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藍玉傳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藍玉傳(2 / 2)

他下令大軍繼續向北前進,並派遣大量偵查兵,四處搜尋北元主力的蹤跡。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行軍和偵查,明軍終於得知脫古思帖木兒率領北元主力,駐紮在捕魚兒海附近。

捕魚兒海位於漠北深處,地勢偏僻,氣候惡劣,且水草稀少,脫古思帖木兒認為明軍不可能找到這裡,因此放鬆了警惕,沒有加強防備。藍玉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大喜,立即率領大軍,日夜兼程,向捕魚兒海進發。經過數日的急行軍,明軍終於在黎明時分,抵達捕魚兒海附近。

藍玉見北元軍營毫無防備,便下令大軍發起突襲。明軍士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直衝北元軍營。北元士兵從睡夢中驚醒,見明軍突然殺到,頓時亂作一團,紛紛四處逃竄。脫古思帖木兒見狀,驚慌失措,率領少數親信突圍而逃。

此次戰役,明軍大獲全勝,共斬殺北元士兵數萬人,俘獲北元後主脫古思帖木兒的妻子、兒子、公主以及王公大臣數百人,繳獲戰馬四萬餘匹,牛羊十餘萬頭,還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軍用物資。北元的主力部隊被徹底消滅,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殺死,北元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捕魚兒海之戰,是明朝對北元的一次決定性戰役,它徹底摧毀了北元的有生力量,使明朝的北方邊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穩定。藍玉憑借此役,達到了自己軍事生涯的巔峰,成為了大明王朝當時的第一猛將。

捕魚兒海之戰勝利後,藍玉率領大軍凱旋回朝。朱元璋得知捷報後,欣喜若狂,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在午門外迎接藍玉大軍。朱元璋對藍玉大加讚賞,稱他為“當代衛青、霍去病”,並下旨準備將藍玉封為梁國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藍玉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卻做出了一係列驕縱跋扈的事情,為自己日後的悲劇埋下了隱患。在回師途中,藍玉率領的大軍經過喜峰關。當時天色已晚,守關的官員按照規定,需要查驗通關文書後才能開門。藍玉卻認為自己立下大功,守關官員竟敢阻攔,心中十分不滿,便下令士兵強行攻城。明軍士兵在藍玉的命令下,對喜峰關發起猛攻,很快便將關城攻破,然後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

此事很快便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心中十分不悅,但念及藍玉剛剛立下大功,便沒有對他進行追究,隻是將封爵改為“涼國公”,以示警告。但藍玉卻沒有意識到朱元璋的不滿,反而認為自己功勞巨大,朱元璋不敢對他怎麼樣,更加驕橫。

回到京城後,藍玉的驕縱行為愈發嚴重。他自恃功高,不把朝廷官員放在眼裡,甚至在朝堂之上,也時常口出狂言,對朱元璋的決策妄加評論。有一次,朱元璋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國事,藍玉竟然當眾打斷朱元璋的講話,提出自己的意見,絲毫不顧及君臣之禮。朱元璋雖然表麵上沒有發作,但心中對藍玉的猜忌和不滿卻日益加深。

除此之外,藍玉還大肆收納義子,培植自己的勢力。他門下的義子多達數千人,這些義子在軍中擔任要職,隻聽從藍玉的命令,不聽從朝廷的調遣。藍玉還利用自己的權勢,侵占百姓的土地,掠奪民女,欺壓百姓,引起了百姓的強烈不滿。

更讓朱元璋無法容忍的是,藍玉在征討北元的過程中,私納了北元後主脫古思帖木兒的妃子。這位妃子乃是北元的皇室成員,身份尊貴,藍玉未經朱元璋同意,便將其納為己有,這在當時被視為對皇權的嚴重侵犯。朱元璋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對藍玉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朱元璋曾多次對藍玉進行警告,希望他能夠收斂自己的行為,但藍玉卻置若罔聞,依然我行我素。朱元璋深知,藍玉手握重兵,且性格驕橫,若不加以控製,日後必成大患。尤其是在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立皇太孫朱允炆為繼承人,朱允炆年幼懦弱,朱元璋更加擔心自己去世後,藍玉會擁兵自重,威脅到朱允炆的皇位。

太子朱標乃是朱元璋的長子,自幼被立為太子,深受朱元璋的喜愛和信任。朱標性格溫和,仁厚善良,且頗有治國之才,在朝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藍玉與朱標關係十分密切,他不僅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兒又是朱標的太子妃,因此藍玉與朱標之間有著姻親關係。

