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人間生養注定要受苦了?”
“到人間本來就是一場修行,苦還是不苦,是你自己的選擇,若你覺得苦,那就是苦,若你甘之若飴,那就是甜。”
“我懂了,是自己的選擇,或者被迫的選擇。”
“身為女子能做的選擇不多,所以要有智慧,你可能會嫁錯人,繼而生錯孩子,但是你還可以教育他,想法扳回這一局,因為孩子身上畢竟也流著你的血。若所有的路都走不通,你還可以想法把自己過好,畢竟每一個靈魂都是要為自己負責的。與其憂慮孩子,不如憂慮自己靈魂的前景,誰和誰的相遇都隻是相伴一程,莫要執著。”
“若死後仍然放不下家中兒孫,又沒去投胎的,是不是都會護佑自家子孫?”
“這是家族業力,不好說,有跟在兒孫身後做清風的,也有自己去受罰的,還有就是自己顧自己的。這些現象應該和人間差不多。若無虧欠,便是不見。”
“像我這樣對人世間還有眷戀的鬼差多嗎?”
“不多,但對人世間有眷戀的鬼有無數。想去投胎人間排隊的鬼都在急切等待,有的一等可能就是幾十上百年也算正常。”
“像我這樣等下一次命盤重啟時,還可以重來的鬼多嗎?”
“有,但是更少。很多鬼已經厭棄了那一生,巴不得重新來過,就像你們人間打牌一樣,重新洗牌,重新開始,再一次去完成修行任務。”
“那若是一生一世不過關呢?”
“再重新開始,還是類似的牌局,直到過關為止。”
“這麼說來,苦熬完一生的人都算過關嗎?”
“也不一定,要對照你投胎時肯定給自己立下了目標和要完成的任務,回來時,若你又造了新孽,還要受懲罰,分毫不差。”
“確實如此,就像我們在陳荷花園中,她的所說所行都已被記錄在案,她的起心動念還有神差記錄,上哪裡還會有差彆?”
“但是人並不知道,所以行事會肆無忌憚。”
“這麼說來神話、傳說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都是真的。”
“那為什麼不讓人知道呢?”
“他知不知道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到人世間,他自己做出的選擇,他可以選擇道路,認真對待自己的難關。”
“他知道了不更好嗎?”
“若是他知道了,凡事自己不儘心努力,隻會求諸神明,就浪費了這一生修行的曆程。”
“那心中有信仰的是否就更好呢?”
“這也不一定,有些人堅信自己內心的力量一樣可以走出困境,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信仰之力付諸神明,神明的力量就會強大,如果付諸自身,自身的力量就會強大。但凡精神力強大且能自律的人,跟神也沒有大的區彆。反之,一生胡作非為,跟動物畜牲也一樣。”
“這麼說,我們在地府做鬼差,也算是在修仙?”
“你以為呢?”
喜歡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請大家收藏:()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