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陳橋雪夜龍袍現 汴梁城頭王氣新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1章 陳橋雪夜龍袍現 汴梁城頭王氣新

第1章 陳橋雪夜龍袍現 汴梁城頭王氣新(1 / 1)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的雪,下得又急又密,將汴梁城妝點得一片瓊瑤。皇城大慶殿的琉璃瓦上積了厚厚的雪,在宮燈映照下泛著冷光,簷角鐵馬被風吹得叮咚作響,竟似含著無儘愁緒。七歲的恭帝柴宗訓坐在龍椅上,手裡攥著半塊凍硬的酥糖,懵懂地望著階下群臣,全然不知禦案上那封軍報已如驚雷,即將劈開這萬裡江山。

禦座旁的符太後素手輕顫,展開鎮州節度使郭崇的軍報時,隻覺指尖冰涼。那上麵墨跡未乾,寫著八個驚心動魄的大字:\"契丹合北漢兵,大舉南下!\"《宋史·太祖本紀》)殿中群臣頓時嘩然,宰相範質臉色煞白,手中象牙笏板\"啪\"地一聲掉在金磚上,清脆的聲響在寂靜的大殿中回蕩,更添幾分惶恐。

\"陛下,\"範質顫聲奏道,\"軍情如火,須即刻遣將禦敵!\"他偷眼望向禦座,見符太後蛾眉緊蹙,粉麵失色,再看那年幼的天子正將酥糖塞進嘴裡,不由得在心中長歎:柴氏天下,怕是要托付給那位手握重兵的歸德軍節度使了。此刻他若有所感,抬眼望向殿外風雪,仿佛看見二十裡外陳橋驛的漫天烽火。

陳橋驛中,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正獨立簷下,玄色鬥篷上落滿雪沫。他三十有三,方麵大耳,雙目如炬,腰間懸著一柄盤龍棍,雖是文臣裝束,卻自有一股迫人的英氣。親兵上前為他拂去肩頭積雪,卻見他凝望著漫天飛雪,喃喃自語:\"好大雪,倒似二十年前襄陽破廟那場。\"《邵氏聞見錄》)

趙匡胤思緒飄回二十年前。那時他年方十三,流落襄陽,在一座破廟中棲身,靠為香客算卦維生。一日來了位仙風道骨的老道,看了他的麵相,忽然長歎道:\"少年郎,你眉間隱有王氣,當以甲胄顯貴,隻是此刻龍潛於淵,尚未飛天。\"《邵氏聞見錄》)說罷飄然而去,留下他在破廟中怔忡良久。如今身為禁軍殿前都點檢,手握天下兵權,難道真應了老道的預言?

正思忖間,弟弟趙光義匆匆走來,身後跟著謀士趙普。二人身上皆帶風雪,趙普手中還捧著一卷絹帛。\"兄長,\"趙光義低聲道,\"苗先生在營外觀星,有要事稟報。\"

趙匡胤點點頭,隨二人來到驛館後的土坡。隻見幕僚苗訓身著八卦道袍,手持羅盤,在風雪中巍然不動。他見趙匡胤到來,稽首道:\"點檢請看東南天際。\"趙匡胤順著他手指望去,隻見暮色蒼茫中,竟有兩輪紅日並出,相互摩蕩,南邊那輪尤為明亮,北邊那輪卻漸漸黯淡。

\"此乃"一日克一日"之象,\"苗訓聲音低沉,帶著說不出的神秘,\"天命所歸,正在點檢身上!\"《涑水紀聞》)趙匡胤心中一震,想起襄陽老道的話,難道天道循環,真要應在自己身上?趙普在一旁輕聲道:\"點檢,三軍將士皆有擁戴之心,隻待您一聲令下。\"

是夜三更,陳橋驛中突然人聲鼎沸,火把的光芒將雪地照得如同白晝。趙匡胤在驛館中\"醉臥\"榻上,耳聽著帳外喧嚷,心中卻一片清明。他知道,這場戲該上演了。

\"點檢!點檢!\"親兵撞開帳門,滿臉激動,\"三軍無主,願奉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驚醒\",隻見帳外密密麻麻站滿了將士,人人手中火把高舉,映得他們臉上紅光滿麵,神情亢奮。

\"諸位這是何意?\"趙匡胤故作驚訝,\"我受世宗厚恩,豈能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宋史·太祖本紀》)話音剛落,便有將領高聲道:\"主上幼弱,我等出生入死,誰能知我等功勞?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再行北征!\"《宋史·太祖本紀》)此言一出,群情激昂,\"願奉太尉為天子\"的呼聲此起彼伏,響徹夜空。

