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沉默,李承乾也沉默,眼看局勢有些僵住了,李承乾的火氣也在漸漸積累。
終於,秦瓊站出來問:“陛下,除了義務兵製度,您是打算把軍隊改造成何等模樣?”
他這一站出來,等於是把話題引入正軌,避開了剛剛的男女之論。
李承乾目光閃了一下,然後淡淡道:“既然是義務兵製度,那就跟科舉一樣,需要度過重重難關,經過一層層的篩選!
首先,三年義務兵,接受軍事化的訓練和教導。
一旦被征詔,不允許出現逃兵。
若是被征召之後,卻不願意成為兵,那就算是逃兵。
不過,這種逃兵懲罰也不用太嚴厲,就是在戶籍上打上逃兵兩個字,此生不可再為官,不可再進入任何官方部門,做其他任何行業都可以。
三年義務兵之後,不願意繼續在軍中上升,或者是考核不合格的,就會遣返家鄉。
這個時候,會發一筆遣返費。
這個費用,目前按照十文一天來算,當了三年兵,該給多少就給多少。
軍隊算是包吃包住了,而且還會訓練生存技能或者各種工匠技能,並且還能學文化,也算是給他們一個手藝了。
如果繼續高升,就是最底層的軍官,這個時候,就按照等級給俸祿,具體的俸祿標準,到時候再商議。
同時,在軍隊中也要執行文化和兵法的教育。
層層篩選晉升,有那個能力的,自然會晉升為將軍。
每年都有新的一批義務兵進入軍隊,也有老的一批回歸百姓中,這樣一批一批的下去,整個大唐青壯年,男女都是可戰之軍,這是最基礎的,朕稱之為全民皆兵!”
“陛下,此……是否有些窮兵黷武?
另外,若青壯年都去當兵,錢糧是否足以支撐?”房玄齡勸阻道。
“十六歲參軍,退伍十九歲!
雖然耽誤三年,雖然俸祿有些低,但在軍中可以學文化學技術,也培養了身手和意誌,並不耽誤什麼!
歸家之後,看起來結婚或許晚了一點,但卻能更多的提高嬰孩的成活率,對大唐人口的增加有好處。
另外,這個時期,正是心性未定的時期,經過軍隊的良好教育,不管是在做人還是在做事上,大多數都會有些長進,也算是一種禮儀教化。
如此循環,跟窮兵黷武有何關係?
窮兵黷武,最根本在於,全是老幼婦孺在種地,青壯年都去拚殺,消耗在了戰爭之中。
可朕已經說過了,未來的武器會變革,千裡之外取人首級。
同時,由於我大唐的強大,莫非還需要動不動征集百萬之兵,去打仗嗎?
朕隻能說,隨著大唐地盤的擴展,守衛的兵力需要越來越多。
但在隨著這種篩選製度的實施,還有武器製度的變革,同等地盤之下,需要的兵力反而會更少!
比如原本需要一百萬的兵力,經過這兩方麵的改革,隻需要五十萬甚至三十萬,就已經足夠。
這種情況下,房愛卿,朕能稱得上窮兵黷武嗎?
糧食的保障,在人口沒有連續暴漲之前,還撐得住。
至於錢,隨著倭國那邊的開采,再吸收周圍各國的物資,有何撐不住的?”
房玄齡敗退,無話可說。
“在這義務兵之上,朕把大唐劃分為五個戰區,分彆是東南西北中。
比如說東部戰區,中部戰區!
每一個戰區,劃分一定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