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6年,夏末的餘熱尚未散儘,北漢國境線上揚起一片沙塵。曆經數月顛沛流離,昭武帝吳權終於踏上了故土。風吹過他染塵的衣袍,身後是疲憊卻目光堅定的隨從們。這一路走來,躲過了多少東吳追兵,越過了多少困難險阻,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陛下,再往前就是汴京了。"身旁的侍衛低聲說道,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吳權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城郭輪廓,長長舒了一口氣。這一路走來,他時常在深夜驚醒,夢見自己仍在逃亡途中。如今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土,心中的重擔卻絲毫未減。
"加快行程吧。"吳權揮鞭策馬,"還有許多事等著我們去做。"
九月汴京,秋意漸濃。皇宮內,吳權端坐於龍椅之上,雖然麵帶倦容,但目光如炬。殿下文武百官分立兩側,氣氛莊重而肅穆。
"宣甘寧進殿!"內侍高聲傳喚。
殿外傳來沉穩的腳步聲,一位身材魁梧、麵色堅毅的將領大步走進殿來。他身著褪色的戰甲,卻掩不住一身英武之氣。這就是一路護送吳權出生入死的甘寧。
"末將甘寧,叩見陛下!"甘寧單膝跪地,聲音洪亮。
吳權起身走下玉階,親手扶起甘寧:"這一路若非將軍舍命相護,朕早已命喪黃泉。今日朕封你為北漢水軍都督,統率我北漢所有水軍力量。"
甘寧眼中閃過驚訝,隨即堅定道:"末將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一個身著破舊布衣的老者不知何時出現在殿門前,守衛正要阻攔,卻見那老者朗聲笑道:"陛下今日封賞功臣,怎可少了老朽?"
眾臣嘩然。這老乞丐平日裡常在汴京城內行乞,今日竟敢擅闖皇宮大殿。
吳權卻抬手製止了侍衛,目光如炬地注視著老者:"這一路上,多謝老先生多次指點迷津,化解危機。朕一直覺得先生絕非尋常人。"
老者哈哈大笑,忽然挺直了佝僂的腰背,眼中射出睿智的光芒:"老朽龐統,字士元,曾與臥龍諸葛亮齊名。水鏡先生司馬德操有言:"臥龍、雛鳳得一者可安天下"。今日特來助陛下一臂之力。"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誰能想到,這個平日裡在街邊行乞的老人,竟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
吳權大喜過望,當即封龐統為水軍軍師,輔助甘寧整頓水軍。
次日清晨,吳權在禦書房召見甘寧和龐統。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我北漢水軍現狀如何?"吳權開門見山地問道。
甘寧麵色凝重:"啟稟陛下,我軍戰船老舊,水軍訓練不足。若是與東吳水軍交戰,恐怕難以取勝。"
龐統捋著胡須,微微笑道:"都督過謙了。老朽這些日子在汴京內外走動,所見北漢水軍將士個個驍勇善戰,隻是缺乏統一調度和訓練。若得妥善整編,假以時日,必成一支勁旅。"
吳權點頭稱是,命人取來地圖鋪在案上。三人圍圖而立,開始籌劃水軍整編事宜。
"朕有意將水軍分為三路。"吳權手指地圖,"第一路仍由管承率領,封為水軍副都督,手下副將有管統、都市牛利等。戰船一百艘,水兵兩萬人,屯紮於冀州渤海水寨,主要負責保護我國商船和海上貿易。"
甘寧仔細查看渤海水寨位置,沉吟道:"管承將軍熟悉渤海海域,確實是不二人選。不過兩萬人是否足夠?"
龐統接話道:"渤海海域相對平靜,且我軍在此處已有根基。兩萬精兵配合百餘戰船,足以震懾海盜,保護商路。"
吳權繼續部署:"第二路由吳雄率領,封為水軍右都督,手下副將有郭淮、文鴦等。運兵船三十艘,配備兩萬備武軍,駐紮於徐州東海海口。這支部隊專門負責登島和江河沿岸登陸作戰。"
甘寧眼睛一亮:"陛下此計大妙!專司登陸作戰的水軍陸戰部隊,確是創新之舉。"
龐統讚歎道:"陛下深謀遠慮。將來與東吳交戰,必有多處需要登陸作戰。專設此部隊,實為明智之舉。"
說到第三路水軍時,吳權麵色略顯凝重:"這第三路,朕本欲讓曲阿擔任水軍左都督,手下副將有陽群、管虎。現已在東海口岸集結戰船一百五十餘艘,水兵三萬人。然而..."吳權歎了口氣,"曲阿如今仍在夷州,尚未歸降。"
禦書房內一時寂靜。夷州地處海外,易守難攻,曲阿又是出了名的善戰之將。
甘寧打破沉默:"末將願往夷州,說服曲阿歸降。"
龐統卻搖頭道:"都督勇武可嘉,但夷州情況複雜,不可貿然前往。老朽建議先派人打探夷州近況,再作打算。"
吳權沉思片刻,道:"軍師言之有理。不過朕有一計:命甘寧和龐統率領陽群、管虎等人,及駐紮於東海的戰船水兵前往夷州。一則收降曲阿,二則在夷州東口岸建立永久水寨,並在夷州中部建立統治城鎮。"
他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夷州位置:"將來,這裡將是我們進攻東吳的跳板!"
甘寧與龐統對視一眼,均看出對方眼中的讚許。
"陛下聖明!"二人齊聲道。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