
這是一座不遜於秦都鹹陽的雄偉城池!
城門樓高大厚重,“邯鄲”二字雕刻其上。
作為趙國的都城,邯鄲是聞名天下的繁華都市,與鹹陽、臨淄、大梁、陳郢等城市規模相當,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尤其以冶鐵業著稱,鐵器產量豐富,經濟繁榮,各地商人彙聚此地。呂不韋在此經商時邂逅子楚的傳奇故事廣為人知,除此之外,這裡還孕育了諸多名揚七國的英雄豪傑,流傳著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
城門前車馬來往,行人排隊接受檢查。
吳巨抬頭凝視巍峨的城牆,內心既激動又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力求保持鎮定。
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助他完成接下來的目標,並保全性命!
通過軍士檢查後,吳巨踏入了邯鄲城。
他將在這一片土地上,策劃一場震撼七國的重大計劃……
審視當下的趙國,對吳巨而言無疑是極其棘手的挑戰。
此時的趙孝成王是趙丹,他在位時重用了藺相如、趙奢等多名賢臣。登基首年便聯合齊國成功抗秦,雖然長平之戰失敗,但在聯合魏國和楚國的情況下打贏了邯鄲保衛戰,收複大量失地,對燕國亦有鄗代之戰等多次勝利。
撇開引發長平之戰的決策不談,總體而言,他堪稱一位明智的君主。即便如今年事已高,卻仍不失英明。
群臣之中,雖藺相如、趙奢等名臣已逝,但仍不乏賢良之士。
後世所稱的“戰國四公子”中的趙勝和平原君魏無忌皆在趙國。然而,前者身患重疾,不久於人世;後者雖不在邯鄲,且非趙國正式臣屬。
此外,“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及李牧均在邯鄲。廉頗受趙丹重用,去年的鄗代之戰後被任命為假相,隨時準備接替平原君趙勝的位置,但他現正領軍抗秦,坐鎮南線戰場,未在邯鄲。
李牧則駐守西北戰場,抵禦林胡、樓煩及虎視眈眈的匈奴等外敵。
另有平陽君趙豹、武襄君樂乘等重要大臣。
憑借這般陣容,難怪趙國能夠長期對抗秦國,實力雄厚,國力強盛。
然而,未來幾年隨著趙丹、趙勝等人相繼離世,加之諸多變故,趙國會逐漸走向衰落。
即便如此,由於吳巨的影響,趙勝比曆史記載多活了一兩年。
對於吳巨而言,這些人固然棘手,但真正需要頭疼的應是子楚、呂不韋以及領軍攻趙的老將蒙驁等人。
吳巨無意與他們正麵衝突。
對於這座邯鄲城而言,他的存在如同一道陰影,一條隱秘的暗流。
吳巨踏入邯鄲後,先找了一家客棧落腳,接著便著手調查城內的狀況。在街巷間穿梭,出入幾家酒肆與茶莊,便能獲取不少情報。
例如平原君趙勝。據說,自從去年八月起,他便深居簡出,極少出現在公眾場合,甚至多次缺席朝會,還四處尋覓各種藥方調養身體。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位趙國的支柱已時日無多。
至於趙國太子趙偃的消息,據說他即將過壽辰,但這並不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吳巨最為關心的還是嬴政。目前,嬴政在趙國處境艱難,生活困苦,連出行都沒有車馬可用。趙國對他寄予厚望,希望通過這對母子牽製子楚。同時,為了吸取子楚與呂不韋出逃的教訓,趙國對嬴政嚴密監視,想要見他一麵都極為困難。
這是吳巨目前需要克服的第一道難關。
經過一番思索,吳巨決定先去找一位潛伏在邯鄲的人——董翳。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入趙之前分彆被賦予不同任務。吳巨認為,章邯擅長用兵,司馬欣則追隨章邯學習,而且因年紀尚輕,心思單純;相較之下,董翳思維敏捷,能夠承擔重任。因此,董翳的任務便是潛入邯鄲,協助吳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