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影刀光隱綠紗,紅顏俠骨走天涯。
一封金盒驚藩鎮,千裡兵戈化暮笳。
素手能裁亂世局,丹心不戀帝王家。
江湖此後留傳說,誰道蛾眉非俊俠?”
列位看官,這回書咱要講一段晚唐俠女奇事,說的是侍女紅線夜入重兵把守的節度使府,盜取金盒以止乾戈,真個是“輕如鴻毛過牆去,捷似猿猴盜寶回”。這故事出自晚唐袁郊筆下的《紅線傳》,道來令人拍案稱奇。列位且沏上一壺濃茶,聽在下細說這俠女紅線——
話說唐德宗建中年間,潞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名曰薛嵩,表字景山。這薛嵩本是將門之後,祖上薛仁貴乃貞觀年間名將,他世襲爵位,鎮守潞州,為人還算寬厚,隻是時逢晚唐,藩鎮割據日盛,朝廷威權旁落,各節度使擁兵自重,彼此間明爭暗鬥,戰火頻繁。
薛嵩府中有一侍女,名喚紅線,原是官宦家小姐,因父親獲罪被抄家,淪落為婢。這紅線年方十六,生得眉如春山,目若秋水,雖是侍女裝扮,卻難掩一身清氣。更奇的是,她不僅聰慧過人,過目成誦,且擅長音律,能撫七弦琴,薛嵩見她異於常人,便讓她掌管書房,兼侍左右。
一日,薛嵩獨坐後堂,見紅線在窗邊修剪蘭草,動作輕盈,竟似腳不沾地。他心中一動,問道:“紅線,我觀你舉止非凡,絕非尋常侍女,可曾學過武藝?”紅線放下剪刀,斂衽一拜:“回大人,妾身幼時曾遇一女仙,傳我輕身之術與劍術入門,故能略通皮毛。”
薛嵩大驚,忙問其詳。紅線這才道出往事:原來她本姓任,父親曾為縣令,後遭奸人陷害,滿門抄斬,她被乳母抱出,逃至太行山中,遇一白發老嫗,自稱“紫煙真人”,見她根骨奇佳,便收為弟子,在紫煙洞中學藝七年。老嫗傳她“飛簷走壁之法”“夜行視物之術”,並贈予一柄“霜刃短劍”,長僅三寸,鋒利無比,能削金斷玉。學成之日,老嫗對她說:“你塵緣未了,可往潞州投薛嵩,他乃忠良之後,你當助他化解危難,而後方可歸隱。”說罷,便飄然而去。紅線遂改名換姓,投至薛嵩府中。
薛嵩聽罷,肅然起敬,忙請紅線取出短劍觀看。但見那劍出鞘時寒光四射,冷氣逼人,雖短小卻透著淩厲之氣。薛嵩知紅線乃奇人,便不再以侍女相待,待之如上賓,府中大小事務,亦常與她商議。
此時,正值魏博節度使田承嗣野心勃勃,欲吞並潞州。田承嗣兵強馬壯,素有“河朔三鎮”之稱,其帳下武士如雲,更有死士數百,橫行河北。他見薛嵩據守潞州,便想先取此地,以圖中原。於是,田承嗣暗中調集軍隊,屯於魏博與潞州邊境,又派心腹謀士前往潞州,探聽虛實,名曰“修好”,實則下戰書。
薛嵩得知消息,整日愁眉不展,坐臥不寧。潞州兵少糧缺,如何能抵擋田承嗣的虎狼之師?一日,他在書房踱步,長籲短歎,紅線見狀,上前道:“大人何必憂慮?妾身不才,願為大人分憂。”
薛嵩苦笑道:“田承嗣勢大,非我能敵,憂也無用。”紅線道:“大人勿憂,妾身今夜便往魏博走一遭,看看這田承嗣是何模樣,再作計較。”薛嵩大驚:“使不得!魏博戒備森嚴,田承嗣帳下武士眾多,你雖有絕技,卻也危險萬分!”
