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自從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後,就喜歡上了看報紙,這也讓他的繁體字水平直線上升,
助理周澤洋又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將每天的報紙都整理好後給劉旭送過來。
由於劉旭這裡訂購的報紙很多,全國各大城市的報紙都有,每天光郵寄過來的就有幾十份。
劉旭今天早上來到辦公室後,看到辦公桌上整整齊齊的報紙露出了微笑,不過隨即他就被表麵的一張報紙給吸引了。
原來這是一份8月份的舊報紙,是周澤洋用來橫著包裹那幾十份報紙的。原來這是第一屆衛生會議之後的報道。
劉旭是越看越生氣,因為這裡報道完全將中醫列為了封建毒瘤,更有甚者主張廢除中醫隻保留中藥,而且必須要求所有中醫考西醫科目,不合格的就要取消資格,以後再不得行醫。
劉旭在辦公室生了會兒悶氣後,將周澤洋叫了過來。
“澤洋,你通知醫療機械組的牛經理,讓其暫停魔都那邊製藥廠的設備安裝工作,所有人員全部撤回,項目無限期暫停,什麼時候再開工另行通知。”
“還有通知醫藥總公司那的梁經理,暫停國內所有化學藥品的進口,至於半島前線和目前正做戰的部隊用藥和器械讓其不用管了,我們會以捐贈的形式的直接交接給總後。”
“順便給總後的李才遠將軍說一聲。對了,老梁要是過來找我,你想辦法幫我擋駕吧。”
周澤洋有點顫抖的將劉旭所說的話一安不差的記了下來,他深知這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大冬天的不由的腦袋上都布滿了汗珠。
“劉先生,我能問一下這是為什麼嗎?”
劉旭也沒有隱瞞,將那張報紙抽出來擺到了他麵前,並且伸手指了指:
“你知道就行,不要給他們解釋,我自有分寸,我現在寫文章上癮了,等會兒我再寫一篇小文章你幫我送去報社吧,這回《濱海日報》的主編你不是也認識了嗎。”
劉旭感覺自己不得不這麼做,因為他記得資料顯示曆史上這一規定導致90以上的中醫被禁止執業。
最為嚴重的是新中醫的培養也被禁止,嚴重阻礙了中醫的發展,要知道當時全可是有五萬中醫學徒,但出師後,即不分配工作也不讓自已行醫,已經讓這一國學受傳承受到了影響。
劉旭感覺自己雖然隻是一個小小商人,但現在這個情況也不得不站出來發表一下看法了。
魔都製藥廠新建廠房工地上,牛德明經理正在研究一個製冷車間的設備安裝問題,這時接到了周澤洋的電話。
這個製藥廠是合作的第一家工廠,青黴素工廠早已經建成投產,後來劉旭計劃在此基礎上將它擴建成一個全門類的大型化學製藥廠,能夠生產包括片劑、膠囊、注射劑、口服液、粉劑等形式的製藥廠。
目前機械設備已運抵三分之二,這是包含了廠房建築材料在內的一個項目。
“牛總啊,這是劉先生親口交待的,你先帶著團隊回來吧,就當休假了。”
“休什麼假啊,你不知道國內有多缺藥品嗎?這個時候可正是關鍵時刻......”
“牛經理,我已經通知了魔都製藥廠方麵,項目暫停,這是劉先生的意思,這裡麵有一些事情,您先帶人回來。”
“那好吧。”
牛德明無奈的放下了手中的圖紙,隨後就通知了自己的團隊,就在他正收拾東西的時候,製藥廠的廠長火急火燎的跑了過來。
“老牛啊,這是什麼情況?到底怎麼回事兒?”
“王廠長,我也不清楚,這不剛接到電話,讓我們回去述職,說這個項目無限期暫停。”
“什麼?這不是胡鬨嗎?你不能走,老牛,你等等啊,我去想辦法。”
牛德明無奈的坐了下來,看了看一屋子的圖紙,再看看室外堆放的山一樣的設備,心裡想著這是多好的機械啊,太先進了,這要是建起來能解決多大的問題啊,唉......
王廠長回到辦公室以後想了想最後還是將電話打給了魔都市長,因為這位可不是一般人,那火爆脾氣肯定能給解決,要是打到部裡,估計夠嗆。
果然,魔都大老劉市長聽到後立刻火冒三丈:
“不行,老王你要把人給我留住,就是綁也要綁起來,絕不讓他們走了。”
而位於濱海同城醫藥總公司的梁經理在接到周澤洋的電話後,驚的蹦了起來,感覺天都塌了,因為自從打上劉旭這條線以後,他的日子不要太舒服,根本不用發愁貨源問題,而且就算送貨的汽車劉旭都給他倒騰過來二百多輛了。
現在說斷就斷了,你讓他再去哪兒找貨源去?
急的梁經理開上車直奔未來貿易公司而來,劉旭在辦公室聽到外邊走廊上周澤洋和梁經理的交談後,身影一閃躲回了現代去了。
梁夜翊看到周澤洋一個勁兒攔著自己不讓過去找劉旭,立刻就火了,直接闖了進去,結果看到空空如也的辦公室也隻能作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澤洋見到這樣一臉愧疚的跟了進來,找不到劉旭後,滿腦袋問號。
“小周,你給我說實話,你們劉先生是為什麼呀?到底怎麼回事兒?要知道這事兒可太大了。”
周澤洋支支吾吾地也不知道該不該說,可他這個樣子卻把梁經理氣壞了:
“小周,你倒是說呀,現在全國的老百姓都指著這些藥呢?”
周澤洋聽到後像是下了決心一樣把那張報紙遞給了他。
梁夜翊看了一遍後,感覺很是無語,算了這不是自己能解決的,還是讓部裡去頭痛吧。
梁經理走了以後,劉旭過了幾分鐘就又回來了,坐在辦桌開始寫了起來。
首先劉旭要闡明的是不管哪方麵的學術,都是為人類服務,中醫也好西醫也罷絕不能在不熟識的領域去打壓,因為你的認識是有限的。
更不能冠以科學之名去剝奪另一方麵的發展,因為科學才是最不科學的,科學是一門不斷沿升的、不斷質疑之前成就的學問,也就是說你現在的認知不一定是最終結果,隻有不斷的創新科學才能不斷的進步。
我們幾千年的曆史中有名的中醫不知凡幾,治愈病例更是數不勝數,而西方醫學從出現到現在才幾年的時間,學術之爭根本沒有必要,都是為了人類服務,學術就應該是百花齊放。
而中醫也不應該有門第之見,西醫也有其獨特之處,雙方都是在醫之一領域發展更應該相互學習,尋找一條更為準確、快速的方法來服務於人類。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