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看向徐直,擺了擺手。
“無需如此,與你無關。”
“戰爭死傷在所難免,再者鎮南軍整編之時,血戰老卒畢竟才六千之數,新兵占據了一半,操練時間尚短,此戰已經很不錯了!”
“相信此戰過後,這些活下來的新卒經過血火廝殺將會快速成為老卒,如此鎮南軍必將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徐直行禮抱拳,“謝主公體諒,此戰過後,末將必然狠狠操練,爭取短時間讓鎮南軍成為主公麾下精銳之師!”
郭奉嘉詢問道“不知主公對這三萬俘兵有何決定?畢竟我軍糧草亦有限…”
安陽點頭,微微皺眉。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三萬所需的糧草又是一大比,他的糧草也不太充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肯定不能放了這三萬俘兵。
他們可是已經見過血的兵,一旦遣散,後果很是麻煩。
這些兵卒若是重新回到王羨之麾下,這無異於白打了此戰,白白犧牲了如此多弟兄。
若是這些俘兵選擇落草為寇,必然為禍一方,屆時還需要他派兵剿匪,得不償失。
若是安分回歸鄉裡亦有隱患,對比燕軍彆看他們是俘兵,但回到鄉裡相對於平常百姓,他們可是實打實的見過血的兵卒,很容易造成鄉裡的不穩定。
思考片刻後,安陽看向眾將校說道
“三萬兵馬而已,糧草再不充裕,多養三萬兵馬還是可以擠一擠的,這般…”
“三萬餘俘兵遣散老弱病殘,如此當能得近三萬青壯,挑選五千兵馬,以補滿各軍此戰之折損!”
“此次攻渤,雖有民夫,然後勤軍壓力不小,再挑三千充入後勤軍,後勤軍擴軍為三營三曲,羅平,下去後去挑選,將此軍令帶給羅坤!”
“喏!”羅平頓時喜上眉梢,他們後勤軍終於軍擴了…
“至於剩下兩萬兩千兵馬,再抽調七千餘人單獨組建渤州鷹揚軍!畢竟渤州近半疆域已歸屬我燕軍,也到了該組建守備軍的時候!”
“玄甲軍,鎮南軍,後勤軍再分彆抽調三百餘老卒,共計千卒老卒進鷹揚軍,老卒升任基層火長隊正,並由各軍抽調隊正升曲長校尉,組建鷹揚軍!”
“主將人選,調蒙山來渤州,統領渤州鷹揚軍!”
蒙氏三兄弟,蒙山,蒙逸之三叔,雲州將軍蒙遠之弟,此前一直在蒙戩麾下,安陽早已接到中樞省的公文,蒙戩裴烈已經率殘部順利回到雲州,如此正好調蒙山來此。
至於蒙山會不會接受,安陽完全不擔心,畢竟以如今的形勢,有蒙氏嫡子蒙逸在他軍中,還與他有些親戚關係,蒙氏早已算作燕國臣屬了。
安陽的如此安排,讓在一旁的蒙逸喜上眉梢,沒想到他三叔也成為了一軍主將,雖然與二叔一樣隻是守備鷹揚軍,但好歹也是主將不是?
“至於剩餘一萬三千餘人…”
“先登,蕩寇,振武三軍此前均為三營三曲編製,此次索性就一並擴軍為四營三曲,三軍均可再充填一營三千人馬,如此便再去了九千人馬!”
說著,看向郭奉嘉,“此三軍擴充的人馬,就由奉嘉安排由人帶到各軍歸建。”
畢竟吳玉的蕩寇軍在雲州雲陽郡大營,吳世勳的先登軍在常郡對峙高世番,李虎的振武軍在高陽郡,各軍多的一營人馬需要有人安排帶隊將人馬拉回至各軍,此事由參軍來安排再合適不過。
郭奉嘉聞言,沒有任何猶豫,接下任務,“喏!臣定會安排妥當!”
安陽點頭,“至於這最後四千人馬…”
“就單獨成一營,不入各軍不入親衛軍,由沈易為校尉,監管統領此營!”
沈易聞言頓時有些驚訝,連忙接令。
剛安頓好三萬俘兵,幾匹快馬飛奔而來,“報…薊州緊急軍情!”
安陽頓時心中一緊,與郭奉嘉對視一眼,“恐怕形勢不妙啊!”
果然,來兵翻身快速下馬,驗證了安陽的猜測
“報,稟主公,薊州緊急軍情!”
“北蒼胡人陳兵十萬至邊境,欲進犯我薊州!”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