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
啪的一聲。
蒙武拍了下蒙恬的頭。
“你在胡思亂想些什麼?”
蒙恬微怒,難道自己推測有誤?
“這般模樣,真教人難以啟齒。”
蒙武搖頭歎息,“領兵打仗,你確是良將,然於朝中事務與人際交往,卻似初學者。”
“父親,您常說我不理政務,二弟主此,我專軍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蒙恬笑著回應,對長輩的教誨不以為意。
“起初我以為那玉佩隻是巧合,如今看來並非如此。”
蒙武若有所思,嘴角浮現一絲自得笑意。
這使他在朝局中的洞察力遠超戰場指揮。
“父親,是煙言拿的那個玉佩?您識得?”
蒙恬滿腹疑問。
“此事可對你言,但切記不可泄露,否則大秦必生波瀾,甚至牽連大王。”
蒙武神色鄭重警告。
“父親,請直言。”
“我從不妄語。”
蒙恬立即接口,目光透著好奇。
蒙武環視四周,確認無人靠近後,低聲對蒙恬說:“煙言手中玉佩,乃大王之物。”
“那‘趙’字,非姓氏,實為氏。”
"秦趙本為同源,王室皆姓嬴名趙,僅以彆分。
秦以姓為主,趙則重氏。”
"此玉佩乃大王認祖歸宗、複姓前持有,故刻有‘趙’字。”
"煙言方才提及,她有兩塊玉佩,一由趙遲所贈,另一塊則常為趙遲貼身攜帶。
依我推測,這兩塊玉佩應成對,合璧則顯‘嬴’字。
此玉出自秦宗室,由巧匠精製,乃王室身份象征。”蒙武鄭重解釋。
蒙恬點頭領悟,忽神色巨變,瞠目結舌:"父王玉佩怎會在煙言處,趙遲又攜另一塊?"
"煙言稱此玉為趙遲之母遺物,乃趙遲之父當年所賜。”
"這難道意味著……"蒙恬話未儘,但其神情已泄露心底想法。
此真相過於震撼,若曝光,不僅秦廷動蕩,恐引天下巨變。
"你的推測無誤。”蒙武低聲承認,"或許,趙遲之父正是大王自己。”
"時間線亦吻合,加之夏禦醫言行,顯曾在韓時見過趙遲,故赴李家村求證。
如今,驗證結果已然明了。”
蒙武沉思良久,"我的判斷亦與此一致。”
回想從前,初見趙遲家玉佩時,蒙武便覺熟悉。
後在章台宮,他曾提及相關,然祖龍茫然,此事遂擱置。
然而今日,夏無且來訪打破平靜。
他向李煙言詢問趙遲家況,關切目光以及得知趙遲雙親消息時的神情,儘入蒙武眼底。
尤其煙言取出玉佩時,夏無且眼中信息昭然若揭。
蒙武能成驍將,不僅靠勇力,更善揣摩朝局。
既有蒙恬之智略果斷,亦具蒙毅之官場才能。
夏無且一來,蒙武便敏銳察覺每處細節。
他始終專注觀察,終確信自身推斷。
……
縱使夏無且偽裝再精妙,李煙言年幼未覺,但蒙武久居朝堂,豈能察不出異樣。
夏無且悲喜交織的情緒,儘收蒙武眼中。
"趙遲身份僅是猜測,這與夏禦醫有何關聯?"蒙恬嚴肅追問。
"十拿九穩。”
蒙武篤定回答,語氣自信。
"因所有證據吻合。”
"趙遲年齡、其母出身,與大王登基時年紀完全匹配。”
"你可知曉為何夏禦醫被召至此?"蒙武問蒙恬。
"為何?莫非是大王之意?"蒙恬滿腹疑惑。
“你啊,總是想不明白。
這不能怪你,十幾年前你們年少,不懂朝局,不知曉也在情理之中。
當年的事,我知道,王綰知道,王翦和桓漪他們也都清楚。”
“如今人人都避而不談,隻因這是大王忌諱的話題,無人敢提。
今日我告訴你,你切記不可外泄,否則冒犯大王,蒙家恐有災禍。”
蒙武叮囑道。
儘管蒙家眼下顯赫,蒙武地位尊貴,但在王權麵前,一句話就能決定生死。
因此,這個時代以王權為核心。
這一點,蒙武明白,朝廷重臣也深知,所以在效忠祖龍時,他們始終小心翼翼,避免觸怒王權。
曆史中,最擅長隱忍低調的莫過於王翦。
在他滅掉六國後,雖然功勳卓著,卻始終保持低調,甚至故意損毀自己的名聲,在戰事中向祖龍索要賞賜和,主動破壞自身形象。
但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祖龍的信任,鞏固王權。
“父親,請放寬心。”
“今日之事,我會牢記在心,絕不泄露給任何人。”
蒙恬急切地說道。
此刻,蒙武的話語讓他充滿好奇。
如果趙遲真是他所想的身份,這對蒙家而言,便是通向榮耀的道路。
“若我沒有猜錯的話,”
蒙武冷靜開口,“趙遲的母親是夏禦醫的女兒。”
“什麼?”
蒙恬瞪大眼睛,滿臉震驚。
“你知道大王是怎麼回到秦帝國的嗎?”
蒙武繼續追問。
“大王在邯鄲出生,在那裡做了十年的人質,後來才被召回秦帝國。”
蒙恬答道。
這類事情,秦帝國大臣和各國都有所了解。
“那麼,你知道大王在邯鄲的十年是如何度過的嗎?”
蒙武再次提問。
“這個我還真不清楚。”
蒙恬搖搖頭。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