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他再次出現在“創客聯盟”的地下室。
這一次,他手裡多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
“歐陽,阿謙,先停一下。”明朗叫停了又在爭論的兄弟倆,將筆記本攤開在堆滿元件的工作台上:“我回去想了很久,關於我們那個屏幕,我有些新的想法。我們不能隻盯著觸摸屏本身,我們要做,就做整個顯示模組!從tft陣列開始!”
“什麼?從陣列開始?”歐陽旭驚得眼鏡都快掉了:“明哥,你知道那需要無塵車間、光刻機、鍍膜機……那得花多少錢?我們這破地方怎麼可能?”
“聽我說完。”明朗沉穩地壓壓手,指著筆記本上畫出的流程圖:“是的,完整的tft陣列工藝非常複雜,動輒幾十上百道工序。但如果我們目標明確,隻做小尺寸、低分辨率240320,也就是qvga),我們可以把它壓縮到十幾道關鍵工序。這不是天方夜譚。”
他開始詳細闡述他構思的簡化版量產工藝:
1.陣列array)工藝簡化版核心
“首先,基底。我們不用追求高標準的玻璃基板,就用國產的、厚度0.5左右的鈉鈣玻璃就行,成本低。先進行清洗和預處理。”
“然後,第一次薄膜沉積——柵極金屬層。我們用磁控濺射的方式,鍍上一層鉬鋁鉬oao)合金層。o和玻璃附著力好,a導電性好且便宜,上麵的o層可以防止a擴散和氧化。這是我們未來柵極線和柵電極的基礎。”
“接著,第一次光刻photo1)。塗上光刻膠,用我們設計的柵極圖案掩膜板進行曝光、顯影。然後通過濕法刻蝕,把不需要的金屬層蝕刻掉,形成我們設計好的柵極掃描線gateine)和tft的柵極gateeectrode)。清洗,脫掉剩餘光刻膠。”
“下一步,沉積柵極絕緣層gi層)和半導體有源層。用pecvd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設備,連續沉積氮化矽sinx)作為絕緣層,和非晶矽asi)層作為tft的溝道材料。這一步很關鍵,決定了tft的開關特性。”
“第二次光刻pand),隻保留未來tft溝道區域的那部分asi,其他的用cf4o2等離子體乾法刻蝕掉。”
“第三次薄膜沉積——源漏金屬層。同樣用濺射法,鍍上一層和柵極類似的金屬層,比如cr鉻)或者還是oao。”
“第三次光刻pine)。通過刻蝕形成圖案。注意,這裡源漏極之間會有一個間隙,就是未來的溝道。”
“最後,沉積鈍化層passivationayer)。再用pecvd鍍一層氮化矽,保護下麵的電路。第四次光刻pe),露出漏極的一部分,以便後續連接像素電極。”
“沉積ito層。用濺射法鍍上氧化銦錫透明導電膜。第五次光刻pito)。這樣,陣列基板就完成了。看,核心其實就5次光刻!比標準工藝簡化了一大半!”
歐陽謙聽得目瞪口呆,飛速地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著,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恍然大悟。
明朗說的這些工藝名詞他大部分在理論上都學過,但從沒想過可以如此大膽地簡化整合!
尤其是5次光刻的概念,極大地降低了設備投入和工藝複雜度。
“陣列基板完成後,另一邊是彩膜cf)基板。”
明朗繼續講解。,atrix)材料,光刻出黑框,用來遮光和防止串擾。然後依次用光刻法製作紅r)、綠g)、藍b)三種顏色的樹脂色阻orresin)。最後再塗覆一層平整的覆蓋層oc),再濺射上一層公用的ito電極。”
“接下來,在cf基板的邊緣塗上封框膠seaant),在陣列基板上用點膠機滴上液晶c)。然後在真空環境下對位貼合,讓封框膠固化,形成一個一個的‘液晶盒’。”
“這個過程對精度要求極高,但設備相對專用,我們可以尋找二手的小尺寸線,或者與有類似能力的實驗室合作。”
“成盒後的玻璃大板,需要切割成我們需要的2.4寸小片。”
“然後進行研磨倒角,防止邊緣破裂。”“接下來是關鍵的貼附工藝:通過各向異性導電膠膜acf),將驅動ic芯片driveric)綁定bonding)到陣列基板的壓點pad)上。再將印刷電路板pcb)同樣用acf綁定上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之後,安裝背光單元bu)。背光包括反射片、導光板gp)、擴散片、增亮膜befdbef)和ed光源。這部分技術相對成熟,可以外購標準件。”
“最後,組裝鐵框,進行老化測試agingtest)、電光學測試eotest),檢查亮點、暗點、閃爍、串擾等。通過測試,就是一個完整的顯示模組。”
“至於觸摸屏,”明朗看向歐陽兄弟之前工作的夾具:“你們研究的電阻式觸摸屏,作為另一個部件,最後通過框膠貼合在顯示模組的最上麵,組成一個帶觸摸功能的完整屏幕總成。”
明朗一口氣說完,地下室一片寂靜。隻有老舊電腦風扇的嗡嗡聲。
歐陽旭張大了嘴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靠!明哥,你……你從哪兒搞來的這套東西?這……這簡直是把那些大廠的核心秘籍給扒了啊!”
歐陽謙則顯得更加激動,他手指微微顫抖地撫摸著明朗筆記本上的流程圖:“五次光刻……簡化材料體係……聚焦小尺寸……理論上……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設備精度和材料純淨度的要求!明哥,你這是個天才的簡化方案!它可能做不出頂級屏幕,但絕對有可能做出‘足夠好’、‘足夠便宜’的屏幕!”
明朗看著兩人激動的樣子,知道火種已經點燃了。
他沉聲道:“方案是骨架,但血肉需要你們來填充。這裡麵每一個參數的優化,每一道工藝的穩定性控製,都需要大量的實驗。設備我們可以去買二手的、改造的;材料我們可以去找國產的替代品;人才……除了你們,我還會儘快招募有經驗的工程師。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他目光掃過堆滿雜物的地下室:“這裡條件簡陋,但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研發和中試線。我們需要立刻行動起來了。阿旭,你負責牽頭工藝實驗,你的動手能力和急智用得上。阿謙,你負責理論計算、參數設計和測試數據分析。我們三個人,就是這支技術突擊隊的核心。”
“一個月!”明朗再次強調:“我們沒有時間完美。我們要的是在無數次失敗中,快速迭代,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平衡點。做出第一批能點亮、能顯示、能觸摸的樣品!隻要樣品基本達標,我就有能力說服投資人,撬動更大的資金來建設真正的產線!”
歐陽兄弟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燃燒的火焰和前所未有的決心。
他們不再是在黑暗中盲目摸索的孤獨研究者了,他們有了清晰的地圖和強大的後援。
“乾!”歐陽旭一拳砸在桌子上。
“明白!”歐陽謙重重地點點頭,立刻轉身開始在電腦上建模計算。
無形的壁壘依然存在,商業世界的喧囂依舊浮躁。
但在這間大學角落的地下室裡,一場旨在顛覆行業格局的技術突圍戰,已經悄然打響。
明朗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方向,更是一顆來自未來的、經過淬煉的技術種子。
它將在2005年這片略顯貧瘠的土壤上,頑強地生根發芽。
成敗,在此一舉,但他們第一次感到,勝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他們這邊微微傾斜。
喜歡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