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開通的衝擊波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江州激蕩起巨大的漣漪。
江州國際聯合化工三大品牌的名字,伴隨著每日數十萬人次的客流,以無與倫比的頻次和覆蓋麵,強勢植入江州市民的腦海。
“市委市政府支持品牌”的背書,更是在民間催生出一種樸素的信任感——“公家都支持的,總不會差”。
就這樣,外資巨頭針對本土新銳的立體絞殺戰迅速拉開帷幕。
江州電視台、廣播電台的黃金時段,瞬間被外資廣告塞滿。
寶潔旗下海飛絲洗發水的廣告,當紅小生甩動著烏黑飄逸的秀發,背景音樂激昂:“頭屑去無蹤,秀發更出眾!海飛絲,國際品質!”
舒膚佳香皂的廣告緊隨其後,溫馨的家庭場景,強調“長效抑菌,健康守護”。
聯合利華的奧妙洗衣粉廣告則大打“強力去汙”科技牌,穿著白襯衫的模特在泥地裡打滾後依然潔淨如新。
收音機裡,循環播放著尤妮佳旗下蘇菲衛生巾的廣告,溫柔的女聲訴說著“超薄透氣,自在隨心”。
這些廣告製作精良,明星效應顯著,借助傳統媒體的廣泛覆蓋,試圖抵消地鐵廣告帶來的衝擊,不斷強化消費者心中“外資=高端=品質”的固有認知。
日本尤妮佳株式會社反應最為直接。
他們迅速加大了在江州公交車身上的廣告投放力度。
一輛輛披掛著“蘇菲”清新藍色廣告的公交車,穿梭在江州的大街小巷,與貼滿“蜜語時光”的三輪車和出租車形成了流動的對抗。
公交車的覆蓋麵和線路穩定性遠超三輪車,蘇菲的廣告畫麵也更加精致時尚,試圖在流動的視線爭奪戰中壓製住本土對手的“土氣”。
在零售終端——各大連鎖超市的戰場上,外資的阻擊最為凶狠。
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的日化品區域,原本留給二線品牌的位置被進一步壓縮。
“好媽媽”洗衣粉即使通過政府協調,艱難地擠進了個彆超市,也被安排在最不起眼的底層貨架角落,光線昏暗,排麵狹小。
而汰漬、奧妙占據著黃金腰線位置,堆頭巨大,促銷海報鮮豔奪目。
聯合利華和寶潔發動了猛烈的促銷攻勢。
“買奧妙洗衣粉送精美洗衣袋!”
“購海飛絲大瓶裝第二件半價!”
“蘇菲衛生巾滿50減20!”
促銷員穿著統一製服,熱情洋溢地推銷著外資產品,對旁邊冷清的“好媽媽”、“春花”貨架視若無睹。
高藝文派出的促銷員,常常被超市管理人員以“影響秩序”或“未報備”為由驅趕。
采購經理的態度也變得微妙。
麵對高藝文和江清河的據理力爭,他們不再強硬拒絕,而是換上了職業化的敷衍笑容:“高經理,我們理解政府支持本地企業。但超市也要生存,要利潤,外資品牌促銷力度大,消費者認啊,你們的產品……知名度還是差了點,動銷慢。這樣吧,你們也搞點像樣的促銷?力度至少要跟外資持平吧?不然我們很難給資源啊。”
這看似合理的要求,卻像一道無形的枷鎖。
外資巨頭可以承受巨額促銷成本,但對於現金流本已瀕臨斷裂的江州國際聯合化工來說,這幾乎是無法承受之重。
季方語看著促銷方案上的預算,眉頭擰成了疙瘩。
一些關於“本地產品質量不穩定”、“小廠生產環境差”、“廣告轟炸擾民”的流言蜚語,也開始在部分網絡論壇和市民閒聊中悄然流傳。
雖然查無實據,卻像毒刺一樣,試圖瓦解地鐵廣告建立起的初步信任感。
麵對外資巨頭立體化、多層次的凶猛反撲,江州國際聯合化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地鐵廣告帶來的巨大聲量,要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中間隔著外資用資本和渠道構築的銅牆鐵壁!
高藝文和江清河在超市碰壁後,帶著一身疲憊和憤怒回到廠裡。
季方語看著促銷預算愁眉不展。白羽凡雖然保證了生產質量,但看著倉庫裡開始緩慢增加的成品庫存,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連一向樂觀的許晚晴,看著街頭蘇菲的公交車廣告越來越多,也忍不住罵罵咧咧。
“小明,這幫孫子太狠了!超市裡根本不給我們活路!促銷我們做不起啊!”高藝文一拳砸在桌上,眼睛通紅。
江清河沉默地抽著煙,煙灰缸裡堆滿了煙頭。
明朗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廠區裡依舊燈火通明的車間和忙碌的工人身影,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地鐵列車駛過的轟鳴。
他的臉色異常平靜,隻有眼中深邃的光芒在劇烈地跳動。
壓力?窒息?絕望?這些情緒在黃萬春拍板地鐵廣告的那一刻,就已經被他徹底摒棄了!
喜歡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