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就是這位兄台口中的貿易順差,這四個字總結得很精確!
看來,這位兄台也有幾分見識!”
那位高談闊論的,給李承乾拱了拱手。
李承乾嘴角揚起一抹弧度,也起身還了禮,同時謙虛道:“我也是聽兄台這麼說,才想到的,兄台繼續!”
雖然李承乾的頭像就在錢上,但本身也隻有八分相似度,況且誰也不會想到,堂堂一個皇帝半夜會出現在西市酒樓。
因此,根本沒人往那方麵想。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就是我覺得,皇帝應該是想通過這種方法,來間接的控製遠一些的國度。
因為那些國度,實在是太過遠了。
派兵攻打當然能打下來,可想要管理卻不容易。
或許就是一份聖旨,就需要傳遞半年才能到達。
如此的話,其實跟沒有打下來也沒有什麼區彆。
何況那有些西域小國,根據我的了解,甚至都沒有咱們一個州府大。
費儘千辛萬苦行走萬裡,糧草各種消耗無數,打下來後治理也需要花錢,隻怕幾十年都收不回成本,那不是越打越虧嗎?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皇帝分封諸王過去管理,還可能會成為國中之國。
如此一來,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但隻要通過紙幣,間接的控製了他國。
那往後,他國就唯大唐馬首是瞻了!
就算他們想像高句麗那樣反叛,隻要皇帝下旨,不承認他們擁有的大唐幣,他們自己就會先亂成一團,根本就無法作亂。
因此,皇帝發行紙幣這一點,可謂是高瞻遠矚。
隻要無人能夠仿製,無論是對國內還是對國外,都將在某種程度上安全無憂。”
“對國內這一點,是個什麼意思?”李承乾問道。
這人的思維還是有局限,但並非是他的錯,而是因為他是站在旁觀的角度,也是站在這個時代的認知角度。
他可能沒想到,關於水泥路的問題。
或許是已經想到了,也覺得就算有水泥路,始終還是馬車在跑,還是不能到達極遠之地,所以才沒往某方麵想。
“關於對國內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
當這個紙幣繼續發行下去,全天下用紙幣的人會越來越多。
到了一定的時刻,皇帝隻需要下一道廢除銅幣的聖旨。
到那個時候,全天下的銅幣將不再可用,想要用就必須換成紙幣。
如此一來,國內還有何人能夠造反?
除非皇帝昏庸無道,真真是全國都要造他的話。
否則的話,就算是為了錢可用,全天下都會維護大唐,自然就沒有造反者生存的可能。
到那個時候,隻要曆任皇帝不倒行逆施,大唐必將千秋萬代。
也正是因為想到這些,我個人才覺得紙幣大有可為,已把家中所有銅幣都已換掉。”
“兄台高論!”
“原來皇帝如此高瞻遠矚,這要不是兄台指點,我是做夢都想不到!”
“……”
這人含蓄的點點頭,頗有種寵辱不驚的感覺,隨後坐下來,舉起酒杯向四方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的言論已經發表完了。
另一個反對者,此刻已經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