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計劃周密,隻需按部就班執行即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龐雄滿不在乎地回答。
“夠了。”
龐雄再也無法忍受這位將領的囉嗦,冷冷地開口製止。
“既然大王和信陵君對我寄予厚望,我絕不會辜負他們。
趙遲不過是個年輕人,所謂的擊敗廉頗、龐煖的說法,不過是秦帝國的誇大之詞罷了。”
“今日之戰,既要拖延時間,也要打擊秦軍士氣。
你無需多言。”
龐雄堅定地說:“待我軍擊潰秦軍前鋒,便可施展拖延之策。”
他語氣中透著果決。
魏將注視著龐雄的動作,暗自擔憂:“信陵君,我早提醒過,龐雄雖有帶兵之才,卻過於自負。
如今趙遲威名在外,他怎會不想借此機會建功立業?”
“此戰,龐雄怕是不會遵從號令,隻會按己意而行。”
魏將低聲自語。
龐雄冷哼一聲:“趙遲不過是個年輕將領,秦王愚鈍,竟派如此無名之輩為主帥,實屬短視。
信陵君命我以拖延戰術對敵,然而一介少年統領,手下多為趙國降卒,即便勉強集結,又有何威勢?”
他自信滿滿,抽出佩劍指向秦營:“隻需我在陣前言語幾句,便能讓敵軍軍心動搖,一舉擊潰。”
龐雄緊握寶劍,環顧四周,高昂喊道:“我魏國勇士何在?”
“殺!殺!殺!”
二十萬魏軍齊聲回應,氣勢磅礴,仿若天地為之震撼。
“暴秦無道,興不義之師侵擾我國。
晉、韓、趙三地已遭侵占,百姓備受折磨。
若魏國再不奮起,親人們亦將受難。
唯有戰勝暴秦,方可保全家人。”
龐雄激昂的話語在戰場上回蕩。
“殺秦賊,滅暴秦!”
魏軍的怒吼連綿不斷,響徹雲霄,聲浪甚至傳至秦軍營地。
昔日韓、趙的降卒聞言,心生波動。
他們本為龐涓之後,與魏晉同宗,如今若能助魏軍破秦,便可重獲自由。
龐雄高聲疾呼,試圖分化敵軍:“此戰,我必解救爾等於困境。
望與我魏軍並肩作戰,共殲暴秦。”
此言一出,周圍魏將雖未全然認同,但也有所動搖。
隨後,魏軍齊聲呼應龐雄,聲音震天動地。
“龐將軍之計確能動搖秦軍軍心,然欲全勝還需信陵君之謀略。”
“趙遲不過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今日必讓他嘗嘗厲害,讓天下知曉所謂秦之名將不過是虛名。”
龐雄置魏將的諫言於不顧。
此時,他認為已成功動搖秦軍軍心。
稍頃,龐雄緊握手中的將軍劍,劍尖直指秦營。
“龐將軍,此刻應固守要塞,切勿輕舉妄動,否則恐有不測。”
魏將憂心忡忡地勸阻。
“秦騎不容小覷。”
魏將沉聲道。
“大膽!此戰由我指揮。
雖遵信陵君之囑謹慎推進,但首戰定要重創敵軍,挫其銳氣。”
龐雄嚴厲喝止。
無視魏將的苦勸,他毅然下令:“眾將士聽令!”
“誅暴秦,護晉國!”
“隨我突襲!”
四百四十六號軍令下達,傳令官快馬疾馳。
頃刻間,二十萬魏軍整齊列隊,大地為之震顫。
“完了!”
魏將麵容悲戚,“龐雄獨斷專行,狂妄自大,信陵君竟信此等庸才。”
秦營內,趙遲冷靜觀察著魏軍動向。
“上將軍。”
那位自稱為龐涓後人的魏國邊防將領,實則無能至極,雖熟讀兵書卻缺乏實戰經驗,且傲慢自大。
魏無忌任命其為主帥,也是因朝中無人可用。
屠睢聞言點頭讚同。
趙遲冷哼一聲,稱此人必定要取自己首級以揚名立萬。
他對魏國情勢了然於胸,魏無忌派王翦鎮守函穀,又命龐雄駐防,看似權宜之策,實則帶有輕蔑之意。
趙遲正欲利用這種輕視心理。
他早已暗中派遣細作散布邯鄲主城投降的謠言,意在激怒魏國,使他們更加小覷龐雄。
對魏國而言,采取消耗戰略或許有利,靜待齊、楚、燕等盟友支援,或許能挽回頹勢。
但對趙遲來說,這一戰關乎存亡,是徹底瓦解魏國根基的關鍵。
“若想取我項上人頭,看他如何辦到。”
此役不僅是秦攻魏的開端,更是覆滅魏國的核心之戰。
“銳士何在?”
魏軍蠢蠢欲動,趙遲拔出湛盧劍,劍鳴清脆悅耳。
他默默立誓,不負秦王重托,意誌堅定。
麵對魏軍的挑釁與離間之計,秦軍巋然不動,嗤之以鼻。
曾在韓、趙服役的將士深知歸順秦帝國的優勢,軍功封爵讓他們得以晉升,這是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
再為政權效力,實屬可笑。
趙遲一聲令下,十萬秦銳士迅速集結。
“風,風,風!”
“大風!”
十萬銳士齊聲高呼,聲震天地。
魏軍的呐喊,在秦銳士的配合下化為無形,戰場彌漫著濃厚殺氣。
“一戰定天下。”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