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小豬體型和小乳豬差不多。
在係統上選擇處置食物,挖去脊背上生長著小辣椒樹的樹瘤。
剩下的骨肉重量,差不多五六公斤。
樹瘤和小樹苗相連,和一般的喬木樹瘤不同,有更多的骨質。
瘤子白蒼蒼的,看著並不討喜也沒有藝術感。
劉筆不知有何用,先丟到一旁。
剔骨尖刀遊走,在動脈處切入,把血液放乾淨。
退毛不用開水,劉筆直接把木炭裹遍椒香豬全身,再火焰噴槍伺候。
等燃燒10分鐘左右,把全身燒儘了,再用剔骨尖刀把表麵的木炭和沾著孢子的毛發都刮下來。
再把內臟全部掏出,這些內臟全都有著非常明顯的香辣味道。
劉筆覺得這些東西值得做菜,便又拿了個大盆,把椒香豬的心、肝、肺、腰子、大小腸都放了進去。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隻椒香小豬的r頭隻有10個,這說明它們並不是一個繁殖能力高的種群。
按照前世的標準,母豬的r頭一般是12個以上,繁殖能力強的,能有18個。
公豬一般也有類似數目,就是r頭並不明顯。
劉筆發現,這是隻公豬。
“公豬肉可能不好吃……”
他一邊自言自語著,一邊修整著小豬的腹部,用剔骨尖刀把多餘的r頭和其他器官全部刮平。
一般來說,公豬肉騷,體味重。
不過椒香豬的氣味不同,帶著很明顯的香辣味,這股子體味,反而是件好事。
用木炭清潔乾淨體內後,劉筆把小豬從臀部內側順著脊骨劈開,在肉上劃開縫隙,以便醃製和烤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椒香豬本身有著很濃的辣椒和花椒香氣。
所以進入醃製環節後,劉筆不需要太多香料,隻把鹽、大蒜末和薑末擦抹在椒香豬的腹腔上。
醃製30分鐘後,劉筆充分淋上土豆基酒,再把醬醋、蘋果糖漿均勻塗抹在椒香豬表麵。
再醃30分鐘,把剛剛壓碎的土豆泥,均勻地塗在椒香豬的腹腔內。
塗抹浸潤三層後,上火。
用軍刺把椒香豬串好,架在火上,徐徐轉動,20分鐘左右,便刷上一層油。
耐心烤製差不多兩個小時,皮肉從灰白色,逐漸呈現出一種油亮的深紅。
甚至亮到可以從它的外皮上看見跳動的火光。
大功告成。
用乾淨的刀子切入,豬皮嘎吱一聲脆響,同時,一股子熱氣從切口處冒出。
皮裡麵包裹的豬肉,流出鮮香的肉汁和油脂。
烤製的過程已經消耗了足夠的脂肪,恰到好處的豬肉既保留了鮮嫩,又沒有任何油膩的感覺。
是真正的肥而不膩,皮酥肉嫩!
蘋果的糖漿帶給豬肉絕妙的色澤,而豬肉本身的椒香就已經勝過所有香料!
這隻小豬,天生就入味!
劉筆迫不及待,確認刀具和手都是乾淨的以後,他切下一塊椒香小豬肉,放進嘴裡。
酥脆的豬皮口感獨特,咀嚼中釋放出濃鬱的香氣。
用的是這個世界少有的木炭烤製,唇齒間沒有煤油味兒,確有難得的炭火風味。
豬皮裡的豬肉多汁而柔軟,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肉汁在舌尖上流淌,
鮮嫩的肉質與酥脆的豬皮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如同白月光一般難以忘懷。
椒香豬的長期以薑樹果和同類落下的辣椒為食,脂肪和香料早已融合,順滑得像腳踩西瓜皮,根本不存在不同部位調味不均的死角。
而土豆泥則是神來之筆。
讓烤椒香豬的肉質更加軟爛,避免了乾柴,又充分吸收了椒香豬的肉汁與風味。
肯德基的雞汁土豆泥,在這次的土豆泥麵前,都隻能說一句弱爆!
“小豬啊,你走得值了!”
劉筆一邊吃,眼淚一邊從嘴角不住地流下來。
喜歡異種的營養是牛肉的六倍?請大家收藏:()異種的營養是牛肉的六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