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鄂妃身死順治悲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8章 鄂妃身死順治悲

第8章 鄂妃身死順治悲(1 / 1)

順治十七年1660年)的深秋,紫禁城承乾宮裡,順治帝坐在董鄂妃的床前,握著她枯瘦的手,那隻曾經能彈奏《廣陵散》的手,如今連握緊他的力氣都沒有了。自從三個月前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夭折,她的身子就垮了,藥石罔效,日漸衰弱。

董鄂妃進宮時,順治才十七歲。這位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既沒有孝惠皇後的顯赫家世,也沒有其他妃嬪的嬌媚容顏,卻憑著一身書卷氣和骨子裡的溫柔,成了順治生命裡的光。《清史稿·後妃傳》說她“性孝敬,知大體,帝甚寵之”,可隻有順治知道,她懂他。

那時的順治,親政不過兩年,朝堂上滿漢大臣互相傾軋,太後時時以“祖宗家法”約束他,連想推行“滿漢一家”的政策,都被議政王大臣們懟得啞口無言。隻有在董鄂妃這裡,他才能卸下帝王的鎧甲。他常把奏折拿到承乾宮,她不插嘴,隻安靜地研墨,等他煩躁時遞上一杯清茶;他說想漢化改製,她就輕聲講漢人的典故,說“舜治天下,不以夷夏分”;甚至他想給她廢後立為中宮,她哭著勸:“陛下若為臣妾廢後,天下必謂臣妾惑主,萬萬不可。”

順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欣喜若狂,竟頒詔“此乃朕第一子”,慶典規格堪比嫡子。可這孩子福薄,三個月就夭折了,被追封為“和碩榮親王”。董鄂妃從此一蹶不振,白天強顏歡笑侍奉太後,夜裡就對著空搖籃垂淚。順治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卻隻能一遍遍說“你還有朕”,可他知道,那道傷口,已經痛到了董鄂妃的骨髓。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還是走了。臨終前,她拉著順治的手,氣若遊絲:“陛下……以國事為重,勿為臣妾……過悲。”順治沒說話,隻是緊緊抱著她,直到她的身體徹底涼透。《清實錄》記載,那天“上輟朝五日,追諡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可這些冰冷的文字,哪能裝下他滔天的悲慟。

他做了許多出格的事:讓親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員都到景運門哭喪,哭得不像樣的還要受罰;命人在景山建水陸道場,請來一百零八位僧人誦經四十九天;甚至親手寫了五千字的《端敬皇後行狀》,字裡行間全是血淚,說“後崩,朕忽忽如有所失,天下人雖與朕為君,不及後視朕之親也”。宮裡的太監說,那段時間皇上常常半夜驚醒,坐在董鄂妃的靈前,對著遺物喃喃自語,像個失了魂的孩子。

董鄂妃的葬禮過後,順治像變了個人。他把自己關在養心殿,不理朝政,頭發也懶得梳,常常對著佛像發呆。有一天,他突然對近侍說:“朕想剃度出家,你們說好不好?”嚇得太監們趕緊去報太後。

其實,順治對佛教的親近已經有些年頭。他親政後就結識了憨璞性聰等僧人,常召他們進宮談禪。董鄂妃也信佛,兩人常一起讀《金剛經》。如今愛妃已逝,塵世再無可戀,他便動了“跳出三界外”的念頭。

最積極攛掇他出家的,是玉林通琇的弟子行森。這位僧人住在萬善殿,順治常找他“參話頭”。行森說:“陛下塵緣已儘,不如披剃出家,早證菩提。”順治聽得心馳神往,竟真的讓行森為他剃了發,換上了僧衣。

消息傳到太後耳朵裡,這位曆經三朝的女人氣得渾身發抖,立刻召來玉林通琇——他是行森的師父,也是順治敬重的高僧。玉林通琇進宮一看,皇上居然真的成了“和尚”,當即怒斥行森:“你若敢讓天子披剃,我就燒死你!”說著就命人架起柴堆,要當場燒死行森。

順治見狀,趕緊攔住,說:“師父莫怪,是朕自願的,與他無關。”玉林通琇跪下勸道:“陛下乃金輪王轉世,當以佛法護佑萬民,若遁入空門,誰來安天下?”順治沉默了——他可以不管江山,但不能不顧母親,更不能讓天下人說他因一女子棄國而去。最終,他答應蓄發還俗,但要求行森留在宮中,日日為他講經。

可那顆想出家的心,哪是說收就能收的。他給江南的僧人木陳忞寫信,說“朕於財寶、妻孥,視之如糞土”,還說“若非太後勸阻,朕早已披發山林了”。宮裡的人發現,皇上的案頭不再放奏折,而是堆滿了佛經;他甚至給自己取了個法號“行癡”,常對人說“行癡和尚在此”,活脫脫一個失了魂的帝王。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順治去憫忠寺今法源寺)觀看行森為董鄂妃做道場,回來後就發起了高燒,太醫診斷是“天花”。這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宮裡頓時亂作一團,忙著撒痘疹神符,民間也禁止炒豆、點燈、潑水,祈求皇上平安。

順治躺在病榻上,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召來王熙、麻勒吉兩位大臣,口授遺詔。這份遺詔後來被稱為“罪己詔”,曆數自己親政以來的十四條罪狀:“重用漢官,以致滿臣無心;糜費錢糧,修建宮殿;喪祭逾禮,過於哀痛端敬皇後……”字字句句,都像在懺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月初七夜裡,順治駕崩於養心殿,年僅二十四歲。《清史稿·世祖本紀》隻簡單記著“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可關於他的死因,卻成了千古謎團。

有人說,他根本沒病死,而是瞞著所有人,在五台山出家了。《清稗類鈔》裡說,康熙即位後,曾四次去五台山,其實是去看望父親。有一次,康熙在寺廟裡看到一個穿僧衣的老者,容貌酷似順治,上前想問,老者卻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有人說,董鄂妃的死讓他萬念俱灰,最終在五台山青燈古佛旁了此殘生,圓寂時還帶著她送的那串紫檀佛珠。

更離奇的是,乾隆年間,有個叫全祖望的學者在《鮚埼亭集》裡說,他曾在江南的寺廟裡見過一幅順治的畫像,上麵題著“富貴夢中幻,神仙境外空”,筆跡與順治禦筆如出一轍。民間的戲文裡,更是把“順治出家”編成了故事,說他在五台山遇到一個酷似董鄂妃的尼姑,兩人雖未相認,卻在同一座寺廟裡修行,也算另一種圓滿。

可這些終究隻是野史,據正史記載,順治的梓宮停在景山,百日之後葬入遵化孝陵,與董鄂妃的骨灰合葬——他生前沒能給她皇後的名分,死後終究要同穴而眠。康熙帝即位後,為了穩固皇權,極力淡化“順治出家”的傳言,甚至把行森趕出了宮。

順治的一生,像一場絢爛又短促的煙火。他愛過,痛過,抗爭過,最終卻在盛年落幕。是死於天花,還是遁入空門?或許連他自己都分不清——在失去摯愛的那一刻,那個叫福臨的帝王,就已經死了。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吞噬星空開始,打造不朽神族! 萬法歸墟 新星隕 財權本色 我穿內娛,你給我綁定宮鬥係統? 全員失格 霧都孤女:美貌是幸運,實力才是利器 稀土:大國鎖鑰 紅樓:重生賈瑞,鐵血風流 交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