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招自己卻很有主意,不願意離開李光宗。
她的想法也很簡單,在李光宗家的日子好過!
儘管丈夫成了殘疾人,但是李光宗性子溫和,不打罵人,婆婆王盼弟從前也是過了一陣好日子的,在吃穿上很舍得。家裡隻有三口人,婆婆也不在吃穿上分等級,做了媳婦,秀招才過上了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好日子。
再嫁一家?
秀招沒有想過。
彆人家的生活她也看見過,比如姐姐嫁了婆家後,日日不得閒,時時都得乾,沒有什麼好吃穿,跟在娘家時一個樣艱難。
秀招很清楚,如果自己回娘家,父母會把她再嫁一次,又收一筆彩禮好給下麵幾個弟弟用,哪裡還能有李光宗家這樣的好人家可嫁呢?
自己娘家的親爹媽對自己都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好吃穿沒有,活計卻永遠是做不完的。彆人家有什麼樣的公婆不敢想,估計和娘家差不多。自己守著米籮不過,乾嘛要跳糠籮?
在婆家,秀招現在可以當家做主,婆婆也是真心把她當自己的孩子對待,唯恐她離開。
縣城裡有能力的大哥大嫂還會給家裡一些支援,田裡的重活都會雇彆人乾,家裡燒的柴也是請彆人砍,自己隻要照顧好丈夫,另外乾點輕活就可以度日。何必再到彆人家去自找苦吃?
最隱秘的,讓人心裡得到安慰的一點秀招沒有說過,就是丈夫那方麵的能力還在,以後再生個一兒半女,自己一生也就有依靠了。
陳家村裡的人見秀招對丈夫不離不棄,和婆婆兩個和睦相處,都讚她是一個大義懂事的好媳婦。這讓秀招得了無數的好名聲,十裡八鄉的人都高看她一眼。
李振華和陳荷花夫妻倆對弟弟李光宗家也是儘心儘力地幫助,不光給他找了很多手工活,比如編籠子,做風箏,做燈籠……還積極給他找銷路,把這些東西都變成了錢,讓李光宗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後來辦村集體了,李光宗也落了一個看庫房、修工具的好活,一樣有工分拿。
陽光衝破了陰霾,生活在向好的方向走。
李家一家三口,同心協力,加上老大家時不時的幫襯,日子竟然比程家村大多數人都要好過。
這一年中秋,李振華和陳和華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到鄉下一起過節,倆孩子在屋內跑來跑去,歡蹦亂跳,讓王盼弟內心非常滿足,突然她想到如果小兒子家也生這麼兩個孩子就好了。
小兒子受傷已經三年了,現在也能拄著拐行走,在生產隊裡也能掙工分,小夫妻倆感情也非常好,怎麼就沒有懷孕呢?
中秋節後,王盼弟找了一個機會,帶著小兒子夫妻倆到醫院做了一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是小兒子不能生育。
這個打擊有點大,王盼弟怕兒媳婦秀招離開,對秀招就更好了。
但是,要想讓秀招長久地留在家裡陪伴自己殘疾的兒子,一定要有個孩子,否則的話,誰能受得了老無所依?
小兒子不能生,但大兒子能呀。
她跟小兒子夫妻倆商量要借種生子的事情,兒媳婦秀招說什麼也不同意,說實在不行就抱養一個孩子得了。
抱養孩子,抱誰家的呢?李家本來就人丁稀少,陳秀娣姐姐家倒是有幾個姑娘,但是王盼弟內心還是想要一個孫子。
這要怎麼辦才好呢?
喜歡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請大家收藏:()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