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百官每天都要上朝,很多事務都要及時解決。
傳令兵來來去去,接到一件事情就馬上處理。
這是一個盛世王朝的朝堂,應該有的執行力與決斷力。
若是發生巨大災害,朝廷幾個月都得不到消息,或者大臣們隱瞞消息,那這個王朝已經完了。
“偃師縣急報,偃師縣西側黃河流經之處,如今已經全城被淹沒,百姓流離失所不知凡幾……”
“鞏縣急報,洛口倉存糧已經泡水,搶糧已經來不及,縣令擅作主張,把洛口倉的糧食分給了百姓,已經全分派完畢。”
“閿鄉縣要道被洪水淹沒,如今已阻斷通往長安之途,消息中斷。”
“……”
一封封急報,就像是雪花一般飄來。
朝堂之上,一幅巨大的洛陽周邊地圖,被平鋪在朝堂的地麵上。
周圍,諸多大臣正坐在地,圍成一團。
在聽取傳令兵彙報的同時,目光也在地圖上移動著,時不時的指點江山。
他們需要根據這些消息,來判斷每個地方的問題。
李承乾背著雙手,圍著大臣們轉悠,就像監考老師一樣。
雖然什麼話都不說,但卻帶給考生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當他在誰背後站著不動的時候,那是誰遇到誰知道。
這一幕,最近幾天已經是常態。
李承乾基本上是一言不發,他就在那裡轉悠。
至於商討決策和作出決策,全是大臣們的事情。
不管他們發表什麼意見,不管他們是否爭吵,不管最後的決定是什麼,李承乾都不乾涉。
實際上,李承乾的大多數心思根本沒在朝堂之上。
他隻有一小半心思在朝堂上,大半的心思透過鬼神軍團的目光,直接就在洛陽所管轄的當地。
他的目光,在鬼神軍團的人中跳躍,一會兒在這個縣,一會兒在那個州。
同時,他也在聽著洛陽那邊,連續不斷到來的信使的情報,結合自己在現場看到的,心中暗暗為某些人記上了一筆。
他現在沒心思計較,一切等洪災過去之後再說。
這一次洪災依然出現了,有一半是天災因素,有一半是人禍因素。
天災因素,是因為就算提前有警告,但是限製於這個時代的物質資源,限製於洪水的可怕性質,限製於曆朝曆代弄出了一些‘豆腐渣’工程,洪水依舊如約而來。
另一半的人禍,在於三令五申之下,依舊有人怠政,依舊有人不屑一顧,依舊有人醉生夢死,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眼裡。
依舊有人在這種關頭發國難財,依舊有人自私自利,在做著一些齷齪的勾當。
依舊有人以為天高皇帝遠,可以瞞得過去。
有些人,腦子一根筋,就是不信邪。
李承乾不是神,該做的他已經儘可能做了。
現在他的目標,隻是把損失降到最低。
不要再出現曆史上那樣,彙報的死傷都有六千多人。
按照人口少報的‘標準答案’,這個數量,隻怕還得翻兩三倍。
若是曆史上那一次,官員欺瞞比較厲害,隻怕真實的情況,會是六千人的十倍。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