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臉上的那點笑意緩緩褪去,代之而來的是深深的凝重與憂慮。
他重重一擺手道:
“趙公子就莫要恥笑老夫了。
你沒有聽到旨意麼?
老夫的這個剿賊宣撫使,可是歸高俅節製啊!
到時候能有什麼功勞?”
趙公子聽了臉色一緊,壓低聲音道:
“汝霖公如何打算?
去還是不去?”
宗澤聞言,原本微駝的脊背竟挺直了幾分。
那雙蒼老眼眸深處,沉寂多年的火焰驟然一閃:
“去……
既然聖旨下達,老夫自然要去了!
就是不知趙公子可願跟老夫走上一趟?
到時候說不定真能夠立下功勞,總比好過窩在這裡一輩子強……”
這位趙公子喚作趙鼎,年紀輕輕便就考中了進士。
他和宗澤一樣,一直籍籍無名的放在了鎮江府,做了一名編撰。
宗澤這麼久也了解了趙鼎。
其才學能力頗為不俗,見解深遠,不遜於朝中諸多重臣。
宗澤此時尚不知曉,眼前這位謙遜低調的年輕進士。
日後竟會成為支撐南宋半壁江山的一代賢相,與李綱等人並稱“南宋四賢相”。
趙鼎聽了宗澤的邀請,豪邁頓生地說道:
“承蒙汝霖公厚愛,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到時候跟著汝霖公走上一趟便是,看看這些山東反賊究竟有多厲害……”
有了趙鼎跟隨,宗澤內心又放心了不少。
到了晚上,宗澤在鎮江府酒樓設宴,款待了一眾好友同僚。
到了第二天,兩人簡單收拾一番,踏上了前去應天府的路途……
兩人都是鬱鬱不得誌之人,這一路上徹底放開心扉。
從朝堂諸臣,到天下大勢。
從各地反賊,到邊疆異族禍患。
從食不果腹的百姓,到糧食桑麻……
令宗澤暗自稱奇的是,趙鼎年紀雖輕,卻常能一語道破時弊。
於錢糧兵戎、吏治民生皆有獨到見解。
兩人更加惺惺相惜,儼然已經成了忘年交……
從鎮江到應天府路途遙遠,非一日之功。
這一日晌午過後,二人正勒馬徐行於一處山道。
但見兩旁古木參天,遮天蔽日,山風拂麵颯颯作響,平添幾分寂寥。
二人欲尋一處蔭涼歇腳時,忽聞道旁密林中“嘡啷”一聲刺耳銅鑼炸響。
隨即有一彪人馬氣勢洶洶衝了出來,擋住了去路。
宗澤急勒馬韁,抬頭望去:
隻見為首山賊也就是二十歲上下的年齡。
此人體格雄偉,麵相粗獷,目光敏銳如電。
這山賊頭領端坐在一匹黑色駿馬上,馬鞍旁掛著一壺狼牙箭矢。
他身後背著一張硬弓,手裡倒拎著一柄開山大刀。
山賊頭領身後有大約兩三百人的嘍囉。
這些嘍囉個個精壯彪悍。
“呔;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那山賊首領猛的一揮手中大刀,一聲尖銳的破空聲傳出。
然後刀尖指向宗澤,高聲喝道。
“嗬嗬……”
宗澤臉上不見分毫懼色。
他單手輕撫長須,淡然一笑道:
“你這山賊好大的膽子,光天化日竟敢劫掠行旅。
就不怕有司緝拿,王法治罪麼?”
“哼哼……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