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民將兒子林水浩叫了過來,神色激動的說道。
自從兒子去了縣城當了修鞋匠,除了收麥子的時候回來過一趟,就再也沒有回村過。
當父母的,誰不想兒子天天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以前也就罷了,現在種植木耳,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隻要堅持種植,賺錢可比在外麵拋頭露麵容易多了。
關鍵是,如此一來,自己兩口子,就可以每天看到兒子了!
“行,我明天去一趟!”
聞言,林水浩也點點頭。
他也跟著蓋了溫室,雖然因為買的菌種不多,賺的錢有限,但心情也很開心。隻要將這次賺的錢,繼續投入到菌種購買,至少過年前還能賺一筆呢!
而且,他也很想念弟弟林水牛,若是能從城裡接回來的話,林水浩心裡也好受一些。
“哎呀,還好咱們跟著大山,蓋了這大棚,不然哪裡賺得到這麼多錢啊!”
除了林家,秀芹和娟子兩家,這次也靠著種植木耳,賺了不少。
他們兩家資本有限,種植的也不是很多,這第一茬木耳,也才收了十五公斤,而且品相也僅僅是二級貨,但饒是如此,一下子賺了一百五十塊,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厲害的收入了。
畢竟,以前一年到頭,也才賺這麼多啊!
以至於,晚上秀芹和娟子,將這件事告訴了建剛和建強的時候,高興之餘,還把兄弟倆狠狠壓榨了一番。
等第二天建剛和建強去麵粉廠上班的時候,一個個都扶著老腰,兄弟倆相視一眼,露出了不言而喻的笑容。
今年他們兩家是真的翻身了。
不僅兄弟倆可以在麵粉廠上班賺錢,自家女人在村裡麵,也能通過種植木耳來賺錢,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今年過年的時候,他們兩家,能過個富裕年呢!
就是苦了點老婆孩子,每天擠在溫室那邊,不過麼,一想到能給家裡麵賺這麼多錢,也就忍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就不需要繼續窩大棚了。
“你看看,我早跟你說了,要是咱們也貸款蓋大棚,現在都能賺不少!”
“那能咋,他們現在雖然賺了錢,但也沒回本啊!”
“你啊,就是頭發長見識短。現在雖然賺的錢不夠回本,但一直乾下去,明年上半年就能扭虧為盈!現在倒好,大冬天的,大棚咱們搞不成,隻能乾看著他們賺錢了!”
對於秀芹這幾家蓋大棚的賺了錢,紅柳村的其他人,自然也都看在眼裡,酸在心裡。
當初為了蓋大棚,可是黃有田牽頭,信用社提供貸款的,但沒有多少家願意跟風,現在好了,眼看著林家和建剛幾家都賺了錢,這些人心裡不後悔,那是假的!
不過,後悔也來不及了,冬天蓋大棚本來就難,還要維持溫室裡的溫度,若是現在蓋的話,估計過年都不好過了!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魏大山家的大棚裡麵,可不止有木耳,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
而剛剛到了十二月份,魏大山家的大棚裡麵,黃瓜豆角這些,也全都到了采摘的時候。
喜歡狩獵北疆,趕山發現和田玉請大家收藏:()狩獵北疆,趕山發現和田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