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趙匡胤千裡送京娘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1章 趙匡胤千裡送京娘

第1章 趙匡胤千裡送京娘(1 / 1)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洛陽夾馬營的軍宅裡,一個男嬰在霹靂聲中降生。他爹趙弘殷是個武將,看著兒子哭聲洪亮,滿臉褶子像個小老虎,便取名“匡胤”,盼他日後能像龍一樣騰躍。這孩子打小就不是省油的燈,七歲時跟弟弟匡義在街頭玩彈弓,不小心把王太師家的琉璃瓦打碎了,管家追著他們滿街跑,最後還是他爹賠了五貫錢才了事。

趙匡胤長到十六歲,已經是個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的壯小夥,尤其愛使一根盤龍棍,耍起來虎虎生風。當時正是五代十國的亂世,皇帝像走馬燈似的換,汴梁城裡幫派林立,地痞流氓橫行。趙匡胤看不慣這些人欺負百姓,經常帶著幾個兄弟路見不平一聲吼。有次他在禦街看到一個惡霸強搶民女,抄起扁擔就衝上去,三兩下把惡霸打得跪地求饒,圍觀的百姓拍手稱快,從此送他個外號“趙大郎”。

他爹看他整天惹是生非,就想讓他讀書考功名,請來個老秀才教他《論語》。可趙匡胤讀了兩天就扔了書:“大丈夫當橫行天下,要這些之乎者也有啥用?”老秀才氣得吹胡子瞪眼:“豎子不足與謀!”從此,趙匡胤更是放飛自我,不是在賭場幫人出頭,就是在酒肆跟人拚酒,成了汴梁城有名的“刺頭”。

後漢乾佑元年948年),趙匡胤二十一歲,他爹實在管不住他,就給他打點了行李,讓他出去闖蕩見見世麵。臨走時,他娘塞給他一錠銀子:“兒啊,在外頭彆惹事,早點回來。”趙匡胤拍著胸脯:“娘您放心,不混出個人樣,我絕不回來!”

他先去了複州今湖北天門)投奔父親的老友王彥超,沒想到王彥超看他一臉匪氣,隻給了十貫錢就把他打發了。趙匡胤氣得破口大罵:“真是個吝嗇鬼!”又去隨州今湖北隨州)找另一個世叔董宗本,董宗本的兒子董遵誨看他不順眼,經常找他麻煩。有次兩人下棋,董遵誨輸了就掀桌子,趙匡胤一怒之下,連夜收拾行李走了。

一路流浪到關西,趙匡胤聽說有個叫柴榮的人在鄴都今河北臨漳)招兵買馬,就打算去投奔。走到半路,盤纏用完了,隻好在路邊賣藝。有天他在華山腳下遇到一個老道,那老道仙風道骨,看了他半天說:“你麵相貴不可言,日後定能當皇帝。”趙匡胤哈哈大笑:“我現在連飯都吃不上,還當皇帝呢!”老道捋著胡子:“天機不可泄露,你先跟我去山上住幾天吧。”

這老道就是陳摶老祖,兩人在華山論道,趙匡胤跟他學了些黃老之術。臨走時,陳摶送他一匹千裡馬,說:“你往東南走,自有奇遇。”趙匡胤騎著馬走到蒲州今山西永濟),聽說前麵的少華山有強盜出沒,心想:“正好試試我的棍法!”便催馬向前,沒想到真遇上了麻煩——這才有了後來“千裡送京娘”的故事。

少華山下有座清幽觀,觀主是個老尼姑。這天趙匡胤路過觀前,聽見裡麵有女子哭聲,便下馬進去查看。老尼姑見他一身英武,連忙跪下:“壯士救我!三天前,山大王周進和張廣把一個女子擄到這裡,讓我看管,說今晚就來成親。”

趙匡胤衝進後院,隻見一個女子被綁在柱子上,哭得梨花帶雨。那女子見了他,止住哭聲問:“壯士可是路過的?能否救小女子脫離苦海?”趙匡胤解開繩子,問她姓名。女子說:“我叫趙京娘,家住蒲州永濟,跟父母去上香,路上被強盜擄來。”

正說著,外麵傳來馬蹄聲,周進和張廣帶著十幾個嘍囉來了。周進提著大刀進門就喊:“老尼姑,把新娘給我送出來!”趙匡胤一步上前,擋住去路:“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你們還有王法嗎?”