紅線微微一笑:“大人放心,妾身此去,定能安然返回。”說罷,轉身退出書房。當晚,月上中天,紅線身著夜行衣,腰佩霜刃短劍,來至薛嵩房中告辭。但見她身形一晃,如輕煙般飄出窗外,轉瞬即逝。薛嵩望著夜空,心中忐忑不安,隻盼紅線早日歸來。正是:“俠女一去探虎穴,安危未卜令人憂。”
且說紅線離了潞州,施展輕身之術,夜行晝伏,兩日內便到了魏博鎮今河北大名)。但見城池高峻,壁壘森嚴,城頭旌旗林立,巡邏兵丁往來不絕,果然是兵強馬壯之地。紅線趁夜黑之際,如一片落葉般飄上城牆,避開哨兵,潛入城中。
她按探得的道路,徑往田承嗣的節度使府而去。隻見府中燈火通明,巡邏的武士個個身強力壯,腰佩利刃,每隔十步便有一崗,戒備甚是森嚴。紅線暗忖:“果然名不虛傳,這田承嗣防範如此嚴密,難怪敢覬覦潞州。”
她屏住呼吸,施展“壁虎遊牆”之術,貼著牆角陰影,如狸貓般悄無聲息地前行。來到內院,見正堂之上,田承嗣正在與心腹議事。紅線伏在房簷之上,屏息細聽,隻聽田承嗣聲如洪鐘:“……潞州薛嵩懦弱,兵不滿萬,我大軍一至,定能一舉拿下!待取了潞州,便可揮師南下,直逼洛陽……”眾心腹紛紛附和,氣焰囂張。
紅線心中大怒:“好個田承嗣,竟敢謀逆犯上,塗炭生靈!”她再看田承嗣,見他麵如鍋底,豹頭環眼,身材魁梧,正坐在一張虎皮交椅上,左手邊的幾案上,放著一個金光閃閃的盒子,約有一尺見方,四周雕刻著龍鳳圖案,盒蓋上嵌著一顆夜明珠,熠熠生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紅線暗道:“這金盒必是田承嗣的心愛之物,或藏有兵符密信之類。若盜走此物,定能挫其銳氣。”主意已定,她悄悄溜下房簷,避過巡邏武士,來到正堂窗下。此時堂中眾人正飲酒作樂,田承嗣已有醉意,伏在案上打盹。
紅線看準時機,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潛入堂中,直撲幾案。眾武士尚未反應過來,她已伸手取了金盒,轉身便走。有武士驚呼:“有刺客!”拔刀來追。紅線拔出霜刃短劍,寒光一閃,隻聽“叮叮當當”幾聲,數把鋼刀竟被削斷!武士們大驚失色,不敢近前。
紅線趁亂縱身一躍,上了房梁,回頭對田承嗣道:“我乃潞州薛嵩麾下紅線是也!今取公金盒,聊作紀念。公若再動潞州之念,他日取公首級,亦如探囊取物!”說罷,身形一閃,消失在夜色中。
田承嗣被驚醒,見金盒被盜,又聽紅線之言,嚇得酒意全消,冷汗浸透了衣衫。他望著空蕩蕩的幾案,顫聲道:“此女……真神人也!若她要取我性命,早已得手了……”眾心腹麵麵相覷,皆驚得說不出話來。
再說紅線,出了節度使府,一路疾馳,天明時分已回到潞州。她來到薛嵩房中,見薛嵩一夜未眠,正焦躁不安。紅線將金盒往桌上一放,笑道:“大人請看,這是田承嗣的金盒。”
薛嵩見金盒,又聽紅線詳述昨夜之事,不禁大喜過望,連連稱奇:“紅線真乃我潞州的福星也!有你在此,何懼田承嗣!”他打開金盒,見裡麵並無兵符,隻有一副田承嗣的生辰八字,用黃綾包裹。紅線道:“此乃田承嗣視為命根子的‘本命金盒’,藏有他的生辰八字,以為能避禍消災。今被我盜來,他必心驚膽戰。”
正說間,忽有探子來報:“啟稟大人,魏博鎮派來使者,現已在府外求見。”薛嵩與紅線相視一笑,道:“果然來了。”便命人請使者入內。
那使者見了薛嵩,麵色惶恐,納頭便拜:“我家大帥田承嗣,聞知紅線女俠大駕光臨,特命小人送來書信一封,另有薄禮一份,望大人笑納。”說罷,呈上書信和禮單。
薛嵩打開書信,隻見上麵寫道:“承嗣不才,誤聽讒言,致有冒犯之意。今見紅線女俠神技,方知大人麾下有此神人,承嗣何敢再有異心?願與大人永結盟好,共保邊境安寧……”薛嵩看罷,哈哈大笑,命人厚待使者。正是:“一盒能止乾戈起,俠女威名震四方。”
自紅線盜盒之後,田承嗣果然收斂了野心,不僅撤回了邊境的軍隊,還派使者向薛嵩賠禮道歉,送上金銀珠寶無數。薛嵩一一收下,卻將大部分分給了軍中將士和貧苦百姓,潞州百姓聽聞此事,皆稱紅線為“救苦救難的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