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 太宗繼位起疑雲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4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 太宗繼位起疑雲

第4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 太宗繼位起疑雲(1 / 1)

開寶九年冬月的汴京,雪粒子如碎玉般砸在朱雀門的琉璃瓦上,濺起一片寒星。未時三刻,宣德門外的禦道已積了三寸厚的雪,巡街的金吾衛甲葉上凝著冰棱,嗬出的白氣在風中散成遊絲。紫宸殿西暖閣的地龍燒得正旺,銅漏滴答聲裡,宋太祖趙匡胤斜倚在鋪著整幅白狐裘的禦榻上,指節無意識地叩著身側描金漆案——那案上攤著半卷《孫子兵法》,朱筆圈點處,“兵者詭道”四字被朱砂浸得發暗。

“陛下,王樞密使遞牌子求見。”內侍王繼恩垂著首,聲音壓得比殿角的銅鶴香爐裡的煙氣還低。他眼角餘光瞥見禦榻上那人鬢角新添的白發,想起半月前親征北漢時,陛下在太原城下冒雪督戰的模樣,那時龍旗獵獵,天子金甲上的雪光比此刻殿內的燭火更亮些。

趙匡胤“嗯”了聲,並未抬眼。殿外風雪忽然大了些,卷著哨音撲在窗紙上,將西暖閣隔成一座孤島。他想起三日前趙普從洛陽快馬遞回的密折,絹帛上的字跡因加急書寫而略顯潦草,卻字字如冰錐:“……臣聞晉王於城南普安寺廣納遊士,又於相府後園私儲甲仗,其心昭昭,望陛下早作決斷……”

“讓他在偏殿候著。”趙匡胤終於開口,聲音裡帶著未愈的風寒,“再取些上好的龍涎香來,這屋子太悶。”

王繼恩躬身退下,靴底踏在青磚上悄無聲息。他剛轉過鎏金屏風,便見廊下陰影裡立著個黑袍人,正是晉王趙光義的親隨郭贄。郭贄遞過個赤金小匣,低聲道:“我家王爺說,陛下龍體違和,這匣子裡的‘紫河車’是西域胡商處尋來的,補元氣最是靈驗。”

王繼恩接過匣子,觸手微暖,知是用暖玉襯著。他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想起上個月在大相國寺聽的禪機——那高僧撚著佛珠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當時隻當是尋常佛法,此刻想來,卻似暗指著這日漸坐大的晉王勢力。

西暖閣內,趙匡胤撐起身子,從枕邊摸出一枚玉斧。這斧長不過七寸,乃華山陳摶老祖所贈,說可“鎮宅辟邪”,他常帶在身邊把玩。玉質溫潤,卻在指腹摩挲處沁著一絲涼意,如同此刻他想起胞弟趙光義時的心境。陳橋驛黃袍加身那日,光義捧著酒盞跪在雪地裡,說“大哥若登大位,臣弟甘為犬馬”;杯酒釋兵權時,光義替他按住石守信顫抖的手,笑道“陛下仁德,諸位將軍卸甲歸田方是正途”。可如今這“犬馬”的獠牙,似乎已隱隱觸到了龍袍的邊緣。

“陛下,晉王已在殿外候了一個時辰,說有緊急軍務啟奏。”王繼恩複又進來,將赤金匣擱在案角,語氣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

趙匡胤將玉斧揣入袖中,指節在狐裘上碾出深深的痕跡:“宣。”

殿門“吱呀”裂開一道縫,風雪卷著玄色鬥篷的衣角湧入。趙光義立在門檻處,肩頭落滿雪沫,玄色錦袍上用銀線繡的蟒紋在燭火下若隱若現。他身後的隨侍捧著個朱漆食盒,熱氣透過盒縫散出,混著濃烈的酒香與血腥氣。