藍玉一直堅定地支持朱標,多次在朱元璋麵前為朱標說好話,幫助朱標樹立威信。朱元璋也因為朱標的原因,對藍玉多了幾分容忍。藍玉自己也深知,朱標是自己最大的靠山,隻要朱標順利繼位,自己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突然病逝,年僅三十八歲。朱標的去世,對朱元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徹底改變了藍玉的命運。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當時隻有十六歲,年幼無知,缺乏政治經驗和軍事才能,根本無法駕馭像藍玉這樣功高震主、性格驕橫的將領。朱元璋深知,藍玉等人手握重兵,且與朱標關係密切,自己去世後,朱允炆根本無法控製他們,這些功臣很可能會成為朱允炆皇位的最大威脅。

因此,朱元璋開始暗中策劃,準備清除這些功臣,為朱允炆掃清障礙。而藍玉,作為功臣集團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成為了朱元璋首要的清除目標。

朱標去世後,藍玉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變得危險起來。他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朱元璋對他的猜忌和不滿也日益加深。但藍玉並沒有因此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因為心中的不安和焦慮,變得更加驕橫跋扈。他時常在私下裡抱怨朱元璋對自己不公,甚至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話。這些話很快便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更加堅定了朱元璋除掉藍玉的決心。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向朱元璋上奏,告發藍玉謀反。蔣瓛在奏折中稱,藍玉暗中聯絡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等將領,準備在朱元璋前往南郊祭祀天地的時候,發動兵變,奪取皇位。

朱元璋接到奏折後,立即下令將藍玉逮捕入獄,並命人對藍玉進行審訊。在審訊過程中,藍玉起初拒不承認自己謀反,但在錦衣衛的嚴刑拷打之下,他最終被迫招認了自己的“謀反罪行”。隨後,朱元璋又下令逮捕了曹震、張翼、朱壽、王弼等與藍玉有牽連的將領,對他們進行審訊。這些將領在嚴刑逼供之下,也紛紛“招認”參與了藍玉的謀反計劃。

朱元璋大怒,下令將藍玉處以“剝皮實草”之刑,並誅滅其三族。所謂“剝皮實草”,乃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就是將人的皮膚完整地剝下來,然後在皮膚內填充稻草,製成標本,示眾警示。藍玉的族人,無論老幼,都被處死,無一幸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朱元璋還以藍玉案為借口,大肆株連,清除朝中的功臣將領。凡是與藍玉有過交往的官員、將領,無論是否參與謀反,都被牽連其中。據史料記載,藍玉案前後共牽連了一萬五千餘人,其中包括公爵一人、侯爵十三人、伯爵二人,以及大量的文武官員和士兵。明朝的功臣集團,幾乎被一網打儘。

在藍玉案爆發後,朱元璋還下了一道聖諭,向天下人公布藍玉的“謀反罪行”,並闡述自己清除功臣的原因。其聖諭曰:“朕起於寒微,撥亂反正,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然功臣之中,多有恃功驕縱、違法亂紀者。藍玉身為涼國公,受朕厚恩,卻不思報效,反而陰結黨羽,圖謀不軌,欲行謀反之事,危害社稷。朕若不除此賊,恐日後禍亂天下,危及皇太孫之位。今將藍玉及其黨羽依法懲處,以儆效尤。望天下臣民,引以為戒,安分守己,共保大明江山永固。”

藍玉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也是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的重要手段。通過這起案件,朱元璋徹底清除了朝中的功臣勢力,將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為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鋪平了道路。但與此同時,這起案件也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錯案,許多無辜的人因此慘遭殺害,對明朝的政治、軍事和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藍玉案結束後,明朝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功臣集團的覆滅,使得朝中再也沒有能夠與皇權抗衡的勢力,朱元璋的皇權達到了頂峰。但與此同時,明朝的軍事力量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大量有經驗的將領被殺害,導致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大幅下降,在後來麵對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擾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此外,藍玉案也在朝廷內外造成了一種恐怖的政治氛圍。官員們人人自危,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牽連進某起案件中,慘遭殺害。這種氛圍嚴重壓抑了官員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明朝的政治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對於藍玉的評價,曆史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藍玉確實存在驕縱跋扈、違法亂紀的行為,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也有人認為,藍玉雖然性格驕橫,但並沒有謀反的意圖,他是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而製造的冤假錯案的犧牲品。

朱元璋之所以要製造藍玉案,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障礙。在朱元璋看來,藍玉等人手握重兵,且與太子朱標關係密切,自己去世後,朱允炆根本無法控製他們,這些功臣很可能會成為朱允炆皇位的最大威脅。因此,他不惜製造冤假錯案,大肆株連,將這些功臣徹底清除。

藍玉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他從一名普通士卒,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戰功,成長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封爵涼國公,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他卻因為自己的驕縱跋扈,最終落得個“剝皮實草”、族誅的悲慘結局。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鎧甲:朝九晚五?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你把皇帝逼退位了?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 劍修,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 貪戀她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