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是人情社會,這個根子是永遠不可能改的,也是根本就改不了的。
索性,李承乾就把他們給用起來。
喜歡靠關係是吧?
沒問題,讓你們搞關係。
隻要確實有本事,讓大唐可以更好的走下去,再有關係,也隻是在一個部門之中隻手遮天。
需要和彆的部門配合,也需要求彆的部門配合,再怎麼一手遮天,也最多就遮半邊天,不可能包圓。
隻要不可能包圓,就彆想太囂張,想要收拾也容易。
而有了這個下放的製度,想要自己的後人重新回來,那就得繼續傾儘資源去培養。
交換各種利益,投入到當地,去給自己的後人鋪路。
如此一來,當地各方麵就跟著發展起來了。
若是亂來,那也沒有關係,終身責任製在等著。
是誰做出的功績出了問題,一家全部被牽連,百年經營也會毀於一旦,這就逼著他們好好做事。
若是真的能百年無事,這樣格守底線的學閥也好,家族也好,占據著各種位置又有什麼關係呢?
反正三權分立之後,他們包攬不了全部,就翻不了天。
隻要是人情社會,這種關係往來,這種學閥一樣的存在,就是不可避免的。
李承乾要做的,隻不過是儘量避免短處,又讓大唐實實在在的得到好處。
就像他的貪官論和庸官論一樣,彆指望天下沒有貪官,隻要貪官做實事,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好處。
那這個貪官貪得再多,也遲早會用出來。
後人不給力,也同樣會喪儘家財,財富是跑不了的。
隻要不貪救命錢,不貪要命的錢,李承乾不想管那麼多。
後世總有人幻想,怎麼把收入透明化,打造大同社會,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沒誰想彆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更彆說知道自己的家產。
既然人人都不想,那種社會怎麼可能實現?
因此,隻要把格局打開,有的是辦法。
總體而言,隻要讓財富能夠確實流動起來,一家一姓的一時富貴,對大唐造不成任何傷害。
反正總有富起來的,誰富不也一樣?
隻要皇族永遠是皇族,皇帝永遠是皇帝,就夠了。
那一條八成的人讚同,就可以罷免皇帝,隻是給他們畫餅充饑罷了。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那就真的代表天下不需要皇帝了。
否則,總有一些所謂的守舊派,會讓皇帝穩穩的坐在那裡。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繼續問道:“陛下,請問還有一條建議是什麼?”
“還有一條建議,就是給這種學閥風氣,加上一道鎖——無限追責製!
所謂無限追責製,本質上就是一人犯錯,全家株連!”
“轟……”
這話一出,百官全體轟動。
雖然在目前的時代,一人犯錯全家誅連,本就是實際存在的。
比方說誅三族,誅九族。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造反等級重大罪惡的情況下。
不可能說,有一個官員貪汙了,就把他全家老小,甚至親朋好友都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