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燕人張翼德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章 燕人張翼德(2 / 2)

張飛升帳議事,讓手下把嚴顏推到帳前,厲聲喝道:“我大軍到這裡,你為什麼不投降,反而敢和我交戰?”嚴顏昂著頭,怒氣衝衝地說:“你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侵犯我的益州,我們益州隻有寧死不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張飛聽了,勃然大怒,喝令手下:“把這老東西拉出去砍了!”

嚴顏臉色一點沒變,冷笑著說:“要殺就殺,發什麼怒!”張飛見嚴顏忠義不屈,心裡反而生出敬佩,趕緊走下帳來,親自給嚴顏鬆綁,跪下拜見:“剛才我說話冒犯了您,希望將軍原諒。我一直知道將軍是蜀地的忠義之士,現在願意和將軍一起輔佐劉皇叔,平定益州,怎麼樣?”

嚴顏見張飛這麼謙恭,又聽說劉備是仁厚的君主,被他的誠意打動,也跪下回拜:“我願意投降!”張飛大喜,請嚴顏坐在上座,擺酒招待。席間,嚴顏說:“我有個辦法,能幫將軍儘快平定蜀地。巴郡以西的各城守將,大多是我的朋友,我願意去勸他們投降,讓他們不用打仗就歸順。”張飛聽了,高興地答應了。

第二天,嚴顏跟著張飛出征,沿途各城的守將見嚴顏都投降了,又聽說劉備仁厚,都紛紛不戰而降。張飛一路沒費一兵一卒,直接打到雒城,和劉備會合。劉備見張飛速平定了巴郡,大喜,稱讚道:“三弟不隻是勇猛,還有識人的眼光,義釋嚴顏,真是平定川蜀的關鍵啊!”

這一戰,張飛打破了世人認為他“粗獷無謀”的印象——他知道硬攻不行,就用誘敵之計;看到嚴顏忠義,就放下前嫌接納他。所謂“最好的用兵是用計謀,其次是用外交”,張飛用智謀活捉敵人,用仁德收服人心,這才是名將的風範。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漢中後,讓夏侯淵、張合駐守。張合自認為勇猛,率領三萬大軍入侵巴西郡,想奪取巴東、巴西兩郡,切斷蜀漢北邊的援軍。劉備聽說後,趕緊命令張飛率領三萬人馬,去抵禦張合。

張飛帶兵到宕渠,和張合的軍隊相遇。張合見張飛來了,就靠著山紮營,占據險要地形防守。兩軍對峙了五十多天,張飛多次挑戰,張合都關著營門不出來。張飛心裡清楚,張合是曹魏的名將,擅長用兵,如果拖得太久,自己這邊糧草會用完,一定會陷入被動。

一天,張飛巡查軍營,看到營外山勢險峻,中間有一條小路,名叫瓦口關,是張合軍隊運送糧草的通道。張飛心裡有了計策,就讓士兵們每天在營裡喝酒玩樂,故意裝出鬆懈的樣子,自己也每天喝得大醉,坐在帳前,讓小兵們摔跤取樂。

張合在營裡,聽說張飛每天喝酒玩樂,心裡很懷疑,就派人去探查。探子回來報告:“張飛每天喝到酩酊大醉,還讓士兵摔跤,完全沒有打仗的心思。”張合大笑:“張飛就是個有勇無謀的人,現在見我堅守不出,就喝酒玩樂,鬆懈軍心,這真是天賜良機!”於是決定夜裡去偷襲張飛的大營。

當天晚上,張合率領一萬精兵,悄悄出營,往張飛的大營趕去。快到營前時,看到營裡燈火通明,張飛正坐在帳中喝酒,鼾聲像打雷一樣。張合大喜,帶兵衝進營中,卻發現帳裡空無一人,隻有幾十個草人。張合知道中了計,趕緊下令撤退,卻聽到營外喊聲大起,張飛率領軍隊從左右兩邊殺過來,曹軍大亂,死了很多人。張合拚命突圍,帶著殘兵往瓦口關逃去。

張飛帶兵追趕,一直追到瓦口關下。瓦口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張合靠著關口堅守,張飛幾次進攻,都沒成功。張飛就親自去勘察地形,發現瓦口關左邊有一條小路,隻能容一個人一匹馬通過,可以繞到關口後麵。於是他讓副將雷銅率領一萬人馬,假裝攻打瓦口關正麵,吸引張合的注意力,自己則帶著五千精兵,從小路繞到關口後麵。

雷銅帶兵到關前,百般叫陣,張合果然帶兵出關迎戰。兩軍打得正激烈時,忽然聽到關口後麵喊聲大起,張飛率領軍隊殺到關前,張合大驚,知道後路被斷,不敢再戀戰,帶兵往漢中逃去。張飛率軍追擊,曹軍死了一半多,張合丟下馬爬上山,隻帶著十幾個騎兵逃了出去。

宕渠之戰,張飛大敗張合,穩固了益州北部的防線,讓曹操不敢輕易向南侵犯。這一戰,張飛先用驕兵之計,引誘張合夜襲;後來又勘察地形,派出奇兵繞到敵軍後麵,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戰後,劉備論功行賞,封張飛為西鄉侯,兼任巴西太守。

