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邯鄲突降大雨。
吳巨坐在青石茶莊分店的一樓,摘下鬥笠放在桌上,向小廝要了一壺熱茶。
他一邊獨自品茶,一邊靜靜等候。
不久,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男子走進茶莊,掃了一眼吳巨,深吸一口氣,沒有直接看他,而是向櫃台要了一包茶餅。
吳巨喝完茶水後,起身離開。
不多時,那男子追了出來,兩人並肩而行。
董翳激動地喊道:"吳卿,您終於來了!"
吳巨舉起手指示意噤聲:"彆再叫那個稱呼了,我現在複姓諸葛,單名亮,你就叫我諸葛兄吧。"
董翳點頭回應:"明白了!"
公子政行事低調,身邊防護嚴密,不易相見。我欲借助秦國使者傳遞消息,你可派人假扮信使,送信至驛館,交予呂良,之後無需此人返回,直接加入使團任護衛。
董翳點頭明白。
簡單溝通後,兩人各自離去。
呂良乃呂不韋親生子,入仕者寥寥,他年僅十七,是呂凝同父異母之弟,可靠無疑。雖無顯赫的政治或軍事才能,但口才極佳,曾參與多次出使任務。
呂不韋分彆給吳巨與呂良設下暗號,讓吳巨可單方麵聯係呂良,而呂良不知對方身份,隻奉命行事。
吳巨亦極為謹慎,以他人代為聯絡,事後便將其舍棄。
當日下午,一男子入驛館求見呂良,遞上信封。呂良閱畢,麵色凝重,將信焚毀,對來人說道:"我已知曉,你便暫留此處,隨我左右擔任護衛。"
驛館外監視之人滿腹疑惑:這人是誰?從何而來?
驛館內,呂良遵從呂不韋吩咐,未問信使來曆,示意其先行休息。獨自坐在桌案前,他眉頭緊鎖,沉思信中內容。
太過大膽!竟欲效仿大王與父親之舉。
如今形勢早已非昔比,寫信者難道未察覺趙國已汲取教訓?
回想當年子楚與呂不韋之時,為公元前257年,即秦昭襄王五十年,丹九年。
彼時長平之戰結束三年,趙國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青壯年幾乎耗儘,人口結構幾近斷層。
趙國南部疆域儘數失守,秦軍在白起和王齕帶領下直逼邯鄲城下。
趙孝成王當時對子楚這位質子並無太多期待,認為他難以左右大局。
秦昭襄王雄心勃勃,邯鄲近在咫尺,趙國危如累卵,這可是曆代秦王未能達成的心願,他又怎會被一個不受父親寵愛的孫子所威脅?
那些年,七國爭雄,彼此廝殺。秦昭襄王與白起聯手,如同虎狼般凶猛。在他統治時期,伊闕之戰、垂沙之戰、長平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接連爆發,打得天下一片混亂。那時的秦國,最不缺的就是果斷與狠辣。
趙孝成王明白子楚無法約束秦昭襄王,便打算借斬殺子楚來振奮軍心,於是在守城之前激勵將士。因此,他們對子楚的監控並不嚴格。
然而,呂不韋突然出現,賄賂守城將領,帶著子楚逃走了。這一變故震驚了許多人。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不受寵的質子後來竟登上了秦王之位,且頗有治國才能。這讓人們不禁猜測,呂不韋是否曾得高人指點,或是精通麵相之術,抑或僅僅依靠過人的直覺。
趙國從此汲取教訓,對嬴政的監管力度大幅提高。呂不韋那一套手段再也行不通了,想要故伎重演絕無可能。
……
呂良搖了搖頭,不再多想,這不是他該操心的事。他直接去找使團首領王戊,表明希望拜見嬴政,並聲稱有重要信息傳達,這是呂不韋的囑托。王戊聽後未多詢問,一口應允,約定明日見麵。
……
第二天,王戊與呂良離開驛館,前往嬴政在邯鄲的居所——秦質子府。這裡不過是一處普通的宅院,位於邯鄲一隅,院牆破敗,雜草叢生,許久無人修繕。庭院裡僅有一株枯樹作為點綴。
此地人跡罕至,唯一的“人”便是派來的數十名守衛。時值深秋,氣氛蕭瑟而沉悶。
王戊與呂良申請麵見嬴政,守衛核實後同意了王戊的請求。儘管防守嚴密,但完全不見麵也顯得不合理。然而,會見時始終會有守衛在場監視。
王戊和呂良在前堂等候,不久一位英姿勃發的少年走出。他年僅十歲,身形卻高大如成人,麵容俊朗,雖因在邯鄲的困苦生活顯得消瘦修長,但目光依然神采飛揚,意誌堅定。呂良眼中流露欣賞之意。
在秦國,大多數人不了解公子政的真實情況,即使子楚也未必清楚,畢竟他們已有十年未見嫡長子。加上韓國外戚勢力為反對成蛟,常惡意中傷公子政。但凡親見公子政並與之交談者,無不堅信他將成為比成蛟更合適的秦王。呂良對此深信不疑。
“王卿,呂卿。”嬴政微微點頭致意。
“拜見公子!”二人恭敬行禮。
呂良欲上前交談,卻被守衛阻攔。
王戊冷眼看著守衛:“不過是些家常話,難道要一字一句彙報給和平原君?”
“職責所在。”守衛毫不動搖。
嬴政問起國內形勢,王戊答道:“形勢樂觀,我們有信心取勝,甚至攻至邯鄲城下。”守衛臉色驟變。
嬴政與王戊似乎並未察覺,繼續討論邊境事務,直到守衛滿臉陰沉。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