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義最終焦急的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前方已成大潰敗之勢,燕軍騎兵已全力清理潰兵直奔後方而來。
他的親胞弟還在浴血奮戰,晚一刻洪信便多一份危險,而主公王羨之之嫡孫王舒既然已經身為軍中尉校,卻堂而皇之站在王羨之身後,兩相對比下,他不僅心中對王羨之有些怨氣,同時對胞弟有些焦急。
誰的命不是命?
“咳咳,主公,將軍,敗局已定,末將建議趕緊撤回城內,召回有序抵抗的隊曲,收攏潰兵,征召世家豪族仆役據城死守,還請主公,將軍決斷!”
說是這般說,但兩軍戰場廝殺,一方潰敗,哪有那般容易收兵召回兵馬?
洪義自然清楚,他要表達的是撤進城,這樣以他弟弟洪義的修為獨自撤回城內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王羨之似有深意的看向正前方遠處,仿佛在隔空對望安陽一般,眼中閃過狠辣,深吸一口氣。
“回城拒守!”
隨即看向邱毅,溫和道“收攏潰兵之事就麻煩邱將軍了,不過萬不可為了這群潰兵就讓燕軍兵馬混進城!”
說罷,在邱毅的遵令下,帶著一言不發的王舒回了城。
邱毅回過頭與洪義兩人快速下令撤兵回城,邱毅深深看了一眼跟隨他身後的千人親衛,對洪義說道
“洪義將軍,形勢危急,能撤多少是多少,但必然需要有戰鬥力的兵馬斷後,我意以本將之親衛加上將軍的親衛,兩千餘人斷後。”
洪義聽完,看了一眼親衛方陣,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這斷後,他們兩人的兩千親衛必然九死一生,不,十死無生!
用這跟他們兩個朝夕相處,親信的精銳親衛,去換這些不知能逃回多少的潰兵值得嗎?
但他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
中陽之戰結束了。
雖然邱毅以他與洪義的兩千精銳親衛斷後阻攔斷後,但最終逃回城內的潰兵也才近三千之數,兩千親衛也十不存一。
這已經是算好的,若不是邱毅果斷關閉封死城門,或許中陽城也順帶被破了!
至於燕軍有沒有放水他敢肯定是有的!
反正以他看來,若是他作為戰勝方,絕對有六成把握趁勢破了中陽城,所以他很是不懂,安陽這位年輕的主帥到底如何作想?
在他看來,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已是苟延殘喘,他不明白安陽為何要放水?
大戰後的戰場異常淩亂。
遍布箭矢,兵戈,旌旗,屍體,鮮血滿地,時不時有重傷哀嚎的兵卒在空曠的戰場上響起。
戰場上遍布穿梭著以隊火為單位的燕軍將士打掃著戰場,很多尚未逃回中陽城的俘虜蹲在地上,接受清點,各營文吏統計戰功,收繳繳獲,軍法隊巡視現場執行軍法。
安陽緩緩踏步在戰場上,身後跟隨著郭奉嘉,燕平山,沈易,一隊天淵明衛,少量親衛。
路過一處便有兵卒行禮,安陽露著笑容點頭,碰到一些有印象的甚至是能稱呼名字的,則是上前詢問戰功,並拍拍其胸甲以示鼓勵。
“如此大勝暢快淋漓,我燕軍將士當真是悍勇無雙!”
郭奉嘉嗬嗬笑道,在安陽的微笑點頭下,他繼續道
“主公沒有順勢攻進城內,尤為穩妥!”
安陽甩了甩馬鞭,手按腰間驚蟄刀,看向近在咫尺高大城牆的中陽城,點頭說道
“此戰已定,何必急著進城?我軍圍困半月即可,屆時城內必亂,不管王賊有何後手,我軍以不變應萬變,如此情況,又何必再多搭弟兄們的性命攻進城內!”
“是極。”郭奉嘉點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