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飯吧。”
嬴遲說,“這是我們在武安君府的最後一頓飯。”
“爹爹,我要吃肉!”
兩個孩子爭著喊。
“可以吃,但彆浪費。”
嬴遲語氣溫和,“家中雖不缺糧食,但天下還有許多人吃不飽,甚至餓死。
我希望你們懂得珍惜,不要做揮霍之人。”
“爹爹……”
“父親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絕不會糟蹋糧食。”
嬴鈺琪驕傲地說。
“很好。”
嬴遲輕笑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多年來,父親一直陪伴著兩個孩子玩耍,教他們如何做人做事。
他顯然希望孩子們走上正途,不要成為庸碌無能的紈絝子弟。
“遲哥哥,你先吃吧。”
“難得回來一趟,你在外奔波辛苦了。”
李煙言笑著夾了一塊肉給他,“你也多吃點。”
“在外的日子比在鹹陽自由多了。”
嬴遲愉快地回應。
這樣的溫情讓府中的其他妾室和公主們羨慕不已。
然而,
她們幾乎無法擁有。
能在府中免受排擠、不受欺淩,還能有個性情溫和的丈夫,就已經很奢侈。
嬴遲對李煙言的這份關懷,是她們一生都無法企及的。
“說到這個。”
“外祖父去哪兒了?”
嬴遲突然問道。
“不知道,一大早就出去了,可能是去散心了。”
李煙言笑著回答。
“也是。”
“他對母親積攢了太多悲傷。
昨天父王追封母親為王後,也算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這對外祖父來說是一種安慰。”
嬴遲笑著說。
“遲哥哥,你什麼時候把娘的墳遷回鹹陽?”
“我們全家現在都在鹹陽,娘一個人在那裡孤零零的,以前我經常帶孩子們去祭拜,但搬來鹹陽後,就沒多少機會去了。”
李煙言眼中有懇切之意。
對婆婆,李煙言也懷有深厚感情。
小時候,婆婆對她非常寵愛,可惜她沒能看到自己成家,也沒能看到孫子出生。
如果能看到孫子長大成人,兒子也這般優秀,婆婆一定會感到欣慰。
“如果不是太子,或許早就回去修繕母後的陵寢了。
但現在父皇把這項重任交給了我,雖然權力很大,但責任也越來越重。”
“為了天下百姓和大秦子民,我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
“所以在郡縣製推行之前,我還不能離開。”
嬴遲含笑說道。
“我明白了。”
“遲兄隻管放心,一定能夠實現願望。”
“即便母後知曉,也不會責怪於你。”
李煙言柔聲回應。
“飯後便移居東宮。”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
“李青他們早已安排就緒,隨時可以入住。”
李煙言含笑說道。
“那便好。”
嬴遲微微一笑。
歲月如梭,悄然流逝。
飯後不久,搬遷便開始了。
一日的時間並不長,但鹹陽城的百姓已在宗廟前熱議嬴遲的諸多事跡,傳遍整個城市。
街巷間,酒肆和武館中,到處都在講述嬴遲的故事。
“諸位可曾聽說?”
“那位平定天下的武安君其實是當今大王的長子。”
“這有何稀奇,鹹陽城誰不知道武安君是大秦長公子?”
“不僅如此,他更是嫡長公子。”
“怎麼可能?”
“哈哈,你或許不知詳情。
我從守廟的禁衛親戚那裡聽來。”
“原來你還真有禁衛親戚,可見出身清白,能任守宮禁衛的家庭必世代效忠秦帝國。”
“那是自然。”
“我的親戚還是我堂兄妹夫婿堂哥的大表哥呢,關係很好。”
“嗯……你還是直說重點吧。”
“行,既你問起,我就簡單講下。
武安君成為嫡長公子,因大王追封其母為王後,王後之子自是嫡子。”
“而且我聽說,武安君的母親與大王是青梅竹馬,所以才有這樣的榮耀。”
“萬萬沒想到,武安君竟然是嫡長公子,戰功卓著,平定天下,若他成為我大秦太子,甚至登基為王,大秦必定再振雄風。”
“這對大秦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確實如此。”
“不僅如此,如今武安君的身份更進一步,已被正式冊封為太子儲君。”
“真的嗎?”
“當然!昨日,武安君在宗廟認祖歸宗,複姓嬴,正式被大王立為太子。”
“太好了!有了武安君為太子,大秦定會穩固如山。
他自幼生活在民間,深知百姓疾苦,必會善待臣民。”
“趙四,莫輕信傳言,鹹陽城關於太子殿下的流言很多。
昨日宗廟出現五彩祥雲與金龍金鳳,你可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