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歆玉挑眉,看到汪勳樂正在為一個傷者診治。
"汪禦醫。"她輕聲喚道。
汪勳樂抬頭,大驚失色:"陛......"看到徐歆玉的眼神,他立即改口,"徐小姐怎麼來了?"
"路過看看。"徐歆玉檢查傷者的情況,"你說得對,需要切開。但之後要用煮過的細布包紮,工具也要用沸水煮過。"
汪勳樂疑惑:"這是為何?"
"防止"邪毒"入侵。"徐歆玉不便直接解釋細菌理論,"我觀察過,這樣處理的傷口不易惡化。"
回到宮中,徐歆玉立即下詔改革太醫院。她親自編寫《醫事新編》,引入消毒、縫合等現代醫學理念,並設立考試製度選拔民間良醫。
"陛下,這些療法聞所未聞......"老太醫令猶豫道。
徐歆玉早有準備:"那就從朕開始示範。"她挽起袖子,"取刀來,在朕手臂上劃一道口子。"
眾太醫嚇得跪倒在地:"臣等不敢!"
"朕命令你們。"徐歆玉堅定地說,"小傷口而已,正好演示消毒和縫合技術。"
演示結束後,看著手臂上整齊的縫合痕跡,徐歆玉滿意地點頭:"看到了嗎?這才是醫術的未來。"
登基第二年春,北狄大舉入侵。
"陛下,敵軍十萬鐵騎已破雁門關!"兵部尚書緊急奏報,"
守將趙武殉國,雁門守軍全軍覆沒!"
朝堂上一片嘩然。徐歆玉卻異常冷靜:"北狄可汗不是去年才簽了和約嗎?"
"是路杊......"兵部尚書低聲道,"查證他當初私自扣下了許諾給北狄的歲幣。"
徐歆玉眼中寒光一閃:"傳朕旨意,集結玄甲衛五萬,禦駕親征!"
"陛下萬金之軀......"大臣們紛紛勸阻。
"朕不僅是皇帝,還是玄甲衛的創立者。"徐歆玉斬釘截鐵,"北狄既敢犯境,朕必親征以揚國威!"
出征前夜,徐歆玉秘密召見工部匠作監。
"東西準備好了嗎?"她低聲問。
匠作監呈上一個木箱:"按陛下圖紙所製,已試驗過三次,威力驚人。"
箱中整齊排列著二十個陶罐,罐口密封,引線外露。這是徐歆玉憑借記憶仿製的原始手雷,內裝火藥和鐵片。
"足夠震懾北狄了。"徐歆玉輕聲道,"記住,此事絕密。"
雁門關外,北狄鐵騎耀武揚威。可汗阿史那摩站在高處,看著城牆上稀疏的守軍,得意大笑:"徐國無人矣!"
突然,城門大開。一隊玄甲騎兵緩緩而出,陣型整齊。為首者金盔玄甲,正是徐歆玉。
"女人?"阿史那摩嗤笑,"徐國讓女人當皇帝就夠可笑,現在還要女人上戰場?"
徐歆玉不慌不忙,舉起令旗:"玄甲衛,展陣!"
玄甲衛迅速變換陣型,露出後方一排奇怪的裝置——這是徐歆玉設計的連發弩車,一次可發二十箭。
"放!"
箭如雨下,北狄前鋒人仰馬翻。阿史那摩大怒,親率精銳衝鋒。就在此時,徐歆玉命人點燃陶罐引線,用投石機拋向敵陣。
"轟!轟!轟!"
震天動地的爆炸聲中,北狄騎兵亂作一團。戰馬受驚,不受控製地四處奔逃。阿史那摩被氣浪掀下馬背,還未起身,已被玄甲衛生擒。
"這是什麼妖術?!"被押到徐歆玉麵前時,阿史那摩仍驚魂未定。
徐歆玉微微一笑:"此乃天罰。爾等背信棄義,犯我疆土,天理不容。"
三日後,阿史那摩簽下城下之盟,承諾永不犯邊,並賠償戰馬三萬匹。徐歆玉凱旋回朝,威名遠播四海。
"玉兒,你這法子,也太激進了些。"太上皇徐薑嶼在禦花園中歎息。經過調養,他的病情已好轉許多。
徐歆玉為父親斟茶:"父皇是指?"
"醫學院、新式農具、還有那神秘的火器......"徐薑嶼皺眉,"祖宗之法不可輕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