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五年,整個大唐都在忙活著吐蕃合並的事情。
至於倭國那邊,李承乾隻收到過兩封戰報,還都是趁著秋季送過來的。
第一封戰報,李積表示倭國人果然畏威而不懷德,儘出一些下三濫手段。
被殺怕了之後,就開始送兒送女,目前除了少數隱藏在深山老林的,已經被他們全部抓起來。
用就地打造的鐵器,全部鎖起來當狗用。
收尾的時候又表示,倭國的天然溫泉很好,就是三天兩頭的遇到地動,表示不適合建造高大的建築物,也不適合建造水泥建築。
隻能因地製宜,用一些薄木板來做房屋。
還遭遇過台風,不過除了房屋損失,其他沒有損失。
房屋損失也好辦,就地取材,很快就弄好。
並對李承乾表示感謝,感謝他給了一本,海中能吃的東西的名單,以及曬海鹽的方法,還有各種種子。
除了表示魚吃夠了,這輩子都不想再吃魚了,其他都好說。
另一封戰報,是魏征寫的。
畢竟在那邊,他是個管理者,類似於大管家的角色。
他在戰報裡麵,表現得極其憤慨。
他表示,倭國跟來大唐的遣唐使完全是兩回事。
來大唐的遣唐使,至少表現上很卑微,也非常的好學和謙遜。
可是在倭國的本土上,他看到的是野蠻,文化禮儀上的野蠻。
到處都是近親生產的怪胎,雖然隻要有這種怪物出生,就會被直接扔到海裡喂魚,但他依然見過不少。
他表示,為了挖礦的長遠利益,是否需要對倭國進行一些必要的禮儀教化,比方說近親不得成婚,對於亂來的男子實行宮刑。
還表示,倭國的女子形如小兒,是真正的卑微到極致,跟男子不一樣。
至於金礦本身,目前才剛剛起步,他們已經在改造金礦所在的區域。
畢竟是要從大唐運送設備,前期又要征討整合。
所以,今年大概是不能拿錢回來了。
少數一點,根本不值得拿船來長距離運輸。
李承乾收到這兩封戰報,思慮片刻之後也同樣回了兩封。
給李積的回複中說的是,畢竟還需要在倭國挖礦,估計幾十上百年。
因此,還是不要太過於搞破壞,植樹造林等一定要跟上。
更何況,未來那裡也是大唐領土,不過不會有那種卑劣血脈存在了。
給魏征的回複是,不允許教導大唐文化,隻允許告訴他們,三代以內血親不婚。
反正倭國那幾個島,就算他們使勁生,百年之內也夠用。
更何況,在那個地震頻繁的國家,當代的開采技術又沒有後世那麼保險,隻怕隨時都可能有人被埋。
可不能讓他們減員太過厲害,導致後續勞工跟不上。
他對李積和魏征是放心的。
李積這人,打仗的風格敏銳又穩紮穩打,讓他去收拾倭國那種天然的小人,最適合不過了。
儘管是他自己願意去的,但如果他不合適的話,李承乾也不會讓他去。
隻有魏征,純粹就是被李承乾罰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