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這才是爺們兒該乾的事兒。”
“那行吧,我們也不打擾你了老康,現在這山區路段修好了,我們就趕緊去鋪麵層了,對了你們的瀝青可得準備好啊,我們要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的。”
而劉旭在外邊晃悠一個多月也回到了濱海,一回來他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今年在外邊田地裡試種的高產冬小麥差不多要熟了,想著問一下劉旭什麼時候開始收割?
劉旭還記著首長曾跟他說過,要是這首批高產糧熟了,收割的時候叫他過來看看。
於是劉旭趕緊給少山先生通報了一下,沒想到接到通知說是首長要親自過來,讓自己三天以後做好接待準備。
而且這次可不是光首長一人過來,而是帶著一個團隊過來的,有農業部的人,也有北方各省農科院的人。
現在的未來生物實驗室可是人才濟濟,院長李井君不但將他以前相熟的人都拉了過來,而且後來從歸國的人員中又挑了一部分加入了進來。
劉旭對他們是大力支持,上百畝的玻璃溫室大棚說建就建,而且還跟濱海專區要了5百畝試驗田,這次的冬小麥有2百畝的麵積。剩下2百畝是水稻,還有百畝是各種其他作物。
第三天的上午,首長帶著農業部的人過來了,這次少山先生由於工作原因沒能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旭這次也是在樓下迎接的,他並沒有往遠的走,知道首長不喜歡迎來送往那一套,也就沒在這方麵下功夫。
“小劉啊,我們這次可是來檢查你的作業了啊,不知道你能考出個什麼成績啊?”
“哈哈,這我可不發怵,我這可是高產的種子,就是管理再不好,這成績也比老百姓田裡的麥子強不少啊。”
“喲喝!口氣不小嘛,那咱們就去瞧瞧。”
“那個,要不先讓同誌們把行李都放進酒店裡,先安排好再去?”
“哎,不用,正事兒要緊兒,中午吃完飯,抽個時間就辦了。”
“那好吧,咱們乘坐觀光車過去吧。”
劉旭說完招手讓等在一邊的幾輛觀光車都開過來,大家一起上車離開直奔東南方向的實驗田而去。
各省農科院的人基本上昨天就陸續到了,這會兒早就過去了。
到了地頭後,這裡已經停了二十多輛聯合收割機了,邊上還有幾台微型收割機和脫粒機,因為微型收割機是不具備脫粒功能的,這是為了測試畝產而專門準備的。
“首長,您給指幾塊地,咱們單獨收割一下,測一下畝產。”
“好的,這樣吧,這個角上選出一畝地來,西邊再選出兩個一畝,中間也選個一畝,南邊靠中間點再一塊就夠了。”
首長吩咐完後,立刻就有人拿著皮尺進入田中量好後就用竹杆插在地上,並且用安全帶拉了起來。
五塊地選好後,微型收割機就被工作人員開著下了地,隻見機子往前走一段就自動打好捆從旁邊彈了出來,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田地旁邊的一台脫粒機也轟鳴了起來,人多效率就高,不少人都下到田裡將打好捆的麥子撿回來送進了脫粒機裡,旁邊有人用袋子接著,半個多小時,這一畝地就完成了。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