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當先的馬車上,一個身穿僧袍的中老年光頭,滿臉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滄桑,眼神卻閃著彆樣的光。
他那飽經風霜,看上去黃黑色的臉,麵朝城門的方向,看著遠處的城門,雙手合十喃喃道:“阿彌陀佛,大唐,貧僧回來了!”
這位不是彆人,而是在曆史上,真正去往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在西遊記中被神話的金蟬子唐僧本尊。
想當年,李淵牽強赴會認道家李耳為祖宗,因此道教興盛。
為了跟大唐初期確立的‘道為國教’對抗,佛門多宗聯合商議,決定要搞一波大的,以此來確立佛門在大唐的地位。
那怎麼搞這一波大的呢?
佛門的宗旨,從來都不是殺殺殺,而是蠱惑人心。
一番商議之後,當年才二十歲出頭的玄奘,就被推舉為了捅向道教的一杆槍。
當然,玄奘自身並沒有被隱瞞,因為此次行為需要大毅力大智慧。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佛們就在長安搞了一次盛大的水陸法會,然後玄奘登台講經。
並且宣揚佛的發源地,天竺有大乘佛法,可度一切苦厄,他不日就會前往天竺求經。
這相當於是沒先打招呼,就直接說自己要去。
完了之後,才上報李世民申請出境。
畢竟他這一波搞得挺大,總不能偷偷摸摸就走了,那和佛門的利益衝突了。
可那是貞觀初年,大唐正麵臨東突厥的嚴重軍事威脅。
此時大唐實行嚴格的邊防政策,嚴禁百姓私自出境,以防人員被敵方捕獲、泄露軍事信息或戰略物資外泄,同樣也是防止百姓出逃。
因為那個時候隋末亂世的陰影還沒過去,玄武門的陰影近在眼前。
可以這樣說,當時佛門不打招呼搞的這一出,跟李世民的軍事部署衝突了。
一麵是區區佛門,一麵是大唐國境安危,怎麼選根本就不需要考慮。
李世民很生氣,以當時的情況他又不能屠殺殺佛門,否則他的名聲會臭不可聞,甚至剛剛到手的江山內部就會不穩,因此隻能婉言拒絕。
被李世民屢次拒絕之後,眼看著百姓都快忘了佛門要求經了,玄奘開始鋌而走險。
離境的時候被發現,未嘗沒有故意為之的意思。
如此一來,佛門再宣揚一波,就能夠裹挾民意,讓李世民免於對佛門的追究。
真要說起來,李世民沒有同意,你卻非要出去,這是違抗君命。
上綱上線一點,甚至趕得上欺君之罪。
後來,李世民得知之後,確實也沒有追究。
他是怎麼考慮,已經無足輕重。
總之,經過十七八年的折騰,玄奘回來了。
玄奘想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曆,哪怕心智再怎麼堅定,在靠近長安之後,也感覺陣陣後怕。
當初他決定去,就篩選過路線。
由於當時與天竺來往不多,都不知道有沒有去那邊的船,萬一被查到了的話,一切都會功敗垂成。
因此他最終決定,從陸地上過去。
本以為沒有太遠,可那是看直線地圖。
真正走出去之後才發現,好多地方都是無路可走的。
要麼沼澤,要麼沙漠,要麼高山。
各個地方的國家,哪怕人家是小國,也不是他能隨便招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