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信的崩潰。
不管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度,信這個字徹底崩潰的惡果,就是所有人都隻按自己私心裡的想法來,不信任何人的說法,隻相信自己的判斷。
一個家庭中沒了信任,遲早會妻離子散。
一個國度沒了信任,方方麵麵都是阻礙。
就好像那個船夫,他就對皇帝不信任,對官員也不信任。
所以他有想法不敢說,因為他怕李承乾口中的承諾,也是一句空話。
可能他某一句話不對,就會招來滅頂之災。
商鞅的南門立木金不欠,讓當初的秦國爆發了不可思議的力量。
軍功製雖然有些殘暴,但他讓人人都看到了希望,並且至少大半落在了實處。
隻要敢拚命,該是你的就是你的,這就是信譽的力量。
是儒家,是漸漸糜爛的上層貴族,讓信這個字從上到下磨滅。
百姓懼怕官員,本質上就是信譽缺失的延伸。
因為百姓們會想,官員不可招惹,他們說啥就是啥,上一秒對你笑嘻嘻,下一秒就可能砍你腦袋。
到後世打土豪分田地、公審大會、本質上也是一次立信的運動。
儘管牽連了很多無辜的人,可最終信譽卻立了起來,所以爆發出了翻天覆地的力量。
短短幾十年後,在金錢的腐化之下,各方麵的公信力斷崖式下跌,於是出現了躺平,出現了說啥啥不信的怪圈。
無論上層說點什麼,底下都是一片質疑,而且全都是往壞處想,可見信又跌落了穀底,曆史陷入了循環怪圈。
曆史慣性無比龐大,大勢之下一切都會被摧毀。
就比如扶不扶,召必回變成召不回……
儘管有些上層人注意到了,三令五申的強調,可已經沒用了。
想要立下新的信,就必須從頭再來,必將伴隨著大規模的流血,甚至是製度的崩潰。
“小荷,你有沒有發現,你說的這些,其實都在於信這個字的缺失,信譽的信!
不管是百姓非萬不得已不報官,還是官員欺上瞞下,也或者有意無意的,故意錯誤理解政令,本質上都是因為沒人再講信用。
這就如同在戰場上,本來是背靠背的戰友,互相抵擋著自己看不到那邊的敵人。
可當有一天,這背靠背的兩個人,都生怕背後砍來一把刀,還如何有心思全力戰鬥?
信譽缺失之後,從國家層麵而言,兩國訂立的任何條約,都有可能被某一國單方麵撕毀。
往小的說,販夫走卒之中有無數潑皮無賴。
比如吃飯不給錢的官差,比如強搶民女的大家公子。
家庭之中,也總有吃絕戶,兄弟鬩牆等情況。
如果信譽立不起來,社會的發展就會停滯,甚至會倒退。
沒有信譽的社會,私心將無限放大。
而能夠被稱之為私心,都是因為損人利己。”
“啊……這……”楚慕希瞠目結舌。
“看來,朕也需要來一次南門立木金不欠……”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