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眾愛卿,這本書就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讀,這也是朕對以後的書的要求之一。
眾所周知,原本的書都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
最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竹簡那個時代。
因為要用右手托著竹簡,左手來展開。
而且,竹簡是一片又一片,從上往下才好書寫。
先穿好再雕刻或者書寫,顯然不一定能滿足自己所需,都是先雕好或者書寫好再串起來,才需要會這麼做。
可有了紙張之後,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性。
從右往左書寫的方式,還得提著自己的衣袖,生怕沾染了墨汁。
現在完全可以左手持書,右手翻閱,何必再如此做?
除了習慣之外,朕認為如此更加方便。
隨著書籍的改變,甚至是書寫的改變,朕也覺得這樣排序更好。”
百官稍微愣了一下,並沒有對這個事情出聲。
稍微想想,似乎的確有一定的便利性。
但還是有些不習慣,一下子就翻到了最後。
看了兩眼發現不對,又趕緊翻到最前麵。
這一看,百官的臉色漸漸變化。
有滿臉不可思議,有滿臉猙獰,有滿臉脹紅。
反正在他們看來,這本書實在是太過於離經叛道。
明明是好好的論語原文,書裡麵的釋義太過於不可思議。
這跟他們的三觀,極致的衝突。
他們終於知道,封麵不是錯字了,而是確確實實的——掄語!
朝聞道,夕死可矣。
如此妙的一句話,居然成了早上打聽到去你家的路,晚上就去弄死你。
君子不重則不威,居然成了不下重手就沒有威信。
猛然間,魏征幾乎咆哮一樣的聲音響起:“陛下,此書是何人所編,簡直是……簡直是妖邪!”
妖邪這兩個字,說得特彆的重,堪稱咬牙切齒。
魏征不是沒聽到,之前李承乾說是他編的。
但他不相信,也不敢認,故意裝糊塗。
反正書的作者名上寫的很清楚——佚名!
那就是無名氏。
既然是無名氏,那就不是皇帝。
妖邪這兩個字,似乎帶上了重重回音,在整個含元殿中回蕩。
“魏愛卿彆著急,看來朕說是朕編的,你也不相信。
你可以先翻到最後兩頁,好好的看看,到時候再說!”
魏征呼吸急促,怒氣衝衝,翻到最後兩頁。
隻見倒數第二頁上,畫著三個縮小版的素描肌肉壯士,還是三個老年的肌肉壯士。
三個都是同一個人,隻是麵對的方向不同,旁邊有幾句豎著排的話。
【孔丘,孔老二,孔武有力者,德肩才背仁胸……】
魏征下意識看了一下三幅圖,瞬間就理解了,何為德肩才背仁胸。
他的怒氣越來越高漲,甚至恨不得馬上把這本書給撕了,撕得稀碎那種。
百官自然也有樣學樣,他們也想看看後麵到底寫了什麼。
【成立七十二堂口,帶三千壯士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仁義。
仁者,把人一分為二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