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暗影貫穿他的身體,一股他無法理解的力量在他體內爆發,輕易震碎了他的經脈。
他被這力量拋飛,重重砸在地上,壓在屬下身上。
“終究還是敗了。”
“趙遲。”
“秦帝國的趙遲……暴鳶、龐煖,你們的勝利毋庸置疑。”
“先王……廉頗儘力了。”
“大趙……已無力回天……”
氣息斷絕之時,廉頗滿心悲涼。
當他倒地,生機儘失。
“上將軍。”
廉頗被一箭擊殺的瞬間,他麾下的趙國將領眼中血紅,滿是憤恨與不甘。
“趙遲。”
“秦人。”
“必叫你們付出代價。”
“上將軍有令。”
“即便他逝,攻城不停。”
“破邯鄲,屠儘秦寇,為上將軍報仇……”
目睹廉頗被射殺,趙國眾將怒吼震天,領軍瘋狂撲向邯鄲。
懷揣複仇之心。
“既為敵,唯有生死決戰。”
趙遲冷聲說道。
他從箭囊中抽出十箭,搭於弦上。
拉滿如月。
弦動聲起。
十道流光破空而出。
每箭似通靈一般,精準鎖定趙軍主將。
十箭齊發,箭箭命中,二百丈外。
瞬息之間,十名趙將殞命。
“若我戰亡,副將接替,定破邯鄲,為上將軍複仇……”
趙營內,眾將領怒吼不斷。
他們迅速逼近城門。
秦軍數十萬蓄勢待發,隻待一聲號令,便將萬箭齊發。
箭如驟雨,席卷而來,吞噬著趙軍的生機。
趙國將士毫無懼色,展現出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概。
身為戰士,他們為國捐軀,雖死猶榮;而身為敵方主帥,我也絕不心慈手軟。
趙遲冷聲下令,手中強弓震動,每一箭射出便有十支齊發,精準擊殺趙軍將領。
趙軍前仆後繼,英勇無比,卻終難挽回敗局。
廉頗陣亡後,剩餘將士即使傷亡慘重,仍堅守陣地,毅然走向死亡。
在趙軍主營中,趙偃正躺在臥榻上休息,周圍有婢女伺候,身旁還有一位女子相伴。
這種場景,仿佛不在戰場,倒像在享樂一般。
那女子撒嬌般對趙偃抱怨:“大王,我們何時才能返回邯鄲?此地環境惡劣,我實在無法忍受。”
此女子正是趙偃最寵愛的王後,常被朝臣譏諷為娼後。
“寡人怎料廉頗如此無能,連日進攻都不能收複邯鄲,他實在令寡人失望。”
趙偃勃然大怒,隨即下令:若今日廉頗再無法攻克邯鄲,便罷免其上將之職。
這時,郭開慌張闖入營帳:“大王,大事不好!廉頗將軍剛剛戰死,死於秦將趙遲一箭之下。”
趙偃聞言大驚,起身質問:“你莫要戲弄寡人!”
郭開誠惶誠恐地解釋道:“大王明鑒,廉頗將軍親自領軍攻城時不幸遇難。
如今軍心動搖,請大王立刻撤離,前往代地向李牧將軍求援,否則秦軍必會乘勢反擊。”
“廉頗真是廢物,竟親自帶兵攻城。”
“實在令人失望。”
“大軍現在情況如何?誰在指揮?”
“快,快讓廉頗護送寡人去代地。”
趙偃驚慌失措,急忙起身呼喊。
“大王。”
“大軍仍在繼續攻城,廉頗臨行前立下重誓,若他戰死,全軍必須踏過他的屍首繼續攻城,不到邯鄲不退一步。”
郭開憤慨地說。
“廉頗真是廢物。”
“怎能浪費寡人大軍?”
“快,丞相速去傳令撤軍,護送寡人前往代地。
既然邯鄲攻不下,那就放棄吧,隻要寡人保全實力,與李牧會合,必定能奪回邯鄲。”
趙偃立刻說道。
“臣即刻安排。”
郭開也急忙離去,傳達旨意。
“大王。”
“廉頗已逝,我們該怎麼辦?”
太後恐懼地說。
“王後不必害怕,隻要寡人在,撤到代地找李牧,就有希望。”
“至於邯鄲,暫時可以放棄了。”
“李牧還有將近十萬大軍,這是寡人收複國土的關鍵。”
趙偃安慰道。
就在此時。
“報。”
“稟告大王。”
“出大事了。”
一名趙國大臣神色驚恐地闖入。
“又出了何事?”
趙偃眉頭緊鎖,神情陰鬱。
“探子來報,十裡外發現秦軍蹤跡。”
“王翦率軍直逼邯鄲。”
朝堂之上,群臣色變,竊竊私語。
趙偃聞言,臉色陡然大變,身形晃動,幾乎跌倒。
“為何如此之速?”
“完了。”
“速召丞相,立即傳令撤軍!快護送孤離開邯鄲,莫讓王翦與趙遲形成夾擊之勢,否則無人能逃脫。”
“速!”
……
趙軍後營隻剩數千人留守,負責擂鼓助威、穩定軍心及組織撤退。
眼見袍澤浴血奮戰,眾人雙眼充血,恨不得衝上戰場。
此刻,郭開急步而來。
“大王旨意!”
郭開高聲宣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守將領聞言,急忙跪拜。
“大王有令,即刻撤軍,全軍護送大王北歸代地,與李牧上將軍彙合後再商破秦之策。”
郭開語氣沉穩。
“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