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王翦:大秦戰神掃六合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15章 王翦:大秦戰神掃六合

第15章 王翦:大秦戰神掃六合(1 / 2)

戰國烽煙卷九州,七雄逐鹿幾時休?

白起善攻摧堅壘,廉頗能守固金甌。

李牧威名驚朔漠,王翦奇智定楚丘。

若問誰撐秦一統,頻陽老將冠諸侯!

話說在戰國末期的秦國,有個地方叫頻陽東鄉,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富平一帶。這地方自古民風彪悍,尚武成風,咱們的主人公王翦,就出生在這兒。

王翦成年後,身高丈餘,腰寬背厚,膀大腰圓,雙手能提百斤重的石鎖,騎馬射箭更是百發百中。當時秦國剛經曆商鞅變法,國力蒸蒸日上,正是招攬人才的時候。王翦參軍後,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起,憑著一身武藝和過人的兵略,沒幾年就從伍長、什長,一路升到了校尉,將軍。

真正讓王翦嶄露頭角的,是秦始皇十一年的閼與之戰。這閼與在哪?就在今天的山西和順,當年趙奢曾在這兒大敗秦軍,這回嬴政派王翦去打閼與,也是對他的考驗。

王翦領了兵,沒著急進軍,先把軍中的情況摸了個底。他到軍營的第十八天,就下了一道令:“每十名士兵裡,隻留兩名精銳,其餘的都調去後方押運糧草!”這道令一下,全軍都炸了鍋——哪有還沒打仗就裁兵的?副將趕緊勸:“將軍,咱這兵本來就不算多,再裁下去,還怎麼打仗呀?”

王翦把眼一瞪:“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我要的是能打仗、敢拚命的銳卒,不是湊數的混子!”

就這麼著,王翦把原來的軍隊裁掉了八成,然後他親自訓練這支精銳,教他們列陣、拚殺、協同作戰,沒幾天就把這支隊伍練得跟猛虎似的。等到進軍閼與的時候,王翦又用了個“聲東擊西”的計策——他先派一小股部隊在閼與城南佯攻,吸引趙軍主力,自己則領著精銳從城北的山道繞過去,趁著趙軍不備,突然發起猛攻。

這支秦軍,那真是銳不可當!趙軍本來以為秦軍還是當年那支能被趙奢打敗的隊伍,沒成想現在是作戰凶悍勇猛的虎狼之師,沒幾個時辰就敗下陣來。王翦乘勝追擊,一口氣拿下了趙國的九座城邑!

這一戰,讓王翦的名字傳遍了六國。嬴政得知消息後,當即下旨封王翦為“大良造”,還把頻陽的三百畝良田賞給了他。從此,王翦就成了嬴政手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

秦嬴政十八年,秦國滅了韓國,下一步就瞄準了趙國。嬴政召集群臣商議,問誰願意領兵伐趙。王翦第一個站出來:“大王,臣願往!臣請求領兵三十萬,必能破趙!”嬴政當即準了。

王翦領著三十萬秦軍,浩浩蕩蕩地開到了趙國邊境,在漳水南岸紮下了營寨。這邊趙國也不含糊,趙王趕緊派李牧和司馬尚領兵二十萬,在漳水北岸設防。兩邊一對峙,就成了“針尖對麥芒”——兩人都是一代名將,誰也不會輕易上誰的當。就這麼著,兩軍相持了一年多,也沒分出勝負。

王翦心裡犯了嘀咕:“照這麼耗下去,不是辦法啊!我軍長途奔襲,時間長了士兵就會疲憊;趙國雖然國力不如秦國,但李牧深得軍心,再耗個一年半載,我軍也未必能贏。得想個辦法把李牧給除掉!”

王翦早就聽說趙王遷是個昏庸無能的主兒,身邊還有個叫郭開的寵臣。這郭開是個出了名的“貪財鬼”,隻要給夠了錢,什麼事兒都能乾。於是王翦就秘密派了個心腹,帶著大量黃金,偷偷潛入趙國都城邯鄲,找到了郭開。

那心腹見到郭開,先是把黃金往地上一擺,金燦燦的晃得郭開眼睛都直了。然後就說:“郭大人,我家將軍王翦說了,隻要您能幫個小忙,這些黃金就是您的,以後還有更多好處。”郭開搓著手問:“你儘管說,隻要我能辦到!”心腹壓低聲音:“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想讓您在趙王麵前說句話——那李牧和司馬尚,早就跟我們秦軍串通好了,準備謀反呢!”