趙光義與趙普交換了一個眼色,趙普上前一步,朗聲道:\"諸位既有此心,須得聽點檢將令!\"他展開手中絹帛,正是早已擬好的\"約法三章\":\"一不得驚犯太後、幼主,二不得侵淩公卿大臣,三不得劫掠府庫百姓。違令者斬!\"《東都事略》)趙匡胤接過絹帛,目光如電,掃視眾將:\"諸位可願遵令?\"

\"願遵點檢將令!\"眾將轟然應諾,聲震四野。

就在此時,不知是誰突然喊道:\"天子須有龍袍!\"話音未落,便有親兵捧來一件明黃綢緞製成的袍子。那袍子顯然是倉促趕製,針腳尚顯粗糙,袖口處還隱約可見軍旗的痕跡。趙匡胤看著那黃袍,想起周世宗柴榮對自己的恩遇,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點檢勿疑!\"趙光義上前一步,低聲道,\"此乃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拒。\"趙匡胤長歎一聲,任由將士將黃袍披在身上。刹那間,無數火把同時高舉,將他的身影映照得無比高大,仿佛真有天命加身。

\"陛下萬歲!萬萬歲!\"眾將轟然下拜,山呼萬歲之聲直上九霄。趙匡胤望著眼前情景,想起襄陽破廟中老道的預言,想起周世宗臨終前的托孤,心中百感交集。他定了定神,朗聲道:\"既蒙諸位抬愛,我即為天子,當與諸位共保天下太平!\"《宋史·太祖本紀》)

正月初四清晨,趙匡胤率軍向汴梁城進發。行至封丘門,守將石守信、王審琦早已等候多時,見趙匡胤到來,立即大開城門。此二人皆是趙匡胤\"義社十兄弟\",當年曾與他在郭威帳下歃血為盟,此刻自然是裡應外合。

唯一試圖抵抗的是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他聽聞兵變,立即策馬回家,欲召集家丁抵抗。不料途中遇趙匡胤部將王彥升。這王彥升有\"王劍兒\"之稱,劍法狠辣,見韓通欲逃,催馬趕上,大喝一聲:\"逆賊休走!\"《宋史·王彥升傳》)韓通回身應戰,卻不是王彥升對手,數合之後,被一劍斬於馬下

趙匡胤率軍入城,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百姓見此情景,懸著的心漸漸放下。他來到皇宮之外,範質、王溥等大臣早已在宮門前等候。範質上前,握住趙匡胤的手,眼中含淚:\"先帝托孤於太尉,如今竟有此變,我等罪該萬死!\"《涑水紀聞》)趙匡胤長歎道:\"我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以至於此,愧負天地!\"《宋史·太祖本紀》)

正說話間,翰林學士陶穀突然出列,從袖中取出一卷詔書,朗聲宣讀:\"谘爾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稟上聖之姿,有神武之略......宜登大位,以順天人之望。\"《宋史·太祖本紀》)原來這禪位詔書早已備好,陶穀果然是急智之人。

趙匡胤登基,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他來到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當他坐上龍椅的那一刻,忽然想起襄陽破廟中老道的話,想起周世宗柴榮的英武,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龍椅看似尊貴,卻不知承載了多少血雨腥風。

符太後帶著恭帝柴宗訓前來,柴宗訓睜著天真的大眼睛,望著昔日的\"趙叔叔\"如今身著龍袍,坐在自己曾經坐過的龍椅上,好奇地問:\"趙叔叔,你也做皇帝了嗎?\"《避暑漫抄》)趙匡胤心中一酸,柔聲道:\"是啊,以後我就是大宋的皇帝了。\"

登基大典之後,趙匡胤來到殿外,隻見雪已初晴,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將汴梁城染成一片金黃。他想起苗訓所說的\"一日克一日\",看來天道循環,果然不爽。隻是這大宋的江山,能否長治久安,卻還是未知之數。

他下意識地摸向腰間,那裡已不再是熟悉的盤龍棍,而是冰冷的玉帶。他知道,從披上龍袍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那個闖蕩江湖的少年,而是肩負天下蒼生的帝王。前路漫漫,他唯有勵精圖治,方能不負這上天的眷顧,不負這萬千百姓的期望。

汴梁城頭,大宋的旗幟迎風飄揚,一個新的王朝就此誕生。而趙匡胤心中明白,這僅僅是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他望向陳橋驛的方向,仿佛又看見那個雪夜中披著黃袍的自己,心中暗暗發誓:定要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這大宋的江山,千秋萬代,永固不搖!


最新小说: 極品小道長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 和堂妹換親後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