“大哥今日氣色瞧著好了許多。”趙光義大步上前,未行全禮便笑著揭開食盒,“臣弟特意讓相府廚子燉了鹿血酒,加了長白山的老山參,最能驅寒活血。”說著便親自斟酒,琥珀色的酒液注入白玉杯時,杯壁上凝起一層薄霧。

趙匡胤目光落在他袖口——那裡似乎比尋常更鼓些。他接過酒杯,指尖觸到杯壁,那寒意竟透過玉質直侵骨髓,與方才王繼恩遞來的暖玉匣判若雲泥。“北漢的戰事,前線可有新消息?”他呷了口酒,腥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下。

“回大哥,”趙光義在對麵的錦墩坐下,搓了搓手,“潘美將軍已將太原城圍得水泄不通,隻是劉繼元那廝負隅頑抗,又恰逢大雪……”他頓了頓,聲音壓得低了些,“不過臣弟聽說,大哥派去監軍的田欽祚,似乎與潘美有些齷齪?”

“放肆!”趙匡胤猛地咳嗽起來,酒液濺在明黃的龍袍上,洇出幾點暗痕,“潘美是朕的老兄弟,田欽祚亦是忠勇之士,豈容你在此挑撥!”他本就因趙普的密折心緒不寧,此刻聽弟弟竟非議重臣,積壓的怒火陡然翻湧,隻覺胸口悶痛如錘擊,袖中的玉斧硌得掌心生疼。

趙光義慌忙起身攙扶,袖中“叮”地滑下一物,落在青磚上滴溜溜打轉——竟是枚寸許長的金柄小刀,刀刃薄如蟬翼,刀柄上刻著細密的纏枝蓮紋,形製精巧異常。

“這是……”趙匡胤瞳孔驟縮,掙紮著要推開他,指腹已觸到那冰冷的刀刃。

趙光義臉色煞白,閃電般拾刀藏回袖中,強笑道:“大哥眼花了,不過是枚削果皮的小刀罷了。”他扶著趙匡胤躺回軟榻,又將酒壺湊到兄長唇邊,“許是臣弟說話不周,惹大哥動了肝火。這鹿血酒最是補氣,大哥再飲些。”

酒液再次灌入喉間,趙匡胤卻感到一股異樣的腥澀。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親征淮南時,帳下有個偏將也是獻了碗“強身酒”,飲後渾身燥熱難當,險些誤了軍機,後來才知那酒裡摻了不明藥材。此刻這鹿血酒的味道,竟與當年隱隱相似。

“光義,”他忽然抓住弟弟的手腕,指力因憤怒而顫抖,“你老實告訴朕,你相府後園的地窖裡,究竟藏了多少甲胄?普安寺的門客,又有多少是你暗蓄的人手?”

趙光義手腕一僵,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被更深的幽暗覆蓋。他緩緩抽回手,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狂舞的風雪,聲音忽然變得飄忽:“大哥還記得陳橋驛嗎?那日也是下著雪,將士們把黃旗披在你身上,山呼萬歲。你說‘受太後、太後恩,豈敢負也’,可如今……”他猛地回頭,燭火在他眼中跳動,映得臉色忽青忽白,“這龍椅,難道隻能是大哥坐得?”

“你……”趙匡胤驚怒交加,隻覺氣血翻湧,喉頭一甜,一口鮮血直噴而出,濺在趙光義胸前的蟒紋上,化作點點紅梅。他掙紮著去摸袖中的玉斧,卻被趙光義搶上一步按住肩膀。

“大哥息怒,”趙光義的聲音溫柔得詭異,手掌卻如鐵鉗般用力,“臣弟隻是……隻是擔心大哥的身子。這江山社稷,還需要人來扛啊。”他另一隻手探入懷中,似乎要取什麼,袖口的小刀再次滑出半寸,寒光一閃。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王繼恩隔著窗紗急道:“陛下,皇後娘娘遣人來問,是否要傳禦膳?”

趙光義動作一頓,眼中凶光稍斂。趙匡胤趁機甩開他的手,指著殿門,氣得渾身發抖:“滾……你給朕滾出去!”

