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滾滾漫神州,戰國七雄競風流。
趙有奢公多智勇,文能出相武能侯。
閼與狹路斬秦將,稅吏登台拜將侯。
更有知兒明鑒在,千秋美名萬古留!
咱們這一章的這位英雄,起自微末,卻能臨危受命,打敗強秦,最終封侯拜將。此人姓趙,名奢,後來被趙王封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並稱“趙國三傑”。
時期話說戰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國力蒸蒸日上,到了趙惠文王年間,更是成了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可強國也有強國的煩惱——國庫要養軍隊、要修城池、要賑濟災民,哪一樣都離不開錢。可那會兒的貴族勳臣,一個個都想著偷稅漏稅,把負擔轉嫁給老百姓,久而久之,趙國的賦稅製度就成了一筆糊塗賬。趙奢當時的官職是“田部吏”,說白了就是邯鄲城裡負責征收田稅的小吏,官階不高,權力卻不小。
這一日,春和景明,邯鄲城裡車水馬龍,趙奢帶著兩個差役,揣著稅冊,直奔平原君趙勝的府邸。您可知道這平原君是誰?他是趙惠文王的弟弟,戰國四公子之一,家裡養著三千門客,在趙國那是說一不二的人物。以往的田部吏,到了平原君府門前,要麼繞著走,要麼就是象征性地問一句,收不到稅也不敢多嘴。可趙奢不一樣,他拿著稅冊,站在府門前,朗聲道:“田部吏趙奢,奉趙王之命,前來征收平原君府田稅,煩請管家通報一聲!”
話音剛落,府門“吱呀”一聲開了,出來一個穿著錦袍、腆著肚子的管家,身後跟著四五個凶神惡煞的家仆,一個個腰間彆著短刀,眼神裡滿是不屑。那管家上下打量了趙奢一番,撇著嘴道:“你就是新上任的田部吏?也不瞧瞧這是什麼地方,敢來平原君府收稅?我家公子日理萬機,哪有功夫管你這芝麻綠豆大的事兒!趕緊滾,再囉嗦,彆怪我們不客氣!”
旁邊的兩個差役嚇得臉都白了,偷偷拉了拉趙奢的衣角,意思是“算了吧,咱們惹不起”。可趙奢紋絲不動,依舊朗聲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平原君身為趙國公子,食君之祿,當擔君之憂。若連公子都偷稅漏稅,那國法何在?百姓又該如何看待朝堂?還請管家速速通報,否則,休怪我按律行事!”
那管家見趙奢竟敢頂嘴,頓時火冒三丈,抬手就朝趙奢臉上扇去,嘴裡還罵道:“好你個不知死活的小吏,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今天就好好教訓教訓你!”
這趙奢可是吃素的?他雖是文吏,卻也練過多年武藝,身手可不一般!隻見那管家的拳頭離趙奢麵門還有三寸,趙奢左腳尖一點地麵,身形如清風般向後飄出半尺,恰好避開這一拳。緊接著,他閃電般踢出一腳,正中管家右腿腿彎,哢嚓一下,管家右腿骨折,歪倒在一邊。
身後那四五個家仆見狀,頓時炸了鍋,有的拔刀就衝上來,有的轉身就想往府裡跑。趙奢哪能給他們機會?隻見他身形輾轉騰挪,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左一拳,打塌一個家仆的鼻梁骨;右一拳,把一個家仆打了個烏眼青;轉身一腳,把想逃跑的家仆踹倒在地!不過片刻功夫,五個家仆橫七豎八的全倒在了地上。
平原君當時正在府裡和門客們下棋,一聽自家管家和家仆被一個小吏打了,頓時勃然大怒,猛地把棋盤掀翻,棋子撒了一地。他拔出腰間的佩劍,怒吼道:“好個大膽的田部吏!竟敢在我府門前打人,簡直是反了天了!來人啊,跟我出去!我要親自去宰了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
一群門客跟著平原君衝出府門,隻見趙奢正站在平原君府門口台階下,臉上毫無懼色。平原君勒住馬,指著趙奢罵道:“你這小吏,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打我的人?今日我不將你碎屍萬段,難解我心頭之恨!”
趙奢見平原君來了,不僅沒有逃跑,反而邁步上前,對著平原君長揖及地,朗聲道:“公子息怒!我想問您三個問題:第一,您是趙國的公子,還是秦國的公子?第二,國法重要,還是您的私人恩怨重要?第三,趙國強盛,對您有利,還是趙國衰敗,對您有利?”
