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揮矛大喝:"開城門!"
守軍見主將已死,又懼張飛凶威,隻得放行。關羽、張飛護著車仗疾馳入城,陳登親自下城相迎,低聲道:"曹軍耳目眾多,郯縣不可久留。我已命人備快馬船隻,兩位將軍可速往廣陵接應玄德公,共謀大計!"
當夜,關羽、張飛將家眷暫托陳登照料,自引輕騎出城,直奔廣陵。
路上,張飛恨恨道:"早知曹操奸詐,當初就該在許昌一刀結果了他!"
關羽撫須歎道:"世事難料,如今唯有先與大哥會合,再圖後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郯縣城外,陳登望著二人遠去的背影,對身旁父親道:"劉備仁德,關張勇烈,他日必非池中之物。"
陳圭頷首:"今日相助,他日或可為我陳家留條後路。"
數日後,劉備率陳到、孫乾等殘部風塵仆仆趕至郯城。關羽、張飛聞訊,急出城相迎。兄弟相見,執手相看,皆感慨萬千。
劉備歎道:"若非二弟、三弟機警,備幾陷曹賊之手!"
關羽沉聲道:"大哥,曹操既已翻臉,徐州非久留之地,當速謀出路。"
張飛環眼怒睜:"何不就在郯城據守,與曹賊決一死戰?"
當夜,陳登於府中設宴為劉備接風。席間,陳登直言:"郯城小邑,難抗曹操大軍。皇叔欲圖大業,需暫避鋒芒。"
劉備拱手請教:"元龍有何高見?"
陳登執杯沉吟:"今袁術據九江,雖驕橫無謀,然兵糧尚足。皇叔可假意投之,暫棲其身。待時機成熟,可南投劉表——荊州沃野千裡,帶甲十萬,足可托身。"
劉備沉思良久,擊掌稱善:"元龍此策,正合我意!"
宴罷,劉備懇切道:"先生大才,何不隨備同行?"
陳登與父親陳圭對視一眼,婉拒道:"我父子世居徐州,祖墳宗祠皆在於此,實難輕棄。且留此間,或可為皇叔他日內應。"
劉備知其意決,不再強求,鄭重拜謝:"他日若得誌,必不忘今日之恩!"
次日拂曉,劉備率部眾悄然離城。陳登早已備好船隻,親自送至渡口。
江霧彌漫中,劉備立於船頭,回望北岸,慨然道:"今日一彆,不知何日再返中原!"
關羽撫須勸慰:"大哥勿憂,蛟龍終非池中之物。"
張飛朗笑:"待俺老張練就十萬雄兵,定殺回許昌,取曹賊首級!"
九江城中,袁術得報劉備來投,把玩著玉璽冷笑:"大耳兒窮途來投,正好為我所用。"
謀士楊弘諫言:"劉備梟雄之姿,恐非久居人下者。"
袁術不以為然:"喪家之犬,何足道哉?且讓他去守盱眙,與曹操互相消耗。"
長江之上,劉備獨立舟中。孫乾遞過荊襄地圖:"劉表雖據九郡,蔡瑁等排外已久..."
劉備凝視南方,目光深邃:"天下英雄,豈獨曹操、袁紹乎?"
浪濤拍岸聲中,一輪紅日正刺破雲層。
——建安五年的這個清晨,失意的皇叔不會想到,這次看似狼狽的南逃,竟為日後"三顧茅廬"埋下了命運的伏筆。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