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歎息道。
趙遲默默點頭。
他知道如今中原缺少高產作物,而域外有番薯、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畝產可達數十石,隻是暫時無法引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如此,趙遲有自己的考量,即使得到這些作物,他也不願立即推廣,畢竟天下並非一人可以掌控,若日後天下動亂,這些作物反而可能被敵人利用。
“糧食問題是族群存亡的關鍵,百姓渴望和平,戰亂隻會導致流離失所和田園荒蕪。”
祖龍凝視著趙遲,嚴肅地說:“儘管統一之戰帶來了痛苦,但最終將造福後代,實現長治久安。”
秦始皇的宏偉誌向,成為後世王朝效仿的典範。
即便沒有祖龍,他的思想也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趙遲內心敬仰祖龍,卻遺憾其子未能繼承父輩才智。
若有傑出後嗣,大秦帝國或許不至於二世而亡。
此時,祖龍回過神來,問趙遲:“晉地糧食匱乏,眾多百姓餓死,你有何良策?”
趙遲答曰:“我秦帝國有兩處糧倉,關中與蜀地,常年保障軍需無憂。
可從蜀地調糧支援晉地,助百姓渡過難關。”
祖龍點頭稱是,又道:“賑災艱難。
人畏猛獸,然人心更險。
雖可從兩地調糧,但關鍵在於是否能送至真需之人。
若能,便是最佳。”
祖龍續道:“晉地初定,反對勢力必阻撓賑災,甚至煽動未受災者冒領。
人心難測,此乃大王所言。”
祖龍環顧眾臣,補言:“自晉地平定,文武百官皆建議本地自行解決糧食,無人提議調糧賑災。
皆知賑災勞民傷財,耗損國力。”
祖龍微笑對趙遲:“此難題困擾滿朝,盼聽汝見解。”
趙遲沉思片刻,微笑言道:“此看似棘手,實則簡單,隻需一法即可。”
祖龍好奇:“願聞其詳。”
趙遲道:“若朝廷直接撥糧,晉地權貴必冒領,未受災者亦會效仿。
人心複雜,大王所言甚是。”
“若在賑災糧中摻沙,非災民還能咽得下嗎?”
趙遲笑問,語氣怪異。
祖龍略感驚訝,隨即明白。
“饑民唯求活命,即便糧中有沙,亦不會拒絕,因其為生存之機。
而權貴及心懷異誌者,必不肯食此糧。”
祖龍點頭:“如此可保糧達真需之人。
為萬全計,賑災物資運輸與分發不可交於官府,應由我秦軍負責。
軍規嚴於律法,可防官員舞弊。”
趙遲冷哼一聲:“賑災若見冒領者,絕不姑息,該殺即殺,以儆效尤。
吾已備好詳儘計劃。”
祖龍聽完表示讚同,認為此法切實可行。
以軍隊賑災不僅能夠防止官府挪用物資,還能通過摻沙驗明冒領者身份,加之嚴苛刑罰,震懾權貴階層。
“遲兒果然聰慧,如此棘手的問題竟被你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祖龍內心頗為滿意。
他對趙、韓兩地的民生問題有所耳聞,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未能采取行動。
儘管這些問題源於趙、韓舊政權遺留的隱患,但在秦帝國強勢麵前,也隻能暫時容忍。
“明日早朝,寡人便會公布此決定。
關於賑災人選,你心中是否已有合適的人選?”
祖龍微笑著詢問趙遲。
“晉地屬我軍務管轄範圍,賑災事宜可交由我部下將領負責,運糧任務則可交付雍城大營。”
趙遲回答。
“就按你說的辦吧。”
祖龍點頭同意,目光滿是讚賞。
短短數日,祖龍已察覺到趙遲的成長,在處理政務方麵漸趨成熟,隻需稍加磨合,便可全麵掌握要領。
此時,如此難題被趙遲從容化解,充分彰顯其才智。
“大王。”
“上將軍蒙驁求見。”
殿外,趙高恭敬稟報。
他不經意瞥了主座上的趙遲一眼,眼神流露出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過去,祖龍尚未特彆優待趙遲一家時,胡亥公子還能常入宮麵聖,討好祖龍。
但自祖龍將趙遲的兩個孩子接至宮中後,胡亥徹底失去了接近的機會,被祖龍冷落。
不僅是胡亥,連以往備受矚目的扶蘇也被祖龍疏遠。
自那場衝突後,二人再無往來。
不隻是那些公子,就連趙高自身也是如此。
先前,他在章台宮侍奉祖龍,獨享君恩,然而自從趙遲一家到來後,祖龍連殿門都不讓他進,如今他隻是個普通寺人,在殿外候旨。
往昔的榮耀早已消失殆儘,這一點眾人皆知。
麵對這些變化,趙高絲毫不敢妄加評論,深知自己稍有不慎便會招致滅族之禍,因為祖龍一句話便能決定他的生死。
“大王竟將奏折交付給趙遲批閱,莫非這趙遲是大王的私生子?”
看著祖龍如此偏袒趙遲,趙高心中暗生嫉妒,若無趙遲,章台宮內的局勢或許不會如此。
“宣。”
聽到趙高的話,祖龍連頭都沒抬。
“在。”
趙高畢恭畢敬地退出。
片刻後,蒙驁邁著穩健的步伐步入大殿。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