張廣看他隻有一個人,冷笑道:“哪來的野小子,敢管你家爺爺的閒事?”趙匡胤二話不說,抄起盤龍棍就打。這根棍子是他用精鐵打造,重達三十斤,舞起來如狂風暴雨。周進揮刀來迎,“當”的一聲,大刀被磕飛,手腕也震得發麻。張廣從側麵偷襲,趙匡胤一個“橫掃千軍”,棍子掃在他腿上,“哢嚓”一聲骨折了,疼得他滿地打滾。

嘍囉們見頭領被打,一擁而上。趙匡胤左衝右突,棍子所到之處,嘍囉們哭爹喊娘。周進見勢不妙,轉身想跑,被趙匡胤追上,一棍子打在屁股上,摔了個狗吃屎。趙匡胤把他們綁在樹上,搜出金銀財寶,全交給京娘:“這些是強盜搶來的,你拿著當路費。”

京娘見趙匡胤如此神勇,又是同姓,便跪下認他做哥哥。趙匡胤說:“你一個女子趕路不便,我送你回家吧。”老尼姑擺了素宴感謝,席間京娘問:“哥哥家住哪裡?日後也好報答。”趙匡胤說:“我四海為家,等送你到永濟,我還要去鄴都投軍呢。”

第二天一早,兩人騎馬出發。趙匡胤怕彆人說閒話,讓京娘騎馬,自己步行。走到中午,路過一個小鎮,趙匡胤去買吃的,回來見京娘在路邊抹眼淚,問她怎麼了。京娘說:“哥哥步行,我騎馬,彆人看了還以為你是我的仆人呢,讓我心裡不安。”趙匡胤隻好也上馬,兩人並轡而行。

晚上住店時,掌櫃的見他們一男一女,便問:“你們是夫妻嗎?”趙匡胤說:“這是我妹妹,我們是同鄉。”掌櫃的半信半疑,給他們開了兩間房。半夜裡,趙匡胤聽到隔壁有動靜,抄起棍子過去查看,原來是兩個小偷想偷京娘的包袱,被他一頓胖揍趕跑了。

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照顧得無微不至。遇到山路崎嶇,他就下馬牽馬;遇到村鎮,他就先去探路;遇到有人盤問,他就說是送妹妹回家。京娘看他身材魁梧,卻心思細膩,漸漸生出愛慕之情,隻是不好意思說。

走到磁州今河北磁縣),路過一片桃花林,京娘見桃花盛開,便說:“哥哥,我們下馬休息一會兒吧。”兩人坐在樹下,京娘摘了朵桃花插在趙匡胤頭上:“哥哥戴花真好看。”趙匡胤笑著摘下:“我一個大男人,戴花像什麼樣子。”

京娘鼓起勇氣說:“哥哥,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以身相許,不知哥哥意下如何?”趙匡胤一聽,臉色變了:“京娘,我救你是出於道義,我們同姓,又以兄妹相稱,怎能做這種有違倫理的事?”

京娘說:“同姓不同宗,怕什麼?再說,路上這麼多人看我們一男一女同行,早晚會說閒話,不如我們成親,也好堵彆人的嘴。”趙匡胤站起來:“我趙匡胤豈是貪色之徒?你再這麼說,我就不管你了!”

