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內心可還有怨憎?”
“有一些。但已知閻羅王比人間公平,他們會有自己的報應,所以我也不會再掛在心上。”
“不念最好,他們已經與你無關,若你不願重生,生生世世便不會再與他們相見。”
“重生在近兩百年之後,那時,我或許會改變主意,不願再去人間了。”
“這是為何?你兒女情緣未了,這在修煉中易凝成心魔。”
“隻是覺得人間無趣了,有厭離心產生。”
“這很正常,人間本來就是財色名利的試煉場,對感情充沛的人來講,還有一重情關。”
“我這個情關算是過了嗎?”
“未曾,你情緣未了,要麼輪回轉世,要麼重生去了結。”
“是不是世人的情關都難過?”
“大部分如此,你可以看看你的心苗,若哪一日長成了七巧玲瓏心,就可以勘破世間的幻境,不再迷失本心。”
“夫子,我前幾日看過了,還是一個實心的小苗苗。”
“……”
陳夫子看了趙小姩一眼,淡然一笑,不再說話。
趙小姩明白陳夫子意有所指,自己開始嘗試解讀“福壽康寧”。
“福壽康寧”應該來自於“五福臨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福臨門”最早出自《尚書·洪範》。其中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
後來由於避諱等原因,“五福”也有了變化,如東漢桓譚在《新論·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終命”更改為“子孫眾多”,後來的“五福”也就變成了“長壽、富貴、安樂、好德、子孫眾多”了。
五福還有另一種說法:
第一福:長壽。果長壽;因是好生護生之德,施他飲食。
第二福:富貴。果富貴;因是施財施恩於他人。
第三福:無病。果無病;因是施藥戒殺,心慈無害。
第四福:子孫滿堂。果子孫滿堂賢孝;因是多結良緣,愛惜大眾。
第五福:善終。果善終;因是有修有養,修行福德。
周武王滅商後,從獄中救出了箕子,想讓箕子為周所用,箕子不肯。箕子僅為武王陳述治理天下的大法,就是《洪範》,提出“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五福如上,六極如下: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這就是說,構成人生幸福的要件有五:即長壽、富足、康健平安、愛好美德、善終正寢。成為不幸的因素有六:即不得好死、多病、多憂愁、貧窮、貌狀醜惡、誌力懦弱。
《洪範》論幸福,幸福有五:長壽,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臨命終時,不遭橫禍。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
五福缺一不可,人生幸福的境遇基本相差不大,不幸的千奇百怪,不勝枚舉。
隻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其餘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五福之中,壽居首位,所謂“五福之中壽為先”。
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
有著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布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斷增長。
趙小姩想著現在的人,把五福臨門貼在大門口,心裡隻想著錢多多,發財就好,不禁啞然失笑。
陳夫子讀到趙小姩的想法,也感慨:世人更喜歡財神爺……
喜歡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請大家收藏:()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