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現在基本天天都在工地呆著,他是生怕哪裡出錯了,現在總算是理解了以前在工地上為啥建設方老是黑著個臉了。
現在角色互換,總算體驗到了做甲方的樂趣,那是他很不理解為什麼還總是花錢請個第三方監理來工地故意刁難施工方。
現在劉旭將原建築公司1千多人和那些學生上次考試最好的前100名抽了出來,組成了一個質檢隊。
每天不用乾彆的,就是在各棟樓裡挑毛病,這些人也非常負責,每天帶著規範和圖集,就在樓裡轉,看到做錯的就當場提出來,告訴主管樓棟的哪裡錯了,正確做法是什麼,並盯著他們整改完成才算。
在這樣高強度的施工下,不但質量提高了很多,進度也都趕了上來,劉旭采購的支撐鋼架和各種輔助用具足夠多,現在已基本能保證3天一成的進度。
進度的加快也意味著建築材料的快速消耗,每棟商場5萬平米,混凝土用量大概需要2萬5千立方。而鋼筋差不多要3千噸,水泥在8千噸左右。
那麼40棟商場每層水泥用量就要6萬4千多噸,劉旭在現代找了幾家大型水泥廠,他去談的時候一張口就要人一年的產量。
自己的水泥廠明年能高產就不錯了,今年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這時,冀省的劉書記打來話,說他們的水庫項目項目和灌渠項目已經啟動,現在急需要一批工程用的測量工具。
這個東西,劉旭早就想到了,他在金陵一家老廠內淘換到一大批以前老舊的機械式水準儀,和積木式全站儀,這兩樣東西都達到了80年代的水平。
劉旭讓建築機械組安排了幾個水平高的技術員帶著滿滿兩個車廂的貨前往保定去了。
以前這個老式的測量儀不像現代的電子產品,也可以說是傻瓜式操作,以前的儀器操作起來非常麻煩,要是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根本弄不明白這東西怎麼用。
石市西部的大山中,一個中年人正帶著十幾個人查看著地形。這是省裡發下來的任務,他們這些山區縣的任務是最重的。
目前所有的工程都集中在西部山區,因為整個省的西部都在太行山中,從北到南貫穿整個省適合修建水庫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更何況還有劉旭給他們的選址。
接下來這段時間從省到專區再到各山區縣就根據這份圖紙開始了前期勘探,而上邊在得知了劉書記的動作後也很是無語。
你說製止吧,這些計劃基本上都已經討論的差不多了,肯定是要實現的,可是不管吧,這急脾氣的已經開始安排了。算了,還是由他去吧。
因為這段時間找了不少水利方麵的專家來論證,劉旭提出來的這些思路還是非常可行的。
中年人站在一個山頭上說道:
“圖上顯示這個山穀需要修建一座倒虹吸?可這也太寬了吧,而且落差這麼高。能行的通的嗎?”
“賈縣長,資料上是這麼標注的,這條倒虹吸長近6百米,落差73米,采用3排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管道鋪設。”
“行吧,那下邊這條河呢?從河底穿行?”
“對的。”
“好吧,再往前走吧,圖上顯示裡邊還有兩座水庫呢,咱們一起看看。哎對了,讓勘探的同誌繼續乾活兒不要跟我們了,咱們速度快點,省裡還急著要回複呢?”
“老賈啊,慢點,我可不像你們。”
“老書記,你說你就在城裡等著多好。非要跟我們出來。”
“你可能不知道全縣人有多盼著這麼一條水渠啊,早在民國二十五年的時候,縣裡就有位馬先生請當時的華北水利委員會來勘測過一次,但那時,縣裡沒錢,上邊不管,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
“還是這新社會好啊,這才幾年呐,上邊看問題就是能看到本質上來,咱們縣呐,就是缺水,可要說缺水吧,好幾條河呢,可是利用不上啊,還得靠天吃飯。現在好容易有了這樣的機會,砸鍋賣鐵也要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