當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張飛雖然性急,但用兵越來越老練,宕渠這一戰,他的計謀和勇猛,都能和關羽相比了。”劉備也感歎道:“三弟跟著我這麼多年,成長為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真是蜀漢的幸運啊!”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史稱蜀漢。同年,關羽兵敗麥城,被孫權的部將呂蒙殺死,首級還被送到了曹操那裡。劉備聽說關羽的死訊,悲痛欲絕,決定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張飛正鎮守閬中,聽說關羽死了,更是怒不可遏,每天痛哭流涕,喝得酩酊大醉,對部下又打又罵。劉備派使者到閬中,命令張飛率領一萬人馬,去江州和自己會合,一起討伐東吳。

張飛接到命令後,讓部將範強、張達在三天內打造出白旗白甲,準備討伐東吳時掛孝出征。範強、張達進帳報告:“白旗白甲數量太多,三天內根本做不完,希望將軍能寬限幾天。”張飛當時正因為關羽的死而暴怒,聽了兩人的話,更是火上澆油,喝令手下把他們綁在樹上,每人打了五十鞭。

打完後,張飛指著他們罵道:“如果三天內做不完,就把你們砍頭示眾!”範強、張達被打得皮開肉綻,心裡又害怕又怨恨,私下商量:“張飛性子暴躁,要是三天內做不完,我們肯定會死。不如先下手為強,殺了張飛,投奔東吳。”

當天晚上,張飛在帳中喝得大醉,躺在床上睡著了。範強、張達揣著匕首,悄悄溜進帳中,見張飛睡得正香,鼾聲如雷,就上前一刀割下了他的首級,連夜逃出閬中,往東吳跑去。

第二天,張飛的部將見帳裡沒人,進帳查看,發現張飛已經死了,首級也不見了,大驚失色,趕緊派人去成都向劉備報告。劉備聽說張飛的死訊,像被雷擊中一樣,半天說不出話,接著放聲大哭:“二弟剛去世,三弟又被害,我身邊的得力助手,全沒了啊!”

張飛的死,不僅讓蜀漢失去了一位名將,更讓討伐東吳的戰爭雪上加霜。後來,劉備討伐東吳在夷陵兵敗,蜀漢國力大減,再也難以實現收複中原的願望了。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評價道:“張飛勇猛雄壯,僅次於關羽,曹魏的謀臣程昱等人都稱讚關羽、張飛是能敵萬人的猛將。但張飛敬重有學識的君子,卻不體恤普通士兵;關羽善待士兵,卻對士大夫傲慢,這是兩人的缺點啊。”張飛一生,勇猛無比,智謀也不斷增長,卻最終因為“不體恤下屬”被部下殺死,實在是英雄的悲劇。

張飛死後,劉備追封他為“桓侯”,把他葬在閬中。閬中百姓感激他的恩德,為他建了廟,一年四季都祭祀他。後世的人,也大多稱讚他的勇猛,敬重他的忠義。

在戲劇舞台上,張飛常以“黑臉”形象出現,手裡拿著丈八蛇矛,威風凜凜。他“長阪坡喝退曹軍”“義釋嚴顏”等故事,更是廣為流傳。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過《登嶽陽樓》,詩裡“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張飛,卻暗含著對三國英雄的追憶,而張飛的勇猛,正是三國英雄氣概的代表。

宋代文學家蘇軾在《東坡誌林》裡寫道:“街巷裡的小孩調皮,家裡人嫌麻煩,就給錢讓他們坐在一起聽人講古事。講到三國的時候,聽到劉備打敗仗,孩子們就皺著眉頭,甚至掉眼淚;聽到曹操打敗仗,就高興得歡呼。從這就能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影響,一百代都不會斷絕。”其中,張飛作為劉備麾下的名將,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了“忠義勇武”的象征。

到了明清時期,《三國演義》問世,張飛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他既是“怒鞭督郵”的剛直之人,也是“義釋嚴顏”的仁德將領;既是“長阪坡嚇退百萬兵”的勇士,也是“瓦口關大破張合”的智將。雖然有“魯莽”的一麵,卻更顯得真實可愛。

千年之後,當人們說起“三國名將”,張飛的名字始終會被提起。他的丈八蛇矛,他的一聲怒吼,他的忠義仁勇,早已越過曆史的塵埃,成了中華文化裡“英雄”的代名詞。就像閬中張飛廟裡的一副對聯寫的:“力扶漢鼎,一代英名垂宇宙;氣吞吳魏,千秋勇烈震乾坤。”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限流第一幼崽 李二讀心我慌,高陽追夫淚狂 從迎娶知否盛明蘭開始的綜影人生 收到未來短信,成千億富豪很合理 穿到六零當團寵 印度1991,從娶富婆開始 隨母改嫁成團寵,重生嫡女虐翻全家 卒聖 來到異世界的我擁有了寶可夢技能 為了三千塊,大明我瘋狂死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