平原君被這三個問題問得一愣,一時竟答不上來。趙奢接著說道:“公子您身為趙國公子,理當以身作則,遵守國法。可您的管家和家仆,不僅抗稅,還動手傷人,這是公然藐視國法!我今日教訓他們,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維護國法的尊嚴!若您今日殺了我,固然能解氣,可國法何在?其他貴族勳臣見狀,隻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偷稅漏稅,到時候國庫空虛,軍隊無糧,秦軍一旦打來,趙國危在旦夕,您身為公子,又能逃到哪裡去?反之,若您帶頭守法,繳納賦稅,其他貴族自然會效仿,趙國國庫充盈,國力強盛,您的地位也會更加穩固。公子英明,難道分不清孰輕孰重嗎?”
平原君聽完這番話,把手裡的佩劍“哐當”一聲扔在地上,快步走到趙奢麵前,雙手扶起趙奢,誠懇地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是我糊塗了,險些因一己之私壞了國家大事!先生有如此膽識和遠見,真是趙國的棟梁之才!我這就隨您去繳納賦稅,而且要以身作則,加倍繳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此以後,趙奢的名聲在邯鄲城裡傳開了。平原君更是把趙奢舉薦給了趙惠文王,說他“剛正不阿,有治國之才”。趙王召見趙奢,與他談論治國之道,趙奢侃侃而談,提出“輕徭薄賦,嚴懲逃稅,藏富於民”的主張,深得趙王賞識。於是,趙王任命趙奢為“治粟內史”,負責全國的賦稅和糧食管理。
趙奢上任之後,雷厲風行。他先是清查全國的土地,重新登記田畝,讓貴族勳臣的隱田無處可藏;然後製定了嚴格的賦稅製度,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一視同仁,偷稅漏稅者,輕則罰款,重則流放;同時,他還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減免墾荒農民的賦稅,讓老百姓有了種田的積極性。
不到三年時間,趙國的國庫就充盈起來了——糧倉裡堆滿了粟米,府庫裡裝滿了金帛,連邊境的軍隊都能按時領到糧草和軍餉。秦國的探子潛入趙國,看到邯鄲城裡百姓安居樂業,集市上物資豐富,回去後向秦昭襄王稟報:“趙國如今倉廩實、府庫足,士卒精銳,不可輕易伐之!”
公元前270年,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早已遠超其他六國,尤其是軍隊,號稱“虎狼之師”,這些年南征北戰,先後打敗了韓、魏、楚等國,斬殺敵軍上百萬,一時間天下諸侯無人敢惹。這一年,秦昭襄王派大將胡陽率領十萬大軍,突襲趙國的閼與城。
您可彆小看這閼與城,它位於趙國的西部邊境,地處太行山深處,是趙國通往韓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抵禦秦軍東進的門戶。一旦閼與失守,秦軍就能沿著太行山南下,直逼趙國的都城邯鄲,到時候趙國就危險了!
秦軍圍困閼與的消息傳到邯鄲,趙惠文王頓時慌了神,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大殿之上,趙王看著底下的大臣,急切地問道:“秦軍圍困閼與,形勢危急,哪位將軍願意率軍前往救援呢?”
話音剛落,大殿裡一片寂靜。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說話。為什麼?因為秦軍太厲害了!這些年秦軍打了太多勝仗,“秦軍不可戰勝”這個觀念已深入人心。而且閼與這地方,道路狹窄險峻,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深穀激流,大軍根本無法展開,作戰難度極大。
趙王見狀,隻好看向老將廉頗,問道:“廉將軍,你是趙國的名將,經驗豐富,你看這閼與,咱們能救嗎?”
廉頗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道:“大王,閼與道遠而險狹,易守難攻。我軍若前往救援,秦軍以逸待勞,必然會在險要之處設伏,我軍糧草運輸也困難重重,恐怕難以取勝啊!”
趙王又看向另一位老將樂乘,問道:“樂將軍,你怎麼看?”
樂乘也歎了口氣,說道:“廉將軍所言極是。閼與地勢險惡,救援之路如同羊腸小道,大軍根本無法快速推進,一旦被秦軍糾纏住,後果不堪設想。依臣之見,不如放棄閼與,集中兵力防守邯鄲,以保都城安全。”
趙王聽了,心裡更是涼了半截。放棄閼與?那豈不是把邯鄲的西大門拱手讓給秦軍?可廉頗和樂乘都是趙國的名將,他們都覺得救不了,難道真的隻能放棄嗎?
