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龍闕納諫開盛世,貞觀垂範耀千秋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17章 龍闕納諫開盛世,貞觀垂範耀千秋

第17章 龍闕納諫開盛世,貞觀垂範耀千秋(2 / 2)

此事傳開,百姓皆稱“貞觀法嚴”。更有甚者,貞觀六年,李世民親錄囚徒,見三百九十名死囚皆痛哭流涕,悔不當初,竟下令全部釋放,約定次年秋來就死。次年九月,死囚皆如期而至,無一人逃亡。李世民感其誠信,儘皆赦免。此事被載入《貞觀政要》,號為“死囚歸獄”。

貞觀法治最妙處,在於“恤刑慎殺”。李世民下令:“凡死罪,雖下令處決,仍需五覆奏。”注:死刑需五次上奏)又親撰《貞觀律》,將隋律中的死刑條目減少一半,徒刑、流刑也多有減輕。時有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因帶刀入宮,按律當斬,李世民卻道:“無忌誤犯,非故也。”改為削職為民,流放嶺南。

正是這“法不阿貴,刑無等級”的治世理念,使得貞觀年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據《通典》記載,貞觀四年,全國僅判死刑二十九人,米價降至鬥米三錢,牛馬遍野,百姓行旅不帶乾糧,皆可沿途取食——此等治世景象,亙古罕見。

貞觀三年,李靖率十萬大軍北擊突厥。雪夜之中,李靖親率三千精騎,從馬邑今山西朔州)出發,奔襲千裡,直搗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您道這李靖如何用兵?但見他:

頭戴銀狐帽,身披玄狐裘,胯下“的盧”馬,手中亮銀槍。麵如寒玉,目似朗星,雖已花甲之年,騎在馬上卻如少年般矯捷。雪片落在他肩頭,片刻便凝作冰晶,他卻視若無睹,隻盯著前方的突厥營寨。

將軍,突厥營中有火光!”親衛稟報。李靖冷笑:“頡利必以為大雪封山,我軍不敢來犯,此刻定在帳中飲酒!”下令:“人銜枚,馬摘鈴,分左右翼包抄!”三千騎兵如黑色閃電,衝入突厥營寨。突厥兵從睡夢中驚醒,隻見唐軍刀光如雪,喊殺聲震得雪地都在發顫。

頡利可汗醉眼朦朧,被親衛架出帳外,見唐軍已遍地皆是,慌忙跨上白駱駝逃竄。李靖率軍追殺二十裡,斬突厥名將阿史那思結,俘虜男女十餘萬,牲畜數十萬頭。捷報傳至長安,李世民正在太廟祭祖,聞報後喜極而泣:“朕今竟能滅突厥,雪渭水之恥矣!”

貞觀四年,頡利可汗被俘至長安,李世民在順天門外舉行受降儀式。頡利著胡服叩拜,李世民笑道:“昔隋文帝辱爾父,朕今不爾辱,當賜爾田宅,永居長安。”頡利感激涕零。從此,突厥、回紇、靺鞨等族共尊李世民為“天可汗”,意為“天下共主”。

同年,吐蕃讚普鬆讚乾布派使者來朝,求娶公主。李世民見吐蕃使者祿東讚機智過人,便將文成公主嫁與鬆讚乾布。送親隊伍從長安出發,一路經隴西、青海,直至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帶去的農耕技術、醫藥書籍,使得吐蕃文明大進,唐蕃自此“和同為一家”。

至貞觀末年,大唐疆域東抵大海,西至龜茲,北達大漠,南及林邑今越南),四方諸國遣使來朝者達七十餘國。長安城裡胡商雲集,西市中波斯的琉璃、大食的香料、天竺的佛經隨處可見,真個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貞觀年間的文治,更是光耀千古。李世民在弘文殿設“弘文館”,收天下圖書二十餘萬卷,令房玄齡、魏征等大儒編纂《群書治要》,輯錄經史子集精華,以為治國之鑒。又改革科舉,增設進士科,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時有山東才子馬周,出身寒微,曾做過州吏,因受辱而西遊長安,在酒肆中題詩道:“空腹一盞粥,饑食有魚羹。富貴本無根,儘從勤裡得。”此詩被李世民聞知,當即召見,見馬周對答如流,便破格提拔為監察禦史。馬周感激涕零,此後直言進諫,多有建樹,官至宰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貞觀十五年,李世民命孔穎達修《五經正義》,統一儒家經典注釋;又命閻立本繪製《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圖》,表彰開國元勳。您道這二十四功臣是何模樣?且看那畫像:

長孫無忌羽扇綸巾,如諸葛在世;

尉遲恭持鞭按劍,若門神降凡;

李靖身披戰袍,猶帶沙場殺氣;

房玄齡秉筆凝思,儘顯宰相風度……

每幅畫像皆栩栩如生。

在經濟上,李世民推行“均田製”與“租庸調製”,使“耕者有其田”;又疏通運河,設“常平倉”平抑糧價;輕徭薄賦,百姓安居樂業。據《新唐書》記載,貞觀年間“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商旅野宿焉”——此等景象,後世唯有開元可及。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召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至病榻前:“朕居位二十三年,得失幾何?”褚遂良泣道:“陛下撥亂反正,功高萬古,唯有征高句麗,稍損聖德。”李世民歎道:“朕年少從軍,頗知兵事,然征高句麗,實乃一失。”說罷,取過魏征的遺折,上麵寫著“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不禁老淚縱橫。

五月己巳,李世民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臨終前,他握著太子李治的手:“汝當以仁治國,勿忘貞觀之政。”消息傳出,長安百姓罷市痛哭,連西域諸國使者都割耳流血,以表哀悼。下葬那日,靈車經過鹹陽橋,數萬百姓自發趕來,哭聲震野,連草木都似含悲。

貞觀之治,雖僅二十三年,卻奠定了大唐三百年的基業。其納諫之勇、法治之明、愛民之深、威服四夷之盛,皆為後世楷模。直至今日,提起“貞觀”二字,猶令人想見那政通人和、萬邦來朝的盛世氣象。正是:

龍馭上賓已千年,貞觀遺風代代傳。

試看青史誰堪比?唯有唐宗李世民!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禁欲王爺寵入骨 失憶當天,我嫁給了億萬總裁 我都成大隻佬了,你們才降臨!! 徒兒們請自重 見軟 娘娘高嫁當日,五個權臣攔花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