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兒,說到好壞黑白,你站在自己的角度,是怎麼理解這四個字的?”李承乾問。
“這……如果是站在個人角度。
父皇,兒臣覺得好的話,就是對我好的人或者事。
如果站在大局的角度,好就是對大多數人或者包括我在內的人有利?
反過來,就是不利?”
下意識說到這裡,後半句他自己都不確定了,他開始疑惑了。
李承乾聽明白了,於是笑道:“看看,你自己都不確定了吧!”
“……”李象無語。
“從小的角度來說,彼之英雄,吾之仇寇。
好壞黑白這東西,就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評價周圍的人或事的一個標準。
這個標準,你以你為中心,他人以他人為中心。
就像你說的,對你好,對你有利的就是好。
可你已經知道,對你有利的,對有些人肯定是不利的,因為這世上任何東西都存在陰陽兩麵。
在這些被損傷了利益的,不喜歡你的存在看來,顯然你就是屬於壞的,是屬於黑的。
這是個人的是非觀,每個人的生存環境成長環境不一樣,是非觀就不一樣。
一切以自我標準去評價彆人是好是壞的行為,其實都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
你不是一件評判他人的工具,有什麼資格用自己的是非觀,去評價他人對與不對呢?
就像之前那個例子,對那躺在床上的老人來說,要殺了自己的兒孫,那肯定是極壞的,是屬於惡毒到該斷子絕孫的。
對於兒孫來說,也是有罪惡感的,可為了生存,依然這麼去做了。
他會愧疚,也許偶爾會懷疑自己做錯了,但最終他還是會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站在大局上來說,兩袖清風的清官,若是沒有能力,隻是不貪,你以為對百姓就好嗎?
他自己不貪,也不折騰百姓。
可由於他沒有能力,他沒辦法讓百姓活得更好,他甚至就是個糊塗蟲,不知道自己的手下是如何對待百姓的。
你能說,這是一個好官嗎?
反過來,有一個官員他很貪,他把所有貪的方法都研究得透透的。
他知道,不能把最多的群體逼上絕路,所以他另辟蹊徑,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讓百姓越活越好的同時,他自己還貪得盆滿缽滿,你能說他是壞官嗎?”
“這……這不可能……”李象不信。
“什麼不可能?”
“父皇,這種貪得無厭的壞官,怎麼可能讓百姓過得好?”李象搖頭。
“是嗎?
這個壞官明白一個道理,苦哈哈的百姓手裡沒錢,真正有錢的要麼是商人,要麼是權貴。
想要貪到商人的錢,就必須得吸引商人前來。
要吸引商人前來,就必須要讓百姓手裡有餘錢買東西。
要想貪到權貴的錢,就要讓權貴賓至如歸,讓權貴知道去那個地方是享受,花點錢無所謂。
在這兩個邏輯之下,你說他會怎麼做,你說他貪的,究竟誰的錢?
反過來,清官認為商人貪得無厭,非常不歡迎,百姓隻要好好種地就行了。
他也不結交權貴,認為這是屬於攀權附貴,他不屑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