趙光義深吸一口氣,理了理微亂的衣襟,又恢複了恭順的模樣:“大哥息怒,臣弟這就告退。”他躬身行禮,轉身時似乎有什麼東西掉在地上,卻頭也不回地快步離去。

殿內重歸死寂,唯有趙匡胤粗重的喘息聲與炭火燒裂的劈啪聲交織。他撐著身子坐起,隻覺頭暈目眩,視線模糊中,忽見禦榻下有件物事在燭光下閃著微光——竟是半片碎裂的玉斧!正是他袖中那柄陳摶老祖所贈之物!

“怎麼會……”他喃喃自語,伸手去拾,指尖剛觸到玉斧碎片,忽覺心口一陣劇痛,眼前一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殿外的風雪似乎小了些。值夜的宮女端著湯羹路過,遠遠望見西暖閣的窗紙上,先是映出兩人爭執的影子,繼而見一人影猛地撲向另一人,接著“啪”一聲脆響,似是玉器碎裂,隨後燭火劇烈晃動起來,光影亂作一團。少頃,燭火又穩定下來,隻見一人影踉蹌著走出殿門,正是晉王趙光義,他鬥篷下擺上濺了幾點暗紅,正驚聲呼喊道:“快來人!陛下……陛下龍禦歸天了!”

王繼恩聞訊趕來時,趙光義正跪在禦榻前,捶胸頓足,狀極悲慟。殿內燭火通明,趙匡胤仰臥在狐裘上,雙目圓睜,嘴角殘留著黑紫色的血跡,右手緊握著半片玉斧碎片,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那柄完整的玉斧本應是合二為一的,此刻卻分作兩半,另一半不知去向。

“陛下!陛下怎麼會……”王繼恩撲到榻前,指尖觸到龍袍下的身體,已是一片冰涼。他猛地抬頭,看向趙光義,隻見對方眼中雖有淚光,深處卻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如釋重負。

“快!快傳皇後!傳宰相!”趙光義霍然起身,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出入!”他轉身時,王繼恩瞥見他靴底沾著幾點暗紅的血跡,正順著青磚縫隙緩緩滲透。

相府密室裡,趙光義正對著一幅輿圖沉思。郭贄在一旁低聲道:“陛下,外麵的傳言已經按計劃散開了。隻是那王繼恩……”

“一個老太監而已,”趙光義頭也不抬,指尖劃過地圖上的太原城,“成不了氣候。倒是趙普那邊,得派人盯緊了。他手裡若真有什麼不利於咱的東西……”他眼中寒光一閃,“那‘金匱之盟’,也該讓天下人都知道了。”

郭贄躬身應是,忽又想起一事:“陛下,太祖皇帝的玉斧……另一半是否要……”

“不必,”趙光義打斷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讓它留在西暖閣的磚縫裡,也好讓那些多事的人,知道有些謎,是永遠解不開的。”

窗外,寒鴉在枯枝上聒噪地叫著,將沉沉夜色劃開一道口子。汴京城的雪雖停了,可那彌漫在紫宸殿內的血腥氣與疑雲,卻如同陳年的墨漬,終將在史書上暈染出一片經久不散的陰影——燭影斧聲,斧聲燭影,究竟是手足相殘的人倫悲劇,還是權力更迭的必然宿命?或許隻有那半片遺落在曆史塵埃裡的玉斧,才知曉那個雪夜的全部真相。而新登基的太宗皇帝,已踏上了屬於他的帝王之路,身後留下的,是兄長未竟的江山,與一樁千古無解的懸案。


最新小说: 重生趕海文裡,我是路人甲 大佬清冷颯爽,馬甲哐哐直掉! 南疆少年走天下 認紈絝當爹!一不小心養成皇帝了 從吞噬星空開始,打造不朽神族! 萬法歸墟 新星隕 財權本色 我穿內娛,你給我綁定宮鬥係統? 全員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