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上,各方人士組成的小隊正在山路上行走。
有捕獵小隊,有羅川那邊派來的速遞人員,也有工程隊的成員。
在劉筆提出了設想之後,眾人很快就組織了起來。
彭文說在紅山區域建起養殖場地,安全區裡也許有人會找麻煩。
隻是劉筆用不著太複雜的設施,紅山基本上又是法外之地,沒人舉報,就沒人管。
少量舉報,相當於沒有人舉報。
最後的結論,就是緩衝區做事的一向風格:
不管怎麼說,先斬後奏。
這也是眾人來此的原因。
紅山並不是一座孤山,而是一片山脈。
山脈中有著較為複雜封閉的地形,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紅山環境。
【適合椒香豬生活的地區,大致位於較為平坦的山中樹林,或地形封閉,且食物較為豐富的山間河穀地帶。】
【樹林大都位於迎風坡位置,水分食物均較為充裕】
係統的提示出現在劉筆的眼前。
“紅山這一帶的地圖,已經至少十年沒有民用版本更新了!”
工程隊的老賀邊走邊喘氣道。
胡然說自己年紀大了,便讓老賀代替自己來考察。
這紅山上本沒有路,這一路上山,全靠捕獵小隊上次勉強開辟的一條小路。
好久沒有爬過山,給他關節炎的老胳膊老腿整得生疼。
捕獵小隊則是齊刷刷地抽出柴刀,一路在前方披荊斬棘。
柴刀砍得到處都是薑樹枝的刺鼻氣味,麻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了。
“我們上次來過這裡,有一些基礎地圖。”
小隊長回答老賀道。
“硬要說的話,除菌隊那裡肯定有。但我們沒辦法那麼細致,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找到河穀或者樹林位置。食物多的地方,椒香豬肯定也多。”
劉筆說道。
這裡的磁場還有亂流,指南針沒有辦法發揮效果。
隻能憑借老地圖,一邊標記,一邊前進。
歡蹦亂跳的小豬,膽小的手蟲,像寶藏一般瑩瑩發亮的石珊瑚。
讓第一次來到紅山的人們感到很驚訝。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雖然紅山上的空氣很刺鼻,甚至有時候刺到讓人睜不開眼睛。
但是在過了半山腰,完全進入山區之後,就可以直接呼吸空氣了。
“相比死區,這裡算是個度假的地方!”速遞站的大漢說道。
“重回這裡,沒想到竟然會感覺到安逸。”
劉筆甚至隨手采了一些薑樹果,用布擦乾淨了,掰開來吃。
酸甜冰涼,如山竹果肉一般的滋味,卻帶著一絲不濃不淡恰到好處的薑味。
劉筆這才想起,他似乎好久都沒有吃到薑樹果了。
在平原地區中的這些薑樹,就是光長樹枝,不長果子。
真變成生薑了。
小隊跋涉到了一處穀地,劉筆掃視一周,發現這個地方坡度非常平緩,離河灘也近,周圍樹木茂盛,充滿了勃勃生機。
而且穀底呈現南北走向,穀底也平坦寬闊,非常適合進行一些建築。
最關鍵的是,居然可以看到一些椒香豬的小團體,兩三隻的,排一起在河邊飲水。
“我覺得這裡就不錯。”劉筆說道。
老賀點點頭:“我沒意見,就是路不好修。”
速運站的漢子則是說道:
“這大路恐怕一時半會兒修不起來,以後有貨物,直接用小推車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