就在趙王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大王!閼與不可棄!秦軍雖強,卻也並非不可戰勝!臣願率軍前往救援,定能打破秦軍的圍困!”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的不是彆人,正是之前負責管理賦稅的趙奢!
大殿裡頓時炸開了鍋。有的大臣皺著眉頭,小聲嘀咕:“趙奢不過是個管賦稅的文吏,哪懂打仗啊?這不是胡鬨嗎?”有的大臣則搖著頭,覺得趙奢是自不量力,“連廉將軍和樂將軍都不敢去,他一個文吏去了也是送死!”
廉頗更是站起身,對著趙奢說道:“趙大人,打仗可不是算賬,那是要死人的!秦軍十萬精銳,胡陽也是秦國的名將,你從未帶過兵,怎能輕易立下軍令狀?萬一戰敗,不僅你自己性命難保,趙國也要陷入危難啊!”
趙奢看著眾人質疑的目光,神色卻依舊堅定。他對著趙王拱手道:“大王,臣雖未帶過兵,卻也懂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秦軍圍困閼與,必然以為我軍不敢救援,心生懈怠;若我軍出其不意,連夜奔襲,搶占險要之地,定能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至於廉將軍所說的道路險峻,臣以為,正因為道路險峻,秦軍才會放鬆警惕,這正是我軍取勝的機會!”
趙王看著趙奢,心裡也犯了嘀咕:趙奢雖然有治國之才,可打仗畢竟是另一回事。可眼下除了趙奢,再也沒有人願意率軍救援閼與了。與其放棄閼與,不如讓趙奢試一試,也許真能有奇跡發生呢?
想到這裡,趙王站起身,大聲道:“好!趙奢,寡人相信你!寡人任命你為上將軍,撥給你五萬精銳騎兵,再加兩萬步兵,共計七萬大軍,前往救援閼與!若能取勝,寡人有重賞!”
趙奢當即跪倒在地,高聲道:“臣謝大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不破秦軍,誓不還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奢就這樣走馬上任了,到了軍營,趙奢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體將領,宣布軍令:“此次救援閼與,事關趙國存亡,容不得半點馬虎!從今日起,全軍嚴格訓練,不得懈怠!若有違抗軍令者,無論官職大小,一律軍法處置!”
隨後,趙奢又到軍營裡視察,看到士兵們的鎧甲破舊,就下令更換新的鎧甲;看到士兵們的兵器不鋒利,就下令重新鍛造;看到士兵們的夥食不好,就下令改善夥食,每天都要有肉有米。他還親自到傷兵營裡,為受傷的士兵換藥,和士兵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困難。
士兵們見趙奢雖然是文吏出身,卻對他們如此關心,一個個都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趙將軍如此待我們,我們定當拚死作戰,不負將軍所托!”
幾天後,趙奢率領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邯鄲出發,向西進軍。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大軍剛走出邯鄲三十裡,趙奢就突然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安營紮寨!”
將領們都愣住了,紛紛來問趙奢:“將軍,閼與形勢危急,我們應該日夜兼程,儘快趕到才是,怎麼剛走三十裡就停下來了?”
趙奢卻擺了擺手,嚴肅地說道:“諸位將軍,秦軍勢大,且對我軍動向了如指掌。若我們貿然前進,秦軍必然會在險要之處設伏,我軍必敗無疑!如今我們安營紮寨,增築壁壘,就是要讓秦軍以為我們怯戰,不敢前往救援閼與,從而放鬆警惕。這是緩兵之計,也是迷惑秦軍之計!”
說完,趙奢又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談論進軍閼與之事,若有違犯者,立斬不赦!”
將領們雖然心裡疑惑,可也不敢違抗軍令,隻好按照趙奢的命令,指揮士兵們安營紮寨,挖掘壕溝,修築壁壘。士兵們每天除了訓練,就是加固營寨,日子一天天過去,大軍始終在原地不動,連邯鄲城裡的趙王都忍不住派人來問:“趙將軍,為何還不進軍?閼與的形勢越來越危急了!”
趙奢接到趙王的詔書,隻是回複道:“大王放心,臣自有妙計,時候一到,必能破敵!”
與此同時,秦軍的探子也發現了趙奢的大軍。探子喬裝成老百姓,混到趙奢的軍營附近,看到趙軍正在忙著修築壁壘,士兵們一個個看起來毫無鬥誌,心裡頓時樂了:“原來這趙奢真是個膽小鬼,不敢和我大秦鐵騎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