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兒,你可知道,朕為何要進行這樣的軍事改革?
不是朕在朝堂上說的,而是改革軍製這兩三個月來,你自己有何想法?”
去立政殿的路上,李承乾背著雙手問。
他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培養李象,身為父母,自然要為孩子計。
雖然不能讓李象做皇帝,但他也希望,李象會是一個合格的王。
這一年多的時間過來,他和李象的這種討論,在每一次朝會之後都會有。
無非就是或多或少……
李象雙手抄在衣袖中,環抱在胸前。
原本他沒這麼大膽,在李承乾麵前,他始終保持一個很穩重,也很知禮的形象。
不過,潛移默化之下,又是真真正正相處了一年,李象也放鬆了很多。
李象嘴裡吐著白茫茫的霧氣,腳下踩著未清掃乾淨的積雪,視線投注到遠方白茫茫的樓閣。
好一會兒才張口說:“父皇,雖然您在朝堂上說的那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兒臣也沒辦法反駁。
但是兒臣總覺得,你好像在下一盤大棋。
這盤大棋,兒臣看不懂。
至於說,軍隊的靈魂和精神,兒臣倒是覺得,對百姓的確是極好的。
百姓彆說看到軍隊,就算是看到衙役,甚至哪怕看到一些小地主的仆人,都是既害怕又厭惡的。
不欺負他們,不找他們的麻煩,無視他們,對於百姓來說,就是很值得高興的。
更彆說,還去救助他們。
隻是,父皇,我總覺得,這件事情推行不易。
哪怕您已經動刀,前後根除的人按照十萬計來算。
可是,他們最多就是恐懼一時。
等風頭過去之後,該怎麼乾還是怎麼乾。
天高皇帝遠,這是您告訴兒臣的,好像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在朝堂上,不管多麼有利的政策,放下去之後,總是會被各種有意無意的曲解。
管理一個國家,實在是太難了。”
“管理國家呀,是非常難!
皇帝這個位置,坐上去之後,除非是想當個昏君,否則都得宵衣旰食,放棄太多太多。
更何況,方方麵麵,如果僅靠一人之想法,不說這人是不是全知全能。
就是這個想法,也不是隨時都有的。
一個國家,方方麵麵牽扯到的事情實在太多。
任何一條政策,都有既得利益者和被損害了利益的人。
不管這條政策有多好,始終都是傷害一些人,然後讓另一些人得利,這就是朕告訴你的分配資源。
那今天,正在告訴你一個新的詞——動態平衡!
這天地,這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小到每一個呼吸,大到每一個人的生死,都會引起或多或少的變化。
沒有任何製度,是完美無瑕的,必須隨著時代而變,也必須隨著時間而變。
所以,你看這個軍隊製度,它就是一個動態的製度。
小到各種中層軍官隨時調動,大到高層轉移戰區,中間還夾雜著各種內部比拚。
如此一來,即便是沒有打仗,軍隊也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而原本的軍事製度,看起來是幫朝廷省錢,實際上是給各種大大小小的野心家,圈養私兵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