郭開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兒!可他看著桌上的黃金,又咽了咽口水,心想:“趙王本來就多疑,我再添把火,肯定能成!”於是他就答應了。

從那以後,郭開就天天在趙王麵前吹風。一開始趙王還不信:“李牧是趙國的忠臣,怎麼會謀反呢?”郭開就裝模作樣地拿出一些“證據”——其實都是他偽造的書信,說李牧跟秦軍私通,還收了秦軍的好處。後來郭開又找了幾個心腹,一起在趙王麵前造謠,說什麼“李牧擁兵自重,早晚要反”“司馬尚跟李牧是一夥的,要把趙國賣給秦國”。

趙王遷本來就沒主見,聽得多了,也就信了。他當即下旨,派宗室趙蔥和顏聚去代替李牧和司馬尚,還下令把李牧召回邯鄲。李牧知道這是郭開的詭計,一旦回邯鄲,肯定沒好果子吃。可他又不能抗旨,隻能長歎一聲:“趙國要亡了啊!”

就這麼著,李牧被召回了邯鄲。郭開怕夜長夢多,又在趙王麵前說:“李牧遲遲不肯交兵權,肯定是心裡有鬼,不如趁早殺了,以絕後患!”趙王遷一狠心,就賜了李牧一杯毒酒。李牧看著那杯毒酒,眼淚都下來了——他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到頭來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沒辦法,他隻能仰天長歎一聲,一飲而儘,當場就死了。司馬尚也被罷了官,貶為庶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翦在軍中得知李牧已死,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他當即下令:“全軍出擊,拿下邯鄲!”

王翦親自率領大軍,渡過漳水,直撲趙軍大營。趙軍沒了李牧,軍心大亂,趙蔥和顏聚又沒本事,根本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秦軍一陣猛攻,就把趙軍大營給攻破了,趙蔥戰死,顏聚帶著殘兵逃跑了。

王翦乘勝追擊,一路打到了邯鄲城下。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城高池深,本來挺難攻的。可趙國的士兵和百姓一看李牧死了,趙軍大敗,都沒了鬥誌。王翦又派人在城外勸降,說隻要趙王投降,保證他的安全。趙王遷一看大勢已去,隻能開城投降。

就這樣,王翦率軍進入邯鄲,俘虜了趙王遷,把趙國的土地改成了秦國的郡縣。趙國,這個曾經跟秦國爭霸的強國,就這麼滅亡了。消息傳到鹹陽,嬴政高興得不得了,封他為“武成侯”,賞了他一千戶的食邑。

趙國一滅,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燕國。可沒等王翦出兵,燕國就先惹惱了嬴政——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始皇。

這事兒把嬴政氣得暴跳如雷!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拍著桌子大喊:“燕丹小兒,竟敢刺殺寡人!寡人不滅了燕國,誓不為人!”當即就下旨,讓王翦領兵二十萬,討伐燕國。

王翦領了旨,不敢耽擱,當即點齊二十萬大軍,從邯鄲出發,向燕國進軍。燕國的太子丹趕緊派大將秦開率領十萬燕軍,在易水南岸設防。這易水可是燕國的屏障,太子丹還親自到易水邊勞軍,跟士兵們說:“易水就是燕國的國門,要是守不住,咱們就亡國了!”士兵們也都熱血沸騰,發誓要跟秦軍死戰到底。

可燕國的實力畢竟不如秦國。王翦率軍到了易水北岸,先是觀察了地形,然後就製定了作戰計劃。他知道燕軍雖然士氣高,但兵力少,而且裝備不如秦軍,於是就用了個“疲敵之計”——每天派一小股秦軍去易水邊挑戰,燕軍一出來,秦軍就往後退;等燕軍回去了,秦軍又來挑戰。就這麼著,燕軍天天被折騰得夠嗆,沒幾天士氣慢慢降了下來。

過了幾天,王翦覺得時機成熟了,就下令全軍出擊。他把秦軍分成三隊:左隊從易水上遊渡河,繞到燕軍的後方;右隊從下遊渡河,牽製燕軍的兵力;自己則率領中軍,從正麵強攻。

這天一大早,王翦一聲令下,秦軍就發起了總攻。中軍的秦軍推著衝車,朝著易水南岸的燕軍陣地衝去;弩兵在後麵射箭,箭如雨下,把燕軍的士兵射得抬不起頭來;左隊和右隊的秦軍也順利渡過了易水,從兩邊包抄過來。