京娘見他生氣,不敢再提,隻是默默地掉眼淚。趙匡胤歎了口氣:“京娘,你彆多想,等把你送到家,我就走我的路,你過你的日子,這樣不好嗎?”京娘點點頭,心裡卻像打翻了五味瓶。

終於走到永濟趙家莊,京娘的父母見女兒回來,喜出望外,殺雞宰羊招待趙匡胤。趙家二老見趙匡胤一表人才,又是女兒的救命恩人,便想招他為婿。吃飯時,京娘的爹端著酒杯說:“恩公救了小女,我們無以為報,想把小女許配給你,你就答應了吧。”

趙匡胤放下酒杯:“老丈,我送京娘回來,是因為道義,不是為了娶親。我們同姓,又以兄妹相稱,這婚事實在不妥。”京娘在屏風後聽了,心如刀割,跑回房間哭了一夜。

第二天,趙匡胤要走,京娘送他到村口。走到一座山崗前,京娘說:“哥哥,前麵就是陽關大道,你多保重。”趙匡胤說:“你快回去吧,彆讓父母擔心。”京娘突然跪在地上:“哥哥,你若不答應娶我,我就死在你麵前!”

趙匡胤趕緊扶起她:“京娘,你這是何苦呢?天下好男兒多的是,你何必吊死在我這棵樹上?”京娘見他心意已決,突然掙脫他的手,跑到山崖邊,回頭喊了一聲:“哥哥,小妹去了!”說完,縱身跳下懸崖。

趙匡胤大吃一驚,跑到崖邊一看,隻見雲霧繚繞,哪裡還有京娘的影子。他捶胸頓足:“都怪我太固執,害了京娘的性命!”從此,這座山就被稱為“京娘湖”,那道懸崖就是“京娘跳”。

這個“千裡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但正史中並沒有記載。據考證,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元代的雜劇《趙太祖千裡送京娘》,後來被馮夢龍寫進《警世通言》,成了《趙太祖千裡送京娘》的名篇。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說呢?這得從趙匡胤的形象說起。正史中的趙匡胤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民間更喜歡他年輕時的遊俠形象。五代十國是個亂世,百姓渴望有英雄出來拯救他們,趙匡胤“千裡送京娘”的故事,正好滿足了這種心理。

另外,這個故事也反映了古代的道德觀念。趙匡胤拒絕京娘,體現了“義”的重要性;京娘殉情,體現了“貞”的價值。這種“義貞”觀念,在明清時期特彆受推崇,所以這個故事才會廣為流傳。

真實的趙匡胤,其實比傳說中更傳奇。他離開家後,確實投奔了柴榮,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軍隊,從此嶄露頭角。柴榮死後,他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做了皇帝後,趙匡胤並沒有忘記年輕時的俠義精神。他杯酒釋兵權,避免了流血衝突;他製定《太祖誓碑》,要求子孫不得殺害士大夫;他統一中原,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這些舉措,都體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仁慈之心。

但也有人說,趙匡胤之所以能當上皇帝,跟他年輕時的經曆分不開。正是因為他闖蕩江湖,見多了世態炎涼,才懂得如何收買人心;正是因為他行俠仗義,積累了聲望,才會有那麼多將領願意跟著他。

“千裡送京娘”的故事,雖然不是正史,但它反映了民間對英雄的想象。在百姓眼裡,英雄不僅要武功高強,還要有正義感,更要有道德操守。趙匡胤拒絕京娘,不是因為他不愛美人,而是因為他重“義”,這種“義”高於“情”的價值觀,正是民間所推崇的。

另外,這個故事也體現了對女性的某種期待。京娘雖然是個弱女子,但她知恩圖報,敢愛敢恨,最後為了貞潔而死,這種形象符合古代對女性的道德要求。但從現代視角看,京娘的結局也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悲劇命運。


最新小说: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禁欲王爺寵入骨 失憶當天,我嫁給了億萬總裁 我都成大隻佬了,你們才降臨!! 徒兒們請自重 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