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數萬叛軍,如同黑色的潮水,從四麵八方,向著小小的江陰城,發起了猛烈的衝擊。他們驅使著被裹挾的流民作為“炮灰”,扛著簡易的雲梯,蜂擁而上。
“擂鼓!放箭!”
城頭之上,閻應元身先士卒,他親自敲響了戰鼓,他的吼聲在炮火和喊殺聲中,是所有守城軍民的主心骨。
“滾木!礌石!給老子砸!”
“金汁!熱油!往下倒!”
戰鬥,在瞬間便進入了最慘烈的階段。滾木和礌石,呼嘯著從城頭砸下,將雲梯上的叛軍砸得人仰馬翻,筋斷骨折。滾燙的金汁和熱油,更是如同地獄的洗禮,被澆到頭上的叛軍,發出了不似人聲的淒厲慘叫,渾身冒著青煙,在地上翻滾,其狀慘不忍睹。
然而,叛軍的人數,實在太多了。
他們踏著同伴的屍體,冒著密集的箭雨和滾石,一波又一波地,瘋狂地衝擊著城牆。
終於,有數十架雲梯,成功地搭上了城頭。
“弟兄們,衝上去!第一個登城的,賞銀百兩!”叛軍的頭目,在陣後大聲嘶吼著。
無數叛軍,如同嗜血的螞蟻,順著雲梯,向上攀爬。
“殺!”
城牆之上,最血腥的白刃戰,爆發了!
吳指揮使率領的衛所兵,組成了第一道防線,他們用長矛,奮力地將剛剛露頭的敵人捅下城去。但叛軍悍不畏死,不斷有人爬上城頭。
一名叛軍的悍將,武藝高強,他一刀劈開兩杆長矛,咆哮著跳上了城垛!
“死來!”他揮刀便向吳指揮使砍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身影,猛地撞了過來!是閻應元!他竟然放棄了指揮,親自加入了肉搏!他用自己的身體,狠狠地撞在了那名悍將的身上,兩人一同滾倒在地。
“保護大人!”周圍的民壯,一擁而上,用最原始、也最野蠻的方式,將那名悍將,活活地用長矛和樸刀,捅死、砍死在了地上!
閻應元從地上爬起,他抹了一把臉上的血,也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他搶過一把樸刀,對著所有正在奮戰的軍民,發出了嘶啞的、卻又足以讓所有人熱血沸騰的咆哮:
“江陰的父老鄉親們!我等的背後,就是我們的父母妻兒!退無可退!隨我,殺——!”
“殺!殺!殺!”
全城的百姓,被這股血勇之氣所感染,徹底瘋狂了!他們用長矛、用鋤頭、用菜刀、甚至用牙齒和拳頭,與爬上城頭的每一個敵人,進行著最慘烈的廝殺!
這一日,從清晨,一直戰至黃昏。
夕陽的餘暉,將整座江陰城,和城外的護城河水,都染成了悲壯的血紅色。
叛軍在城下,留下了數千具屍體,終於鳴金收兵,狼狽退去。
城頭之上,也已是屍橫遍野,幸存的守城軍民,人人帶傷,個個浴血。他們贏得了第一天的勝利,但代價,是慘重的傷亡。
閻應元拄著那把早已砍得翻卷了刃口的樸刀,站在插著大明旗幟的城樓上,看著遠處重新集結的、無窮無儘的叛軍。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
他們守住了第一天,但他們能守住第二天,第三天嗎?
全城軍民,在短暫的勝利後,沒有歡呼,隻有沉默。他們默默地收拾著戰友的屍體,加固著殘破的城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但眼神中,卻燃燒著一種名為“不屈”的火焰。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堅持,能有多久。他們隻知道,隻要他們還活著,江陰的城頭,就隻會飄揚著大明的旗幟。
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忠義四》中提到閻應元:
“閻應元,字質明,江南江陰人。崇禎中,為江陰典史。順治二年,大兵下江南,應元率義勇守城,凡八十一日,城破,死之。”
黃毓祺為江陰貢生身份顯赫,家資豐裕,人稱“黃半城”),與其弟黃毓礽以詩文聞名,擅古文辭,性格豪邁。崇禎壬午年1642年)以鄉試副榜貢入京,受公卿禮遇。南明弘光政權覆滅後,他於順治三年1646年)與生員徐趨在江陰行塘起兵抗清,失敗後隱匿寺廟繼續謀劃起義
喜歡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請大家收藏:()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