燕軍本來就疲敝,一看秦軍三麵夾擊,頓時慌了神。秦開雖然想組織抵抗,但燕軍已經亂了,根本指揮不動。秦軍一陣猛攻,就突破了燕軍的陣地,秦開戰死,剩下的燕軍紛紛逃跑。

王翦率軍渡過易水,一路追擊,很快就打到了燕國的都城薊城今天的北京)。薊城是燕國的都城,城防很堅固,燕軍也還有些兵力。王翦知道硬攻會損失很大,於是就采取了“圍而不攻”的計策——把薊城團團圍住,切斷了城裡的糧草供應。

就這麼圍了一個多月,薊城裡的糧草快沒了,士兵和百姓都開始恐慌。燕王喜一看不行了,就跟太子丹商量:“秦軍太厲害了,咱守不住薊城了,還是趕緊逃吧!”太子丹也沒辦法,隻能跟著燕王喜,帶著一些親信和士兵,從薊城的北門逃了出去,一路往遼東跑去。

王翦一看燕王跑了,當即下令攻城。秦軍沒費多大勁,就攻破了薊城。然後王翦又派大將李信率領五千騎兵,追擊燕王喜和太子丹。李信一路追到遼東,太子丹為了保住燕王喜,自己自殺了,把頭顱獻給了李信。燕王喜雖然沒死,但燕國的都城沒了,主力也沒了,基本上算是名存實亡了。

就這樣,王翦又平定了燕國。消息傳到鹹陽,嬴政更加高興了,又賞了王翦不少良田和財寶。

燕國被滅後,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楚國。

楚國,那可是戰國七雄裡的“大塊頭”——地盤大,人口多,兵力也強。當年楚國最鼎盛的時候,連秦國都得讓它三分。雖然到了戰國末期,楚國已經不如以前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滅楚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嬴政也知道楚國不好打,於是就召集群臣,問誰願意領兵伐楚,需要多少兵力。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年輕將領李信。這李信年輕氣盛,打了幾場勝仗就有點飄飄然了。他當著秦始皇的麵,胸脯一拍:“大王,臣願往!滅楚不過是小菜一碟,臣隻要二十萬大軍,保證三個月內拿下楚國!”

嬴政一聽,心裡挺高興——二十萬大軍,比王翦以前要的兵力少多了,還能快速滅楚,多好啊!他又轉頭問王翦:“王將軍,你覺得李信說得怎麼樣?滅楚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皺了皺眉頭,沉思了一會兒,說:“大王,楚國地大物博,兵力雄厚,而且楚國人向來勇猛善戰,不好對付。李信將軍雖然年輕有為,但二十萬兵力太少了,恐怕不夠。臣以為,要滅楚,非六十萬大軍不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嬴政一聽,臉就沉下來了:“王將軍,你是不是老了?膽子怎麼這麼小?六十萬大軍,那可幾乎是秦國的全部兵力了!李信將軍隻要二十萬,你卻說六十萬,是不是怕了楚國呀?”

王翦一看嬴政不高興了,心裡歎了口氣——他知道嬴政多疑,又喜歡聽好聽的話。李信的話雖然不切實際,可自己要是再爭辯,一定會惹嬴政生氣。於是他就說:“大王,臣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確實不如李信將軍勇猛。既然大王覺得李信將軍能行,那就讓李信將軍去吧。臣請求告老還鄉,回老家頤養天年。”

嬴政本來就覺得王翦老了,聽他這麼說,也就順水推舟:“既然王將軍身體不好,那就回去休息吧。滅楚的事,就交給李信將軍了!”

就這樣,王翦收拾了行李,回了頻陽老家。而李信則和蒙恬一起,領著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南進發,去討伐楚國。

一開始,李信打得還挺順利——他率軍攻打平與今天的河南平輿),蒙恬攻打寢邑今天的安徽臨泉),都打了勝仗,還斬殺了不少楚軍。李信一看,更得意了,覺得滅楚真的很容易。他下令大軍繼續南下,想去攻打楚國的都城壽春今天的安徽壽縣)。

可他不知道,楚國的大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早就設下了埋伏。項燕知道李信年輕氣盛,肯定會急於求成,於是就故意示弱,讓楚軍且戰且退,引誘李信深入。李信果然上當,一路追著楚軍往南走,把軍隊拉得很長。

等到了城父今天的安徽亳州)一帶,項燕突然率領楚軍主力,從後麵偷襲李信的軍營。這一下可把李信打了個措手不及!楚軍趁著夜色,偷偷摸進了秦軍大營,放起火來,還大喊著“活捉李信”。秦軍本來就長途奔襲,又沒防備,頓時亂作一團,士兵們四處逃竄,死傷無數。


最新小说: 從拜師陳友開始橫掃無限 極品小道長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 和堂妹換親後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