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是一種製作方法。
是肉類加入醬料鹵汁,在鍋中慢慢燉煮入味的做法。
鹵肉有很多種,本味來源於鹵汁。
江南一帶的鹵肉,加入醬油、八角、桂皮、茴香之後,慣用糖和紅曲。
上好豬肘放入砂鍋當中,連皮帶肉,細細燉煮。
燉出來以後湯色濃稠,肉皮紅潤油亮,肉質軟糯細嫩,肥而不膩,還有一口香甜。
或是往北一帶,多有油鹽,多加黃豆醬或者甜麵醬,放入黃牛肉燉煮。
鹵出來的牛腱肉緊實有嚼勁,切成薄片蘸料食用,極有風味。
當然,也可以大量放入辣椒花椒,就圖一口辣味,放入豬耳朵、鴨脖、兔頭等鹵製。
吃的就是軟骨的那一口香脆,和軟骨之上皮膜的油潤。
隻是這些東西……
劉筆現在也隻能想想罷了。
店裡香料的種類,一隻手數得過來。
要去找茴香八角什麼的,有些難為人了。
老祖宗這一拳千百年的功夫,你擋得住嗎!
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神農嘗過的百草,劉筆現在要一口一口地嘗過去。
那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類似香料了。
還不如等緣分。
他掂量著手上的腿蛋肉,肉好像在和他擊掌一樣,在他手上發出啪啪的聲響。
鹵是可以做的。
但是非常美味的鹵汁,恐怕來日方長。
現在,他想要做出的,就是一款能對標蛋白質塊的食品。
不要求達到自己的100分,先保證60分及格。
不管怎麼說,能在口感上把蛋白質塊比下去就行了。
比蛋白質塊好吃,價格上沒指望低價競爭,隻要高出太多。
先做成仿製品,再做成競品,最後做成上位替代品!
要達到這一標準,隻能用緩衝區數量最多的腿蛋肉。
大鼠肉太少了,能做,但是不劃算。
那椒香豬雖然好吃,但現在劉筆指望著用它們來生產辣椒,是一隻隻精心伺候著,一條腿都不敢多吃。
想吃,隻能等到了哪天某隻小豬中暑了以後再說。
唯一問題,就是烤肉放久了邦邦硬。
那麼就需要做出一罐有味道,且沒有那麼硬的肉就可以了。
“有沒有什麼可以軟化腿蛋肉的方法?要求在常溫狀態下也能方便食用。”
劉筆向係統提問道。
【正在為您查詢相關文獻和相關記憶】
【……】
【目前找到了兩種方法】
【1.由於腿蛋肉蛋白質分布,肌肉纖維密集且脂肪較少,您可以參考牛肉的軟化方法】
【如小蘇打、草木灰、木瓜蛋白酶等該類物質可在九區發達區域獲取)】
【2.您可以把它嚼爛,這樣您就可以得到一份充分軟化的腿蛋肉。】
【哈,哈,哈,哈。】
隻可惜,劉筆沒有笑。
小蘇打之前是一直在用的。
在做辣椒炒肉的時候,把肉切成薄片,用小蘇打抓勻,入口可以更加軟滑。
對於一整塊的大肉,用的小蘇打可就太多了。
不過草木灰……
劉筆想到了這段時間燃燒蘋果樹枝積累起來的灰。
他連忙走到爐膛那裡,抓起一把灰燼,揉一揉,搓一搓,再放在鼻子邊上聞一聞。
有些澀,有些苦的灰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