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百官都知道,往後城牆沒有用了,甚至騎兵都即將沒有用武之地。
而且,大唐人口變遷的確太快了。
若是還要修城牆或者擴建老城,那是一大筆額外的開支,沒有任何意義。
在乾元十九年,李承乾又下達了一道,千古未有的聖旨。
《唐律疏議·廄庫》規定:諸故殺官私馬牛者,徒一年半。
畜產欲抵齧人而殺傷者,不坐、不償。
亦謂登時殺傷者。即絕時,皆為故殺傷。
這說明如果是牛攻擊人時當場擊殺,可能不追究責任,否則算故殺。
總而言之,不能亂殺牛馬。
而在這一年,李承乾下旨廢除了這條律法。
從今往後,不管殺牛還是殺馬都隨意,隻是不得殺他人的,這就算是盜竊了。
本來這道聖旨,看起來有些無稽之談。
但是,大唐現在的牛馬不說無窮無儘,可也不在少數了。
尤其是戰馬,現在已經開始漸漸下放到民間,隻因為軍隊裡養不了那麼多了。
有了槍之後,騎兵的作用就變小了。
現在馬的作用,更多的是用在短途的急行軍上。
至於牛,用於耕種的水牛跟黃牛,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多。
最重要的是,伴隨著淺層石油的開采和分離技術的發展,基礎的柴油汽油已經出現。
給早就醞釀出來的簡單發動機,提供了雄厚的動力。
如此一來,基礎的工業化進程,終於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儘管做不出來航空的發動機,也還做不出來供應遠洋航行的重油發動機。
但是,用於驅動一些農具,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有了代替品之後,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牛馬了,牛馬就此端上了餐桌。
隻是像奶牛那些沒辦法,因為國內沒有那些品種。
但是,李承乾已經開始琢磨遠航,就等重油發動機了。
甚至,連大型的鐵船都開始建造了。
有充足的資料供應,他不相信研究不出來,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
而這一年,達到了三億五千萬有餘。
人口沒有出現持續暴增,隻不過是因為暴增的人口沒有長大,那一次爆發之後,後繼無力。
再加上生生死死,循環之下,人口增長放緩了。
而且,百姓生活越過越好之後,思想也開始漸漸轉變。
都希望自己過得更好,而不是孩子更多之後,看哪一個能夠光宗耀祖,再或者能夠活下來。
思想的轉變,也讓他們沒有那麼急於生孩子了。
而這一年,也是李承乾把所有皇子皇女放出去後,第六年了。
這一年,所有皇子皇女該回歸了。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