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喆做飯,趙大青抱著小雪出去玩。他問趙小姩:“家裡要買麼哩?我們出去轉轉,順手買回來。”
趙小姩想了一下說:“你先去看看,有沒有大的泡澡木桶賣,挑一個好的。其它的你看著買,錢不夠回來和我說。”
趙大青抱著愛熱鬨的小雪出去逛街,午飯前回來了,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拎了一個厚實的杉木泡澡桶。
常喆要回去補覺,所以午飯吃得早。
常靜貞感歎還是鄉下的魚鮮,要是有河蝦就更好了。春天的蝦帶著蝦子最是肥美,用蝦子煮粉和麵,能鮮掉下巴殼。
趙大青記在了心裡,想趁著自己這幾天無事,回趙家莊下幾次箱籠,給家裡人撈些蝦吃。
飯後,趙大青按趙小姩的吩咐去買洗澡用的絲瓜絡、生薑、艾草和花椒。
遇到一賣家織土棉布的,不用布票,他買了兩米。這種粗棉布,可以裁了做枕巾,也可以當毛巾使。
東西拿回家後,發現家裡三個女人都在睡覺。
他把換下來的臟衣服洗了,又去整理後院朝陽的閒地,計劃著種點家常蔬菜。
陽光正暖,他慢慢改變著小院的角角落落。
草灰和燒過的碳渣都能拌到土裡,疏鬆土壤。
回趙家莊挖點老韭菜根過來,種一塊韭菜,撒點香蔥籽、香菜籽和白菜籽,再移幾顆紫蘇苗。
靠牆角種兩棵藤三七,幾株小茴香,一叢馬頭蘭。
除了韭菜和小白菜喜肥喜水,需要常割和再播麻煩點,其它幾種菜可以一直長生不死,自我繁殖。
本地人酷愛的辣椒和大蒜,要多種一些,等她們傷口長好了,一日也離不開這香香辣辣的味道。
趙大青心裡念著瑣碎的日子經,發現這個院裡要做的事,要添的東西還真不少。
下午坐著常喆的摩托車回上溪鎮,說起院裡要種的東西。
常喆說可以找人寄兩棵葡萄藤來,種架葡萄,邊邊角角多種點艾草和防蛇的草。
院門口的三角梅和一叢細竹子就保留吧,再種點爬牆梅爬著會更好看一些。
在為小院變好看、變實用的目標上,常喆和趙大青達成了空前的一致。
到了上溪鎮,趙大青在南雜店買了一個尼龍繩做的網籠,和兩個竹編的箱籠,準備捕魚蝦用。
常喆破天荒地把他送回了趙家莊。
到了村口老丈人趙有糧家,趙大青放下東西,先檢查昨天的炕泥是否烘乾,然後抹了第二層泥。
忙完泥工活,把箱籠裡裝上誘餌,放到屋後的小河裡。
趙大青在村裡露頭不大一會兒,就有小孩告訴趙小軍他哥趙大青回來了。
趙小軍急忙跑來找哥哥。
他和趙國寶在自家盤炕,兩人想法經常不一致,乾著乾著就吵起來了,誰也不服誰。
但到底誰的做法對,兩人也都不敢百分百堅持,都在嘴上爭好漢,誰也不想服軟。
此前看著趙大青和常喆乾活手腳速度飛快,他哥還仔細跟他講來著,趙小軍當時隻顧點頭說好,就沒想到把裡麵畫下來,現在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