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姩帶著滿腹疑問回到城隍廟,拉開床紗簾看看,女兒還在沉睡。
鬼是可睡可不睡的,趙小姩坐在桌前,拿起紙筆把《道德經》又抄寫了三遍,終於完整背下來了。先不管意思懂不懂,以後慢慢請教夫子,至少自己肚裡現在存進去一本字典和一本書了,嘰哩咕嚕再背一遍: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欸,等會兒,等會兒。”趙小姩背著背著停了,拍著自己的巴掌說:“哎呀呀,原來這句話在這兒藏著呢,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太好了,太好了,終於被我學到了一句!”趙小姩高興地在屋子裡直轉圈圈。
高興了一會,趙小姩挺胸,一手撫胸,一手背後,模仿著陳夫子的模樣,一步一頓,咬文嚼字地又繼續背誦起來。
天光一盛,趙小姩就跑到蘇玉榮的院子裡,向陳夫子展示自己的背誦成果,81章5000餘言一口氣順了下來。
陳夫子微笑點頭說:“不錯不錯,再接再厲。書架上的《論語》接著背。”
這時屋門響了,蘇玉榮穿著寬鬆的衣服走出屋來,在院子慢慢起手動腿,鍛煉身體。
趙小姩問陳夫子:“她這是在打太極嗎?”
陳夫子說:“這是八段錦,她練得挺好的,你也可以跟著學一學。”
趙小姩做好記錄後就跟在蘇玉榮後麵比比劃劃,覺得有趣。大黃貓出屋門看見了趙小姩,躲出幾步遠才伸個懶腰,打個哈欠,跳上了院牆。
蘇玉榮給自己煮了煎蛋湯粉做早餐,早飯後依舊坐在院子裡看書、曬太陽。
菜店的小王送菜來了,蘇玉榮付錢;鐘點工李嫂清掃完,幫著燉了鯽魚湯,蘇玉榮付錢。
趙小姩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一切,寫好記錄後問陳夫子:“像李嫂這樣的為什麼不按月付工資呢?這樣天天給零錢多麻煩呀!”
陳夫子反問:“假如一個月李嫂有急事請假一天,工資扣錢了李嫂會高興嗎?何況還有大小月,工資計算麻煩。不扣錢的話,蘇玉榮是不是就吃虧了?”
“那還是天天給吧,每天清賬,誰也不欠誰。”
“你有沒有想過李嫂天天有現錢拿,比一個月有工資拿乾得更積極?這乾一天就得一天的錢,想買一點葷菜改善生活,手裡有錢就舍得,家裡人吃得好也會更支持她的工作。不乾就得想想今天桌上的菜差了,家裡人會不會有臉色,所以李嫂會儘力保住這份好工作的。”
“還有如果李嫂乾得不好的話,蘇玉榮不用多說,可以直接換人,兩人牽扯不深,沒有矛盾。你有沒有發現,每次蘇玉榮都是對李嫂說:‘你明天還需要再來一下。’這話的潛台詞是:我讓你來,你才能來,不讓你來,你就不用來了。主動權永遠在蘇玉榮手裡。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老太太,你可以跟她好好學學說話辦事。”
趙小姩聽完後,安靜了一會,她從未想過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後麵還藏著這麼多的想法和規則。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蘇玉榮不自己出去買菜,而是讓彆人送菜上門,還找個鐘點工,天天來家裡做一個小時的家務活,她明明自己都可以做好這一切的?”陳夫子接著問。
“是因為她想享受生活?”
“不僅僅如此。”
“那是想讓家裡添點人氣?可以和李嫂小王聊會天?”
“這隻能算一點點的可能,她如果想找人聊天說話,她完全可以走出院子,找老年人紮堆的地方去玩。你看蘇玉榮形象不錯,談吐也很好,出門不會缺朋友的。”
“那我就想不到了。”
“給你一點點啟發,如果一個人老了,最想什麼人來看他。”
“最喜歡兒女來看他,如果不來還罵他們不孝順的。”
“兒女來了能做什麼?”
“隨便做點什麼,主要是看看老人好不好。”
“那麼你現在想想,蘇玉榮為什麼每天叫兩個人過來?”
“她把這兩個人當兒女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